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態勢更趨明顯,好的成果顯著增多
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發展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均衡性進一步增強。在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形勢下,陜西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來之不易。
穩的基礎不斷夯實。自2017年以來,陜西各季度的GDP累計增速都穩定在8%以上。今年上半年陜西經濟同比增長8.6%,實現了2015年以來的最好增速,可以看出經濟增長的走勢是穩健向好的。最主要的支撐是工業生產穩。上半年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第4位,40個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64種主要工業品產量有39種實現正增長,工業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同時,第三產業發展也保持穩定。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6.5%,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支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進的態勢更趨明顯。投資實現持續較快增長。在全國投資增速持續回落的大環境下,今年以來我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直穩定在12.9%—13.1%區間,上半年12.9%的增速,居全國第4位。消費結構優化。受傳統零售萎縮的影響,上半年我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略有回落,但是代表新興消費的網上零售規模持續擴大,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增勢良好,消費升級態勢明顯。出口增速居全國首位。上半年我省進出口增速高出全國35.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消費需求擴大,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好的成果顯著增多。這集中反映在“四個持續提升”上:一是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9.2%,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增速都在20%以上。二是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前5月我省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0%,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5%,盈利能力都明顯增強。三是財政收入質量持續提升。上半年各項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8.7個百分點,推動我省財政收入走向良性健康的可持續增長通道。四是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上半年全省風力發電量、太陽能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32.2%、27.5%,能源結構不斷優化。預計單位GDP能耗降低4.8%以上。民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持續提高,是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最終體現。
“從供給側看,主要指標創近年最好水平;從需求側看,三大需求持續發力。同時,民生保障得到進一步改善,發展成果人民共享。這三個方面共同支撐了全省經濟的發展,也表明了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增長。”陜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張燁說。
5月7日,西安乃至西北地區首條直飛英國倫敦航線開通。
5月7日,首批沃爾沃牌轎車在比利時根特市陸續裝上“長安號”中歐班列,駛往西安港。
今年以來,陜建集團先后承接斯里蘭卡國家醫院、柬埔寨500萬噸/年煉油廠等項目,海外市場遍及27個國家。
樞紐聯動、流動加速、開放擴大,“三個經濟”持續發力,陜西區位、科教、資源優勢進一步發揮。上半年,全省貨運量、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6.7%、3%,新開通國內航點6個、國際航點3個,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和榆林臨時航空口岸獲批。第三屆絲博會上,我省分別簽訂利用外資項目、國內聯合項目合同總投資額51.2億美元和1.4萬億元;第二屆西商大會簽約項目53個、總投資額3469.7億元。“長安號”班列開行列數同比增長5倍。新的動力新的機遇,必將帶來新的活力新的發展。
經濟發展活力增強,還表現在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我省企業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上半年,反映經濟發展活力的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4.2%,較上年同期加快20.8個百分點,一改2015年以來的持續低迷狀態,創下近年新高。同時,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4.1%,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新動能加快成長。我省圍繞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重點發力,工業經濟新動能發展優勢不斷鞏固,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占工業經濟比重雙雙提升。上半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4%,較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2.1%,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17%,較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較GDP增速高1.8個百分點,占GDP比重10.5%。先進制造業生產加快,新動能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鮮血液。
新產品生產形勢良好。上半年,代表工業發展新方向、技術附加值高、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產品生產形勢良好,3D打印設備產量同比增長3倍,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9倍,光纖產量同比增長77%,光纜產量同比增長45.4%,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20.6%。
市場主體加速成長。1至5月,全省累計新登記注冊各類市場主體28.6萬戶,同比增長32.9%;新增注冊資本6059.1億元,同比增長34.1%。截至6月末,全省一套表調查單位25994個,比上年同期增長14.1%。市場活力得到釋放,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好于預期,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企業利潤快速增長。1至5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938億元,同比增長30%,高于全國13.5個百分點;虧損面18.7%,較上年同期收窄0.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12.7%,較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同時,稅收收入占比提升。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3%,各項稅收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8.7個百分點。此外,短板領域投資加快。上半年,全省社會事業領域投資同比增長31.3%,較上年同期加快10個百分點。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同比增長38.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同比增長55.9%,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同比增長50.8%,民生環保投資高速增長,我省補短板精準發力。
“上半年,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累積增多。”張燁說。
張燁表示,下半年,從外部環境看,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有所上升,特別是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這對世界經濟復蘇會構成一個重大的挑戰。從國內環境來看,當前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攻關期。從我省主要先行指標看,制造業持續處于擴張區間,6月PMI為50.2%,連續22個月位于臨界點(50%)以上,顯示我省制造業經濟總體發展態勢仍在擴張區間內;工業品價格持續上漲,工業企業盈利空間充足;CPI溫和上漲,6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全國上漲1.9%),漲幅與5月持平;工業用電量保持增長,上半年全省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4%。總體判斷,下半年我省經濟仍有望延續當前穩健向好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