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助語言學習軟件輔助提高語言成績并不鮮見,而大部分學習軟件實現的是人機對話,體驗感和營造的語言學習氛圍遠不及不同語言學習者之間面對面交流。現實中,打破區域限制實現不同語言學習者面對面交流不太現實,而語言交換學習軟件的出現恰好為不同需求的語言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不僅滿足了情感交流的需求,提升了目的語的交流水平,還實現了跨文化傳遞。
關鍵詞:語言交換軟件 語言學習能力 情感交流
引 言
2017年,教育部印發《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文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教育成果,將信息化和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據美國媒體機構Zenith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到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位居全球第一,達到13億。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智能手機企業的崛起,讓中國成為了智能手機的第一大國。手機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通話和信息功能,如今,以智能手機為載體,借助語言學習軟件,實現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成為了新的趨勢。而語言交換軟件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它以滿足人與人交流為切入點,同時兼顧提升語言學習水平為目的。
一、語言交換學習軟件的優勢
(一)交流不再是紙上談兵。語言交換軟件(以HelloTalk為例)具有交友軟件的一些特點,能夠實現人與人的直接交流,但與交友軟件“戀愛”性質不同的是它實現了教育的功能,打破了語言學習中人與書本、字典等死記硬背的禁錮。它讓語言實現了最本質的交流功能,也讓語言學習顯得輕松愉快。在軟件Hellotalk中,我們可以選擇同時段在線的語言伙伴,根據目的語準確找到合適的搭檔。(二)實現教育和交友的雙贏。語言學習者大部分趨于年輕,而年輕人樂于花大量的時間交友。語言交換軟件在“搜語言伙伴”功能中,會自動向你推薦一些合適的語言交換的搭檔。無論是本著學習的目的還是與國外伙伴搭建友情的目的,語言交換軟件都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寓教于樂的場所。在調查中發現,很多語言交換成功且趣味相投的搭檔,會將對方添加到自己常用聊天軟件中,以微信為例,很多東南亞國家和中國一樣,將微信作為主要的交流溝通的軟件。中國語言學習者與東南亞搭檔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感覺時,他們會相互交換微信,將語言交換朋友提升為“普通朋友”,交流起來更加方便親切。(三)朋友圈國際化,感受跨文化交際。很多語言交換軟件的設計非常符合中國人用手機的習慣,比如朋友圈的設計。微信朋友圈我們可以點贊加評論,而語言交換軟件中的朋友圈非常的國際化,以英語為首的各種語言齊聚并配有世界各地的美景美食等風土人情的圖片,可謂是一場文化碰撞的盛會。很多有趣好玩的圖片成功吸引了不同國家的語言搭檔,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在成為朋友之后,去到對方國家旅行,并進一步加深了解,是語言交換軟件衍生出的副產品,這種語言之外的影響效果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也是一種吸引力。
二、發揮語言交換軟件的最大潛能
語言交換軟件的誕生是語言學習者對真實語言學習環境需求的產物,是全球信息化和教育需求化的良好結合。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此類軟件的作用,一直是語言學習者樂此不疲的事情。筆者在反復實驗和長時間使用后得出了以下結果。
(一)透過軟件,接收外界事物。調查中發現,很多語言學習者迫于面對面交流的壓力,不愿意直接以自己蹩腳的外語與外國人當面交談,反而愿意使用此類語言交換軟件間接和別人文字交流。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留足了自己語言組織和思考的時間,對于初學者來說不為是一件好事。隨著語言熟練程度的提升,文字交流不再滿足雙方交流的需求,軟件中的“voice call”和“video call”便成為語言學習者最愿意使用的交流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語言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交流工具,它成為了學者接觸外界事物的一種途徑。(二)“語言伙伴”一定要切合目的語。例如,以漢語為母語的人想學英語,最好的選擇是尋找以英文為母語想學漢語的人。這種完全一致的語言“互學”度會讓雙方學習的目的性達成一致,促使學習效率更高。(三)脫離“低級”交流,讓交流內容貼近現實生活。“低級”交流可能發生在很多初學者的身上,類似的低級交流內容如“過多的招呼語言”、“過多的簡短而重復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單調而乏味的感謝用語”等。人與人交流的延續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話題性和趣味性,而不是味同嚼蠟的問候和感謝。流失的語言伙伴很大程度上是失去了交流的興趣,或者彼此言之無物。主動尋找趣味生活小話題,并大膽嘗試靈活多變的表達方式是“留住”語言伙伴的佳策。(四)搭配其他學習軟件使用效果更加。語言交換軟件扮演著輸出的角色,而各類詞匯、聽力、閱讀等學習軟件是知識的輸入環節,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將語言生活化、具體化,還要靠平時鍥而不舍的積累。當然,也可以在當日學習之后,將所學語言點應用到交流當中,做到學以致用,溫故知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定的語言交流環境中,使用語言比背誦語言記憶深刻。
語言交換軟件盡管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風險,如不良目的的交友、詐騙等,但這并不能成為語言學習者關閉對外交流的理由。加強個人的分辨能力,本著真誠交流的目的,此類軟件還是會在語言提升方面發揮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 蔡學梅.基于手機軟件的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現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職業教育,2016(11):36-39,62.
[2] 楊鎣暉“. 英語趣配音”學口語也很好玩[N].杭州日報,2015-06-18.
[3] 張麗平.突出英語交際性,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讀與寫雜志,2015,12(7):133.
[4] 周婕睿,楊仙菊,毛敏慧.多模態視角下手機背單詞軟件的有效性研究—以“百詞斬”為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1):113-115.
作者簡介:陳偉(1989.11.01);性別:男,籍貫:山東濰坊,民族:漢族,學歷: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現有職稱:助教;研究方向: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