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臻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低鉀血癥的內科急診治療效果,并且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低鉀血癥患者82例進行研究,對其臨床治療辦法進行總結,并且觀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積極的治療后,好轉80例,死亡2例,好轉率為97.56%。而死亡的患者都是由于腫瘤發展至晚期導致了全身臟器衰竭造成的。治療過程中出現了2例低鉀血癥,1例堿中毒,對其采用補鈣以及糾正堿治療患者的癥狀得到好轉。80例患者都治愈出院。結論 低鉀血癥的引發因素比較多,在急診治療時應該對其原發疾病積極的救治,排除誘發的原因,并且對患者低鉀血癥的程度選擇合理的補鉀措施,對身體的酸堿平衡度進行糾正,同時進行補鈣治療。
【關鍵詞】急診;低鉀血癥;療效
【中圖分類號】R59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1..02
正常情況下人體對鉀含量的攝入以及排出會處于平衡的狀態中,而且體內90%的鉀離子都是由腎臟排出的,如果鉀離子的攝入量不足或者是排出量增加就會導致患者出現低鉀血癥。而比較常見的鉀離子缺乏是由于利尿劑的使用造成的。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對低鉀血癥的急診治療以及臨床救治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低鉀血癥患者82例進行研究,對其臨床治療辦法進行總結,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齡在22~76歲之間,平均年齡(43.8±3.6)歲。所有患者經過檢查其基礎疾病主要有甲亢、糖尿病、心腎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上呼吸道感染、腫瘤、急性胃腸炎等。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由不同程度的乏力、軟弱、肌無力等。
1.2 方法
對低鉀血癥的患者首先應該積極的尋找誘發原因,對患者的基礎疾病進行控制,控制誘發因素的同時對患者的低鉀血癥的情況進行治療,根據嚴重的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對于輕度的患者,應該囑咐其多食用含鉀量豐富食物,并且將10%的氯化鉀進行口服,每天使用劑量為30~60 mL,將其分3次服用。也可以選擇枸櫞酸鉀進行治療。中度患者需要靜脈補鉀治療,對于低鉀血癥伴有酸中毒的患者,應該將31.5%的谷氨酸鉀也20 mL和5%的500 mL的葡萄糖液進行融合實施靜滴,不宜采用氯化鉀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的檢驗分別采用t、x2進行,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所有患者在基礎疾病治療的同時,誘發病因治療后,靜脈或口服補充鉀治療,82例患者中有80例經過治療好轉,死亡了2例,其好轉率為97.56%,死亡的2例患者都屬于腫瘤晚期導致的全身臟器衰竭而死,治療過程中出現了2例低鉀血癥,1例堿中毒,對其采用補鈣以及糾正堿治療患者額的癥狀得到好轉。80例患者都治愈出院。見表1。
3 討 論
日常生活中,正常飲食的鉀含量會滿足人體的所需,因此日常只要正常進食,就不會出現缺鉀的現象。而低鉀血癥的發生主要是患者發生過昏迷、消化道梗阻、大型手術后禁食等使得鉀含量攝入不足導致的。如果患者確診是由于攝入的鉀含量不足而出現了低鉀血癥,那就應該在治療時首先對身體內的鉀缺乏程度進行檢查,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而且低鉀血癥的發生還會由于體內的鉀含量排出過多而引發,成人中失鉀的重要原因是經腎失鉀,例如患者常期的使用利尿類的藥物導致的。
比較常見的低鉀血癥患者,其體內的缺鉀程度是由缺鉀發生后的速度以及細胞內外缺鉀的程度決定的。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神經肌肉系統發生了無力的現象,心血管系統失常,泌尿系統受損,內分泌代謝系統衰竭,消化系統功能減退等。在治療時首先對患者的血液進行化驗,血鉀濃度下降,血PH值、L等在正常的高限或者是比7.45大時,而鈉離子濃度的正常值比135 mmol/L低,表示患者存在低鉀血癥。而且還可以對患者的尿液進行化驗,心電圖檢查等,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鉀治療后,癥狀就會得到改善。臨床上出現低鉀血癥也可能是藥物導致的,有研究資料顯示,林可霉素和腎小管受體之間的酸性磷脂相結合,會使細胞膜磷脂的代謝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了細胞膜對陽離子(鉀)的通透性,最終導致了鉀離子的排出量增多。常見的衛生機構中使用比較廣泛的藥物包括地塞米松、林可霉素、葡萄糖,而這些藥物都會導致低鉀血癥的發生,因此患者在治療計基礎疾病的同時,應該注意鉀的合理補充,定期對患者的血鉀濃度進行檢測,可以有效的降低低鉀血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低鉀血癥的引發因素比較多,在急診治療時應該對其原發疾病積極的救治,排除誘發的原因,并且對患者低鉀血癥的程度選擇合理的補鉀措施,對身體的酸堿平衡度進行糾正,同時進行補鈣治療。
參考文獻
[1] 鄒曉昭,趙鐵夫.低鉀血癥77例患者病因及臨床特點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7,36(05):369-372.
[2] 趙秋波.低鉀血癥相關內分泌代謝疾病的治療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01):141-142.
[3] 劉紅艷,谷偉軍.低鉀血癥與內分泌性疾病的探討[J].藥品評價,2016,13(09):21-48.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