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政

本屆世界杯,高速簡潔、注重身體對抗的現代足球風格在延續。密集防守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姿態。同時,各隊的進攻方式呈現多樣化,沖吊與簡單的邊中結合不僅在弱隊身上充分展現,也是強隊遲遲無法打開局面時倚重的手段。因此,前場的支點顯得格外重要。
世界杯上諸路豪強普遍配有鋒線支點,成了首發標配。球隊風格與戰術執行力的不同,對支點的使用體現出明顯的差異。英格蘭隊有凱恩,可以將傳統的沖吊與地面傳控結合,展現出進攻的多樣性。比利時與法國隊因為盧卡庫和吉魯的存在,能夠打出快速的地面反擊。俄羅斯隊闖入八強,與久巴在鋒線的支撐作用有很大關系。相反的例子也很多:德國隊有戈麥斯,邊路的進攻更加直接快速,他們過早被淘汰,與支點戰術淪為備選方案有很大關系,沒有從一開始就堅決使用戈麥斯。西班牙隊在小組賽之初利用科斯塔制造殺傷力,但因拘泥于無謂傳控,缺少與鋒線支點的有效銜接,削弱了攻擊力。烏拉圭隊卡瓦尼缺陣,直接導致整體進攻戰術被瓦解,葬送了前程。阿根廷隊過早出局,很多人都為伊卡爾迪的落選感到遺憾。
鋒線支點如此重要,并不意味著傳統高中鋒打法回歸。在具有足夠競爭力的強隊中,支點絕不等同于傳統的站樁式高中鋒,他們也絕不是僅靠身高優勢在門前干粗活。現代足球的發展,高中鋒除了依靠身高優勢在進攻端接應,還要承擔更多的職責,比如回撤組織、牽扯防線等。在四強球隊中,英格蘭、比利時和法國的前場支點都身兼多職,凱恩后撤拿球,給插上球員騰出了空間,他甚至回到中后場參與防守。盧卡庫一度游曳到邊路,同樣能夠控球,無球時插入禁區威脅球門。吉魯在法國隊的快速反擊中牽制了對方防守,給姆巴佩等人的快速推進擴展了空間。地面傳控與快速直接的風格相結合,讓高中鋒在地面與空中都能發揮作用,他們既可以是攻城錘,也可以是進攻的牽制點與銜接點。
近幾屆大賽,傳控足球都是戰術分析中的核心內容,圍繞傳控足球是否過時的爭論持續存在。德國隊以近乎屈辱的方式折戟小組賽,西班牙不敵俄羅斯無緣八強,讓外界對傳控足球打上問號。然而,傳控足球已經過時了嗎?西班牙《先鋒報》稱:“西班牙隊人員流動頻繁,打法風格完全走樣,曾經的模式已經過時了,西班牙足球必須要做出改變。”這句話沒有否定傳控,而是說傳控足球沒有被用好。著名記者喬納森·威爾遜在《衛報》專欄稱:“當一些球隊在世界杯出局,尤其是那些奪冠熱門提前打道回府,人們就會懷疑他們的足球風格出了問題,其實,他們不過是以自己的方式失敗了,不一定是主義的問題。從比賽來看,德西兩隊崇拜控球,而不是將之作為獲勝的目的和手段。”
德國與西班牙是推崇傳控打法的代表,他們的失敗不盡相同,但都與傳控球風無直接關系。德國隊對鋒線支點的利用并不堅決,進攻缺少節奏變化,方式單一,中場多次失位,防守存在很大漏洞。西班牙隊在小組賽還能夠依靠快捷高效的打法迅速通過中場、銜接前場,但面對俄羅斯隊的密集防守,他們在地面傳控中陷入僵化,呆板的橫向傳接過多,進攻空間越打越小。對傳控足球過度依賴,讓西班牙隊的進攻失去了靈魂。
傳控足球是一種風格,不應被牢牢釘在戰術板上。對手對傳控的研究更加深入,防守針對性更強,任何球隊都很難單純依靠傳控顯示滲透力。增加進攻方式,踢得更快,沖擊力更強,才更為有效。但是,傳控依然是陣地戰中不可或缺的方式。英格蘭隊能夠殺入四強,除了定位球獨樹一幟之外,他們將沖吊、傳中、斜長傳等方式與相對精細的地面傳控融合,或許是本屆世界杯傳統與現代打法結合最好的球隊。法國與比利時隊快速反擊打得風生水起,這兩支球隊身上也帶有明顯的傳控痕跡。克羅地亞隊正是圍繞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對中前場加強控制,才能經歷多次加時賽仍保持犀利的攻擊。喬納森·威爾遜說:“傳控打法沒有過時,當今足壇,各種戰術理念競爭激烈。”

