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日晚抵達以色列,開始對以色列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這是兩國建交61年以來,菲律賓總統首次訪問以色列。軍火交易、勞工事宜等,是杜特爾特此行的主要目的。有分析認為,杜特爾特此次訪以主要是為了尋找能夠代替美國的軍火供應商。
據菲律賓拉普勒新聞網3日報道,杜特爾特偕女兒薩拉(達沃市市長)、菲軍界和警界官員等訪問以色列。《以色列時報》稱,此次菲方訪問團隊有400多人。杜特爾特在行前表示,他將尋求與以色列建立“穩固的關系”,“期待在國防安全、經濟發展、貿易與勞工方面有更廣泛的合作”。杜特爾特周一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時,將提出增購以色列常規武器和警察裝備等議題。《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稱,杜特爾特和內塔尼亞胡周二將一起見證兩國簽訂15項合作協議,涉及國防和科技合作等。法新社稱,菲律賓準備了幾十億美元,給軍事設備更新換代。值得注意的是,杜特爾特就任總統以來鐵腕執法、鐵拳掃毒,引起外界擔憂,美國、加拿大等已停止向菲律賓出售軍用裝備。杜特爾特曾宣稱:“菲律賓不需要美國的戰斗機和潛水艇”。在這種背景下,開辟以色列這一武器來源,對菲律賓來說就顯得十分重要。
勞務輸出是菲律賓外匯和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據以色列當地媒體報道,目前在以色列,有大約2.8萬名菲律賓勞工。在一些中東國家,菲傭受虐事件時有發生。如何有效保障這些勞務人員的權益,是杜特爾特與內塔尼亞胡會談的另一重要內容。
杜特爾特的訪問受到以色列官方的熱情歡迎。法新社報道稱,以色列外交部表示,杜特爾特訪問以色列對雙方來說至關重要,象征著兩國人民之間“牢固、熱情的關系”。不過,以色列人權活動人士對杜特爾特的到訪態度十分冷淡。以色列主流媒體《國土報》甚至發表社論,對杜特爾特進行揶揄和冷嘲熱諷。這主要是因為杜特爾特上臺后重拳掃毒,在2016年時他曾表示,希特勒殺了300萬猶太人,而自己也可以殺死300萬菲律賓癮君子,受到各方批評。以色列人權組織公開表示反對杜特爾特訪問以色列,并敦促總統里夫林取消和他見面的安排。▲
環球時報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