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衛平
【摘要】目的 對比兩種降壓藥物短期降壓療效與不良反應。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4例,以區組隨機化分組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氨氯地平治療,給予觀察組纈沙坦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血壓水平、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較于氨氯地平治療,纈沙坦治療可顯著降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其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氨氯地平治療;纈沙坦治療;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1..01
針對原發性高血壓病癥,臨床上多采用口服降壓藥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氨氯地平及纈沙坦2種降壓藥物短期降壓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此筆者特抽取本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4例,實施對照性研究,現將其總結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4例,以區組隨機化分組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35~76歲,平均(49.7±4.6)歲;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36~78歲,平均(51.2±5.4)歲。2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治療前2周均停止服用原有降壓藥,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氨氯地平治療,觀察組纈沙坦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2.1 氨氯地平治療
口服氨氯地平(華潤賽科藥業;國藥準字:H20010700),起始劑量5 mg/次,期間根據患者血壓變化情況隨時調整,但單次服用最大劑量需≤10 mg,1次/d。
1.2.2 纈沙坦治療
口服纈沙坦(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17),起始劑量80 mg/次,期間根據患者血壓變化情況隨時調整,單次服用最大劑量需≤160 mg,1次/d。
1.3 觀察指標
連服8周后,測定2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收縮壓、舒張壓)。統計、評估2組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療效參考總有效率數值,評估標準:顯效:患者血壓水平恢復正常,隨機檢測血壓波動維持在正常范圍之內;有效:患者血壓水平明顯下降,下午時血壓稍有波動,短時間從事輕體力勞動,會出現不良反應;無效:患者血壓水平無明顯下降,不良反應時有發生。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 結 果
2.1 2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壓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原發性高血壓好發于中老年人,屬常見心血管疾病,一旦發病需及時給予治療,否則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眼部、腎臟及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本研究嘗試將氨氯地平及纈沙坦2種降壓藥物運用于臨床實踐當中,其中氨氯地平屬于一種鈣離子拮抗劑,主要通過阻滯組織細胞外部鈣離子內流,來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其降壓效果平穩,使用初期常會出現下肢浮腫、頭暈、心率加速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不良反應會逐漸消失。纈沙坦是一種非肽類、口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可抑制醛固酮等導致血液高凝物質的釋放,與人體血漿蛋白結合率較高,且吸收迅速,藥效持久,不影響患者耐受性[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纈沙坦治療短期降壓療效及不良反應顯著優于氨氯地平治療。
綜上所述:相較于氨氯地平治療,纈沙坦治療可顯著降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其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學領.長期有氧運動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的調節[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版),2015,45(1):73-77.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