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北京版權保護的成效顯著。本文作者通過梳理北京市版權保護的政策制度,總結版權治理的相關措施和效果,分析北京市版權保護的經驗和意義,以期對全國其他城市提供借鑒。
關鍵詞:北京;版權;經驗
北京市作為全國的首都,一直以來是創新型企業和創新人才集聚的地區,也是版權產業聚集地。近年來,北京市的版權治理成效顯著,北京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以知識產權為支撐,受到中央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也較多,相應的,北京市也處于版權糾紛的風口浪尖,研究北京市的版權治理經驗,對我國其他城市具有借鑒和示范意義。
一、綜合服務的版權治理機構框架體系
北京市有關版權的行政管理部門有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市版權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版權保護中心等,分別負責版權的監督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組織協調工作和專利工作以及版權登記具體事務工作。北京的版權司法保障機構核心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它是全國三個知識產權法院之一,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下成立的,成為了司法改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北京市的版權服務機構是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和首都版權產業聯盟,行使版權的社會服務功能。他們各司其職,彼此協調,發揮出相應的服務優勢,形成版權保護的合力,使版權權利得到真正的,持續性的開發和利用。
二、綜合性知識產權政策措施為指導,專業化版權政策制度服務各行業建設
(一)以知識產權政策措施為代表的版權指導性政策制度
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2004年發布的《北京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綱要》(2004-2008),是為了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推動,整合、優化首都資源,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相關制度。201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促進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成為全國首個引導和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政府文件,旨在推動首都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將首都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優勢。2014年之后,北京市政府響應國家要求,就推動知識產權,尤其是版權的發展集中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
2017年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發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新聞出版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就十三五期間版權的戰略任務從確權、授權、維權都進行了具體要求。特別提到十三五期間關于版權的戰略任務是以打造國內首善、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版權之都”為目標,抓住IP運營的切入點,推動出版IP與游戲、影視的跨界發展;創新版權監管模式,完善集版權登記、代理、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鼓勵著作權人進行自愿登記等;全面提升北京市版權產業的質量和水平,逐步把北京打造成全國版權創新的核心區、版權貿易的集聚區、版權運用的先行區、版權管理的示范區、版權服務的模范區。
(二)專業化版權政策制度服務各行業建設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司法實踐中總結出著作權的審理過程中的寶貴經驗,總結出處理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相繼發布了有關著作權的指導意見。1995年-1996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案件的幾個問題的意見》《關于審理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界定了著作權中關于作品獨創性、保護的要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基礎性問題。2005年發布了《關于確定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指導意見》,就如何確定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提出意見。2010年發布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涉及網絡環境下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一)(試行)》,定義了信息網絡傳播行為等。2015年,圍繞綜藝節目所產生的法律糾紛逐步增加,北京市高級法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此類案件中集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制訂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綜藝節目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這也是北京市高級法院首次發布綜藝節目著作權糾紛案件解答。
另外,北京市各專項部門也積極響應,推出知識產權方面的相關文件。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發布《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重大專項實施全過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制訂《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推動林業知識產權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三、創新集版權登記、代理、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加大版權執法監督力度的版權行政管理機制
(一)集版權登記、代理、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
北京市創建并完善版權監管平臺,扶持版權代理、評估、質押、投資、融資等活動,打造新型版權服務鏈。創新并完善集版權登記、代理、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鼓勵著作權人進行自愿登記。建立版權評估交易平臺,提供版權登記認證和交易等職能,以版權登記業務為抓手,以版權資源為基礎,大力推動內容、交易、金融和維權等行業融合。在國家版權局《關于進一步規范作品登記程序等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下,大力推進作品登記,先后向北京大學“國家數字版權研究基地”、懷柔影視城等出版產業園、創意產業園區(基地)以及新浪、搜狐、百度等互聯網企業派出專職人員,負責開展作品登記指導培訓、登記統計工作,為著作權人提供作品登記服務,作品登記數量有大幅提升。2017年共完成作品登記809586件,占全國登記數量(2001966件)的40.44%,比北京市2012年的作品登記數量(372176件)增長了117.53%。
(二)開展版權護航工程,深化網絡版權監測
北京市開展“劍網”行動,協助相關部門集中查處百度、快播公司侵犯著作權等案件,主動監管視頻網站,凈化網絡版權環境,并且持續性深入開展“劍網”行動,配合執法部門監測重點網站,提供有效證據材料,每年有不同的治理專項,覆蓋全網絡。2017年召開多次版權預警會議,推動建立版權保護綠色通道,對17家移動端和15家PC端新聞平臺進行版權監測,處理下線侵權鏈接15897條,監測、刪除562個侵權平臺的20856條盜版影視鏈接。走在侵權查處執法的前列,對“橙子VR”APP通過VR方式非法提供盜版影視作品案進行查處,依法對北京橙子維阿科技有限公司做出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這也是國內查處的第一起通過VR方式進行盜版的案件。與此同時,北京最近兩年全面實施金曲工程,深入開展網絡音樂正版化工作,推動網絡音樂付費下載,規范數字音樂下載秩序,鼓勵和推動正版音樂的創作與傳播。
(三)建立治理涉嫌違法經營網站快速反應機制,推動網絡廣告清源行動
近些年來,網絡上長期活躍著大量涉嫌侵權活動的小網站。從 2011 年開始,北京市版權局、新聞出版局、廣播電視局和通信管理局開始聯合實施“治理涉嫌違法經營網站快速反應機制”,并通過行政手段推動廣告聯盟實行自律管理,推動網絡廣告清源行動。這一系列措施實施后,一批較大的廣告聯盟均表示會響應政府的號召,配合政府的監管措施,積極參與網絡廣告清源行動,網絡上參與涉嫌違法經營網站大量減少,對于凈化北京地區的網絡環境發揮了有效的作用。百度不僅是清源行動的率先響應者,也為首都版權產業聯盟積極提供了清源行動的技術支持。
北京市響應國家政策,走在版權治理前沿,率先發布以綜合性知識產權政策措施為特點的版權政策制度,對版權產業發展發揮著宏觀性、方向性的規制作用,在頂層設計層面體現對版權產業的指導意義;從行政管理、司法保障和社會服務三方面構建綜合性的治理體系,創新集版權登記、代理、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加大版權執法監督力度的版權行政管理機制,從多方面、多層次形成版權保護的合力,使得北京市版權治理走在全國的前列,給其他城市以借鑒和示范意義。
參考文獻:
[1]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新聞出版業發展規劃[EB/OL].http://www.bjpprft.gov.cn/zwxx/zdgz/201708/t20170823_3396.html, 2017–01–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劍網2017”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的通報[EB/OL].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357498.html, 2018–01–16.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劍網2017”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的通報[EB/OL].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518/357498.html, 2018-01-16.
作者簡介:
汪暖暖,女,漢族,中級職稱,碩士,主要從事版權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