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園林

自從女兒上了舞蹈班,參加了幾次演出,就特別喜歡看演出。不管是做廣告的還是選秀的,只要是搭舞臺的,女兒都要跑去一飽眼福。
那天一個做廣告的,在廣場上搭起了臺子,女兒照例拉著我的手,擠進人群里,很快被臺上的節目吸引,說什么都不肯離開。
雖然是做廣告,但那天的節目確實演得不錯,吹拉彈唱舞,一樣不少,最吸引人的是一個小品,講一個老奶奶身體不好,還要堅持做家務,孫女很心疼,就不顧媽媽反對,幫忙奶奶做。
小品演得很感人,演員在臺上哭得稀里嘩啦,女兒也在臺下偷偷抹眼淚。
演出結束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兒說:“媽媽,星期天我們去看看奶奶好不好?”
這話讓我很是吃驚,奶奶住在農村,女兒嫌那里上廁所不方便,一向不愿意回去,現在居然主動要求回去,實在太出人意料了。
見我沒說話,女兒接著說:“剛才演小品的那個孫女多會心疼奶奶啊,我都沒給奶奶洗過衣服。”
哦,原來,那個小品感染了女兒,讓她意識到自己對奶奶關心太少,想不到,一個并不怎么高明的小品,卻有這樣的奇效。
我當然點頭答應。星期天帶著女兒回了奶奶家,她真的要幫奶奶洗衣服,奶奶不許,她就在一旁陪奶奶說話,給奶奶遞洗衣粉,晚上,還破天荒地跟奶奶睡在了一個被窩里。
想不到,虛擬的人物,虛擬的故事,居然比我說教一百遍還要管用。我敏銳地捕捉到,女兒的愛好,將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載體。
除了看演出,女兒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動畫片,對于這一愛好,我一直深惡痛絕。只要電視一打開,你跟她說什么,她都聽不見,實在讓人很惱火。
她長期霸占著電視的動畫頻道,我也就被迫看了不少動畫片。那天她回家,往沙發上一坐,眼淚馬上掉了下來。原來,第一單元語文測試,她考了八十多分,比同桌落后了很多。
看到她沮喪的樣子,我一時竟不知道怎么安慰,忽然想到她平時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心里立即有了主意。
我慫恿她:“看電視去,動畫片到了。”
女兒疑惑地看著我,平時這個點兒,她想打開電視,都會被我大聲喝斥,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雖然疑惑,女兒還是打開了電視,正好,《喜羊羊與灰太狼》正在上演。我在旁邊陪著她,一集看完,被打敗的灰太狼不服輸地叫道:“我一定會回來的!”
我立即來了段旁白:“你看,灰太狼敗得那么慘,卻從來不服輸,你不妨也在心里對自己說,我一定會回來的!”
女兒聽到這番話,臉色慢慢變得好起來,點頭說:“嗯,這次我沒考好,下次一定考好!”
當然,光有豪言壯語不行,此后,一旦她想偷懶,想應付作業,我就會在旁邊提醒她:“你說過下次會考好哦,你看灰太狼,為了打敗小羊,可從來不偷懶,一直很努力的。”
提到灰太狼,女兒立即有了動力,一邊叫著:“我一定會回來的!”一邊拿起書本,快步走到自己房間。
女兒還有個愛好,就是玩游戲,這真是讓人很頭疼的愛好,只要一有空,她馬上抱著我的手機,玩殺水果,玩消消樂,一邊玩一邊笑,別提有多開心了。
女兒做作業時,總是不專心,一會兒說幾句話,一會兒摸摸書本,一會兒起來喝水,一會兒嚷著上廁所,吼過她很多次,甚至專門坐在她面前監督,但效果都不怎么好。
那天,她一邊做作業一邊咬手指,我想到了她玩的游戲,于是壓住怒火,溫和地說:“你想不想玩游戲啊?”
女兒立馬兩眼放光,恐怕她做作業時,都在想著玩游戲吧。
我又問:“玩殺水果和消消樂時,是不是很緊張?”
女兒不知道我葫蘆里賣什么藥,但還是點了點頭。
我接著問:“為什么緊張?”
“因為時間一到,這關就結束了。”女兒回答得很干脆。
“現在咱們也來玩個游戲好不好?”我看著她,說出了我的想法,“咱們把做作業當成通關,一關30分鐘,你有沒有信心通過?”
女兒覺得這個很有趣,一口答應下來。
我把鬧鐘調到30分鐘,然后喊“開始”。女兒當然想順利通關,我話音一落,她立即拿起筆,在本子上刷刷地寫起來,不上廁所了,也不喝水了,更不摸東摸西了。
在鬧鐘響起前,女兒已經放下了筆。
“順利通關!”我們兩個一起歡呼起來。
這種方法運用幾次后,女兒不專心的毛病已經改掉了很多,不用再設置鬧鐘,她也能快速地把作業做完。
看到孩子的進步,我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每個孩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愛好,這些愛好,有些是家長喜歡的,有些則讓家長很不滿,但只要我們巧妙地利用孩子的這些愛好,它們就能成為很好的教育手段。畢竟,跟愛好有關的事,孩子都會比較感興趣,比較容易接受,這樣,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聰明的家長,從現在開始,好好利用孩子的愛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