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丹菊
【摘要】目的 探討實施6S管理模式對臨床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護理部實施6S管理模式,并與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間不實施6S管理模式相比較,觀察實施前后的病區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 實施后的基礎護理、病房管理、護理安全、護理感染管理、治療室管理等評分均優于實施前,且實施后的護士儀表、病區環境、服務態度、護士技能水平、健康教育等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6S管理模式的有效實施可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
【關鍵詞】6S管理模式;護理管理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1..02
6S管理模式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是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可提高護理效率和護士素養,保證護理安全[1]。本文主要對6S管理模式對臨床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護理部針對心內科、普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消化內科、骨科、腎病內科、胸心外科等33個臨床科室,在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間不實施6S管理模式,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期間實施6S管理模式。
1.2 6S實施方法
1.2.1 整理
保證病房物品種類齊全,且給予物品分類、定量,保留每日所用物品和必須物品;保證標記標注明顯,以擴大有限的空間增加作業面積,減少庫存量,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1.2.2 整頓
各種所用物品應當放置在固定位置,保證物品標識準確、數量明確、排列整齊,并由專人進行護理管理,定期對物品進行檢查和登記,包括物品的消毒滅菌日期、包裝、種類等。促使工作環境更加整齊有序,減少物品尋找時間,實現護理工作的可視化管理。例如,在本科室藥物儲藏室,可根據使用藥物的頻率規劃擺放位置,分類放置高危藥品并標示紅色警示。
1.2.3 清掃
保證工作環境的清潔度可提高護理人員和患者的積極性。按照分區責任制明確劃分環境衛生工作,徹底清掃各個位置,促使工作環境持續整潔、干凈。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的熱情。
1.2.4 清潔
6S的核心目的是保證整理、整頓、清掃、安全等4S的實施更具規范化、制度化,而4S的實施成果對6S的成功起到決定作用[2]。因此,需要成立質量檢查小組定期對本科室的4S 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整改相關問題,保持環境的干凈整潔。
1.2.5 素養
提高護理人員的素養,要求護理人員著裝整潔、態度和藹、積極地迎接每日工作,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護理人員下班后按照6S 法反思提出工作存在的問題并討論整改方案,消除安全隱患,降低差錯事故的發生率。建立護理人員學習體制,促使其發揮自我特長和優勢,加強個性化培養和發展,增加團隊精神,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更加樂觀、認真、積極,提高護理工作有效率。
1.2.6 安全
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貫徹“安全第一”的觀念,消除安全隱患,保證6S管理的順利推行[3]。嚴格按照安全核查制度執行各項操作,可避免發生醫療差錯事故;嚴格按照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進行各項操作,可避免發生院內感染;定期檢查各項器材和藥品,并由專人管理,使其處于隨時備用狀態;嚴格按照指定操作規程對各項儀器設備進行操作;做好職業暴露和安全防護教育,避免發生職業損傷。
1.3 評價方法
病區護理質量由本院自制的護理質量標準進行評分,主要包括5個方面,即基礎護理、病房管理、護理安全、護理感染管理、治療室管理。每月評價1次,共評價6次,各項總分100分。患者滿意度由本院自制的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共5個方面,即護士儀表、病區環境、服務態度、護士技能水平、健康教育,各項總分100分。實施前后各選擇80例患者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實施前后病區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實施后的基礎護理(99.7±0.4)分、病房管理(99.8±0.2)分、護理安全(99.8±0.1)分、護理感染管理(99.3±0.3)分、治療室管理(99.9±0.1)分均優于實施前(94.8±0.3)分、(95.6±0.2)分、(95.3±0.5)分、(94.9±0.4)分、(94.6±0.3)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評分對比
實施后的護士儀表、病區環境、服務態度、護士技能水平、健康教育等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實施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6S管理法是在人、事、物進行精細管理基礎上推行,強調人為本,其成功推行后可顯著地提高病房環境的整潔度,保障患者安全,提升護理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降低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4]。此外,護理人員嚴格要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和業務技術能力,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后的基礎護理、病房管理、護理安全、護理感染管理、治療室管理等評分均優于實施前,且實施后的護士儀表、病區環境、服務態度、護士技能水平、健康教育等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實施前,這說明應用6S管理模式的實施可保證病區內的護理質量得到提升,且能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定鳳,李京波,劉冬姣,等.應用6S管理模式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J].護理學雜志,2015,30(13):20-21,35.
[2] 郭瑾潔,翟芳會.應用6S管理模式提高神經內科臨床護理管理質量[J].中國農村衛生,2016,(16):54-54,55.
[3] 代安志.6S精細化管理模式對臨床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與實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8):151,153.
[4] 馬瑞英.應用6S管理模式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6):15029,15031.
[5] 倪海燕.6S管理模式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的實踐與效果[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12):340.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