夏蓮
摘 要:學風是高校的精神所在,是高校辦學管理水平和治學態度的綜合體現,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該項研究主要是對學校轉型后第一批學生進校后出現的學風問題進行調查,并針對學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研究相應的對策。首先,通過加強日常行為的管理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其次,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各類學風建設活動,解除學生對轉型的疑惑,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地方轉型高校 學風 對策
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指出:“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優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1]當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正處于轉型重要戰略機遇期,對地方轉型高校學風建設工作問題和對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教育部頒布的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方案》評估指標體系中,學風是非常重要的一級指標,它包含三個二級指標,即教師風范、學習風氣、學術文化氛圍。[2]該研究主要從學生工作入手,建立促使良好學風形成的機制。
一、地方轉型高校學生學風問題
通過對新生進校以來的學習情況的跟蹤調查發現,學生在剛進校的第一學期受好奇心的主導學習還是積極主動的,而在第二學期的學習中少數學生對轉型的不理解、對學校課堂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不適應等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這一點在兩個學期的學習成績上也有所體現。還有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開始放松自己對學習的要求,他們學習的價值觀念和對大學課程學習過程的認識存在偏差。由于目前為就業而學習的觀念嚴重,部分學生認為將來如若從事與本專業關聯不大的職業,則本專業知識并不重要,學習的目的只是通過課程考試,順利獲得畢業證、學位證,成為將來就業的入場券。因而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明確的目標,完全被動接受教師教學要求和考核。主要體現在,部分同學理想信念淡漠,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強,不遵守學習紀律,遲到、早退、曠課現象時常出現,課堂上睡覺、看課外書籍等偶有發生,晚上不按時熄燈就寢,沉迷上網、打電子游戲(有時通宵達旦),早上起床晚,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少數教師管教不管學,對學生課堂紀律管理乏力。
二、地方轉型高校學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突出重點,進一步明確加強學風建設的主要途徑和內容。1.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既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重視學生的工作能力。加強團學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團學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以及學生會干部、學生黨團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學風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將學習突出的學生引進到學生會鍛煉,培養綜合能力,樹立學習標桿。2.完善對學生的管理和服務,充分發揮思政隊伍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全體思政工作者要增強“以生為本”的理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嚴格對學生的管理。堅持全院學生工作月度例會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學風建設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輔導員、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宿舍,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檢查學生上課、自習情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和作息規定;切實解決好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就業等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安心學習。深入推進班級特色項目建設,以班風促學風建設。3.重視大學生特殊群體工作,幫助學生排除各種學習障礙。要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的作用,及時做好學生思想障礙的疏通和排解工作;加強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并認真做好困難學生思想教育和資助工作,切實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二)完善機制,為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提供保障
完善學風建設激勵機制,引導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來。完善班級集體考核評比辦法,把優良學風作為考核的主要條件;結合學分制改革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探索和完善符合地方應用型辦學特點和人才培養規律的學生記實考評指標體系;修訂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實施辦法,對在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同學進行鼓勵;擬訂學生科研成果和發明專利獎勵辦法,鼓勵學生投入到科研活動中去,培養自己的科技創新能力;制訂全院性的學風建設活動方案,突出學風建設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對于指導學生科研、發明、競賽取得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具體解決措施。1.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管理。(1)嚴格執行上課考勤制度,實行周報制;每周一由各班的紀律委員將上周的考勤記錄交學院匯總。以批評教育為先,早發現早制止早糾正。(2)堅持晚自習制度,由院領導帶班值周檢查;讓學生離開電腦游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晚自習以班級為單位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集體感。(3)加強誠信教育,考風考紀教育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誠信檔案。誠信乃為人處世之本,誠信教育也是育人之重。
通過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學生上課缺曠的現象得到改善。通過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教師值班檢查教室宿舍等,讓學生初步形成晚自習自主學習氛圍;在學期期末時進行考風考紀相關教育,通過誠信考試,讓學生明白學習不能臨時抱佛腳,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深入開展學風建設活動。(1)開展學風建設主題班會。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談談自己的理想,牢固學習熱情;(2)認真實施學業導師制。學業導師在學習上要指導學生,在生活上要關心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3)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知識競賽、創新創業等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存在感和學習興趣;(4)組建創新創業團隊,以專業方向為基礎,由高年級帶動低年級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踐,讓學生理解學習的實用性,激發學習動力。
在開展各項學風建設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指導,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學生。使整體的學習風氣已經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R].2011.
[2] 康永剛、張艷萍.高校學風現狀與對策之我見[J].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