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華 吳業勤
摘 要:社會的發展,需要協調好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的關系,勞動關系協調員作為國家認可的一種新職業應運而生。根據《勞動關系協調員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勞動關系協調員必須符合相應之條件并經過培訓合格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勞動關系協調員并非是對應的公務員系列之工作人員,他們是納入企業或者工會又或者其他組織之中的職業者。在勞動關系協調的大機制里,勞動關系協調員發揮著避免矛盾升級、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協調員;勞動關系協調師;勞動糾紛;勞動糾紛協調解決機制
長期以來,用人單位將涉及到勞務糾紛處理的相關事務通常納入到人事部門的職責范疇。但是,客觀上人事部門往往又是做出處分決定的機構,勞動員工與之產生直接的沖突。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以下簡稱《就業促進法》)的實施,勞動關系調整及勞動保障爭議案件出現了增長的趨勢。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尋找一種企業、員工都能信任的一種非訴訟、非勞動仲裁的協調機制來處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紛爭顯得尤為必要。勞動關系協調師,就是在這個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一個新的職業。
一、勞動關系協調師的由來
(一)勞動關系協調員制度的萌芽
2005年,上海在全國率先試行了勞動關系協調員制度,來自市工會、勞動系統以及冶金、醫藥、商業、化工、運輸、輕工等行業的50余位學員接受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培訓。學員除了系統地學習《勞動關系概論》《勞動合同原理》《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工會在勞動關系協調中的作用》《企業勞動關系協調管理》等專業理論知識外,還深入勞動關系調解、仲裁、法院等有關部門實習和考察。考核合格的學生,領取了《勞動關系協調師培訓合格證書》,他們在崗位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①
(二)勞動關系協調員制度的建立
隨著《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陸續實施,勞動關系調整及勞動保障爭議案件數量持續增長,勞動關系的協調成為了當務之急。2007年11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勞動關系協調員列為第十批新職業,并頒發了《勞動關系協調員國家職業標準》。
勞動關系協調員,指的是從事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實施管理以及勞動合同管理、集體協商協調、促進勞資溝通、預防與處理勞動爭議等工作的人員。
(三)勞動關系協調員的任職資格
《勞動關系協調員國家職業標準》,對勞動關系協調員(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勞動關系協調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和高級勞動關系協調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應該掌握和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以及三個級別的培訓鑒定方法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并強調,勞動關系協調員要有勞動關系和勞動保障法律方面的專業知識及熟練的溝通交流技能,其職業前景也受到業界的廣泛熱捧。
中國已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數十萬個,地區性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近萬個。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立和完善內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專職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已達數十萬人。②
二、勞動關系協調員的地位
(一)勞動關系協調工作的定性
計劃經濟時代,人們往往將單位劃分為行政、事業、企業單位,又或者劃分為全民所有、集體所有制。而市場經濟條件下,除行使行政權力的機關和必要的事業單位外,社會服務性的工作逐漸脫離了行政系列。勞動關系協調的工作,須由社會的多個部門進行綜合開展。因此,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工會、勞動監察等相關的機構,以及企業的工會組織、勞動人事部門,還有勞動仲裁、審理勞動糾紛的人民法院相關法庭等,都在不同階段、不同程度地開展著勞動關系的協調工作。
(二)勞動關系協調員的定位
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并非是專屬于某一行業或者特定人員的工作。它是協調勞動關系的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的部門相當廣泛。猶如從事法務工作、開展行政執法的人員必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的要求一樣。③
可見,從事勞動關系協調的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工會、勞動管理、企業勞動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是廣義上的勞動關系協調員。持有相應等級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勞動關系協調員,可經合法途徑進入相關行業、部門開展勞動關系協調工作。
(三)勞動關系協調員的職責
總體上而言,勞動關系協調員,是協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關系的工作人員,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勞動標準管理、勞動合同管理、集體協商與集體合同管理、勞動規章制度建設、勞資溝通與民主管理、員工申訴與勞動爭議處理六大方面。
三、勞動關系協調師的作用
(一)避免矛盾升級
不少的勞動糾紛,是源于員工對相關的勞動人事政策、法律、規章、單位內部的規定不甚了解,又或者是溝通不夠而誤解所產生的。如果有懂政策、法律,并且了解規章制度的勞動關系協調員,經過事實的調查并平心靜氣、客觀地進行分析,促使各方基于無爭議的客觀事實基礎上,擺事實、講道理,彼此是可以求同存異地協商解決好問題的。
(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2015年何某某等人帶著200多人聯名寫的求助信和相關材料,來到廣西南寧市總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求助。此案涉及人數多、影響大,市總工會高度重視。幫扶中心立案勞動關系協調員一方面針對退休人員家屬對相關改制政策存在的誤解,耐心做好政策法規宣傳引導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與企業方多次進行溝通協調,并根據企業改制的歷史和現實情況,提出處理意見,獲得企業方的理解和采納。經過半年多的反復協商,事件終于得到圓滿解決,已故退休職工家屬的訴求得到滿足。④
(三)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勞動關系,不僅涉及到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的發展,還與和諧社會建設緊密關聯。勞動關系的協調,并非是冷冰冰的法律條文的宣讀和適用,而要在法律制度下追求共贏和多贏。因此,基于事實基礎上的對應法律和制度規范,從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謀求心里認同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心理疏導被譽為“溫柔的精神按摩”,是社會矛盾的減壓閥。正確的方法和講人情的協調,才能保障勞動關系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對勞動者的權益保護以及對用工單位的保護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勞動關系協調員作為一個新的職業,開展工作也應當納入創新之范疇。據報道,為及時掌握企業中存在的矛盾及風險隱患情況,一批“協調員熱線”、企業QQ群等在寧波企中悄然興起。⑤正確認識勞動關系協調員的地位和充分發揮其作用,是建立和諧勞動關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勞動職業協調員任重而道遠。
注釋:
①張培榮.勞動關系協調員破繭欲出[J].上海企業,2005(4):36.
②王宙.勞動關系協調師破繭而出[DB/OL].騰訊:http://finance.qq.com/a/20080115/001612.htm,訪問日期:20170905.
③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9月30日印發的《關于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的規定,法律職業人員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倫理和從業資格要求,專門從事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和法律教育研究等工作的職業群體。凡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人員,應當取得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
④我市加強勞動關系協調職業隊伍建設[DB/OL].中國南寧網:http://www.nanning.gov.cn/AboutNN/ajnn/fzpa/201608/t20160825_644705.html,訪問日期:20170905.
⑤余曉辰,周潔.基層“調解專家”持證上崗,企業老總“嘗甜頭”[DB/OL].網易:http://news.163.com/13/1111/07/9DCPFVST00014AEE.html,訪問日期:20170905.
參考文獻:
[1]劉娜,張曉萌.優化勞動關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證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1).
[2]潘越.破解勞資關系難題——吉林首推“勞動關系協調員”制[J].中國經濟周刊,2008(24).
[3]陳京生.開發區總工會舉辦勞動關系協調師培訓班[J]工會博覽,2013(11).
[4]鄧卉,戈紅明.“毛細血管”同樣聯動群眾的“心跳”——廣西桂林市象山區平山街道辦事處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勞動關系協調員張菊英素描[J].人事天地,2016(4).
[5]韋雨欣.化干戈為玉帛——新時期勞動關系協調師角色定位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5(33).
作者簡介:
李正華(1963~ ),男,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吳業勤(1995~ ),女,中山大學民商法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