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張志國
小學生都知道,4+4等于8,6+2也等于8。但是,有人卻可以奇跡般地讓6+2大于4+4。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這事兒還得從國外的一座大橋說起。那座大橋雙向共有八個車道,卻經常發生擁堵的狀況。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時間,總是朝一個方向開的車子多,朝另一個方向開的車子少。因此,很多人被堵在一邊的四個車道上,進退不得,叫苦連天;而另一邊的四個車道卻很空,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政府決定動用上億的資金,在這座橋的附近再建一座大橋。可就在開工前的一天,當地政府突然收到了一個年輕人的來信,他說自己想出了個主意,可以不用建橋就緩解堵車的現象。而這個主意,就是在現有的八個車道上做文章,讓“8”能夠大于“8”。
原來,年輕人的妙計就是,把原來“4+4”模式的車道,按照上下班的車流量不同,改成“6+2”或者“2+6”的模式。也就是說,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把車流擁擠的一邊擴展成六個車道,而另一邊則減為兩個車道。這樣,整個橋面上仍然是八個車道,卻完全可以讓先前的情況得到很大改觀。
當地政府立刻采納了年輕人的建議。從此,這座大橋很少再發生堵車現象,來往的車輛也不用忍受進退兩難的麻煩了。
就是這樣一個金點子,為當地政府節省了上億元資金。
這件事也啟發我們:人生最大的資源,不在于開發了多少,而是充分地利用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