傳控足球之外,防守反擊是本屆世界杯最有效的打法,不僅弱隊需要,強隊同樣如此。冰島隊逼平阿根廷隊,墨西哥隊戰勝德國隊都是反擊制勝的典型。強隊中,法國隊依靠反擊戰勝阿根廷隊的比賽已成經典,姆巴佩的高速推進令所有對手膽寒。比利時隊憑借反擊一路晉級,季軍爭奪戰將英格蘭隊打得毫無脾氣。穩健的防守能力,快速的攻防轉換節奏,極具穿透力的傳接,是本屆世界杯運動戰進攻最有效的方式。
打破密集防守是個難題,拘泥于傳控無異于作繭自縛,圍繞反擊做有針對性的戰術選擇,遭遇強大的對手往往更顯穩健。墨西哥隊制定了對德國隊行之有效的反擊戰術。阿根廷隊主教練桑保利沒有優先選擇反擊策略,輸給法國隊后遭到詬病。比利時與法國隊的比賽最具代表性,法國隊盡管全場只有一個進球,但是有意回收半場,誘使對手糾纏于陣地戰。決賽中,法國隊依然有意選擇收縮陣形,伺機反擊。
定位球得分增多是本屆世界杯的一大現象。除秘魯和塞內加爾隊外,30支球隊都有定位球破門,13支通過角球破門,多達31支球隊在角球中對球門構成威脅。16強球隊當中,英格蘭隊對定位球的利用最為明顯。俄羅斯、瑞典、阿根廷、西班牙、巴西、葡萄牙等隊依靠定位球的射門平均每場都超過3次。

當法國隊將大力神杯帶回祖國時,他們不會忘記臨行前馬克龍總統說過:“只有勝利的比賽才是成功的。”
VAR的介入使判罰點球有了更準確的依據,多數情況下,裁判觀看視頻后會改判點球。此外,快速反擊與高舉高打增加了沖擊與身體對抗,也增加了犯規的頻率,在要害區域,有經驗的球員會迫使對方犯規而獲得定位球機會,C羅、內馬爾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同時,各支球隊加強了對角球與任意球的重視程度,肯為其花心思,進球轉化率提升。最典型的當屬英格蘭隊,他們一字縱隊、分散跑位的角球安排成為世界杯的一大亮點。
迫于壓力,功利足球似乎永遠是世界杯的主題。幾支強隊過早出局,除了實力不斷靠近,強弱之別越發模糊,也與各隊功利性的取向有關。相對較弱的球隊更加依靠防守與身體,主動進攻的欲望降低。
冰島與阿根廷隊一戰,阿根廷隊以傳控打法貫穿全場,統計數據占壓倒性優勢,控球率高達73%,傳球成功率達到89%,傳球次數是720比178,射門數是27比8。然而,冰島隊借助高大的身體構建嚴密的防守,多數時間內將防守作為唯一的戰術目標,不考慮由守轉攻的有效性,面對進攻壓迫甚至主動將球踢出界外。比分落后時,冰島全隊迅速投入到反攻中,利用出色的團隊協同性與沖擊力,打出有效的反擊,將比分扳平。
不僅是弱隊,功利性在強隊身上同樣有清晰的體現。法國隊實力強大卻主動選擇縮在半場,放棄控球卻在7場比賽中僅落后過552秒,領先后常常拖延比賽時間,最終冠軍加身。
用一場索然無味的0比0確保出線后,法國隊功利足球的痕跡越發明顯。淘汰賽中,法國隊主動讓阿根廷、比利時、克羅地亞隊打傳控,成就了大放異彩的姆巴佩。決賽中,法國隊傳球285次、控球率34%、7次射門、沒有直塞球,戰勝了傳球529次、控球率66%、14次射門、4次直塞球的克羅地亞隊。盡管數據不亮眼,但不能忽視法國隊的攻守均衡與強大的戰術執行力。
比利時門將庫爾圖瓦稱法國隊是“反足球”,阿扎爾說自己寧愿跟著這支比利時隊一起輸球,也不想像法國一樣取勝。當法國隊將大力神杯帶回祖國時,他們不會忘記臨行前馬克龍總統說過:“只有勝利的比賽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