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斂智
【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益氣養陰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觀察組患者以用益氣養陰湯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以藥物魯南欣康、阿司匹林進行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8.00%,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中藥益氣養陰湯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該治療方案值得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冠心病;老年人;益氣養陰湯;氣陰兩虛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1..02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脈硬化而引起的血管腔狹窄、閉塞,或者由于冠脈痙攣引起心肌缺血后而引發的心臟病。冠心病在中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較高,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上升,冠心病患者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因此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單純以西醫療法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次研究將針對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益氣養陰湯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為研究樣本,利用隨機抽樣原則將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各組均50例,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69.4±0.3)歲;合并高血壓患者17例,合并高脂血癥患者24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0.2±0.6)歲;合并高血壓患者19例,合并高脂血癥患者21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例。兩組患者常規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冠心病及對癥治療,包括降壓、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療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益氣養陰湯進行治療。中藥組方:黃芪、黨參、丹參、葛根、棗仁各為30 g,瓜蔞、麥冬、甘草、薤白各為15 g,太子參及當歸各9 g。以水煎至400 mL/劑服用,1劑/天,分為早晚兩次服用。對照組患者以藥物魯南欣康進行口服治療,60 mg/次,1次/天;阿司匹林100 mg/天。兩組患者均以28天為1個治療療程。
1.3 評價指標
參照冠心病中西醫結合治療診療標準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絞痛分級下降達2級以上,患者心絞痛的發病頻率顯著減少,心電圖提示ST-T段恢復達80%以上,中醫證候積分下降≥70%;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心絞痛的發病次數減少,心絞痛分級下降1及,心電圖提示ST-T恢復達50~80%,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70%;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8.00%,具體比較結果見表1。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中醫學認為冠心病屬于“胸痹”和“真心痛”等范疇,病因機制為本虛而標實,本虛類型包括氣虛、陽虛以及氣陰兩虛三種類型,而老年冠心病患者以氣陰兩虛型為主。標實導致血瘀、氣滯、陰寒及痰濁。臨床中多數老年冠心病患者呈現虛實兼夾狀,并突出表現為血瘀[2]。中醫理論認為:氣為血帥,氣行而血行。老年患者本身體質虛弱,久病必耗氣,長時間積累導致血行不暢,血液凝滯淤積,引發心脈不通。老年患者血瘀又可加劇氣虛,因此血瘀和氣虛形成惡性循環。治療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基本原則是益氣養陰和化瘀通脈。益氣養陰湯中黨參和黃芪均為性溫補氣之效,因此用作該方中的君藥。太子參具有平補氣陰之功效,與麥冬合用,具有滋陰養氣之功效。瓜蔞可祛除痰濁,薤白具有行氣導滯和通陽散結之功效;丹參可活血散瘀,諸方合用,共奏養陰、益氣、活血之功效[3]。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應用益氣養陰湯治療,該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6.00%,治療效果顯著好于對照組的78.00%,這表明益氣養陰湯局域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中藥益氣養陰湯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該治療方案值得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傳中.益氣養陰湯聯合西藥治療氣陰兩虛型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5,29(10):117-119.
[3] 黃延超.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0例臨床體會[J].光明中醫,2017,32(01):7-9.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