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創新,讓人們的視野通過這些大量的信息變得開闊,作為新聞工作者,怎樣把握信息時效性和真實性、如何處理內容信息過剩、如何篩選重要的信息以及滿足工作對信息的需求都是重要的問題,也是這個原因,所影響對新聞編輯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對新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進行分析,總結培養采編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新聞編輯;信息時代;信息時效性
21世紀,國家經濟迅猛的發展,信息化時代也快速的發展起來,使國家的其他領域全面的發展。新聞信息化的發展,可以提高新聞傳播渠道的多樣化,也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可以及時獲取新聞資訊。新媒體時代與傳統傳播相比較,新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保留了傳統傳播的優點,同時在傳統傳播的基礎上獲得更有效的進步,新媒體對新聞編輯的采編能力是有很強的要求。所以提高新聞編輯的采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媒體環境下傳播的特點
1.交互性
以前傳媒的傳播模式都是點對面和點對點,例如新聞報紙和電視,它們都是通過點對點和點對面的模式進行傳播。在信息時代的環境下,新媒體的傳播模式是有相互傳播的特點。不僅可以做到點對面,還可以做到點對點和面對點。這種傳播模式完全的改變了傳統模式的單一性。
2.即時性
傳統的媒體,它的傳播方式都會受時間和地域的一些因素所影響。打個比方,新聞報道和電視節目都是在固定的時間出版和播出。但是,新媒體已經擺脫了這種限制。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現在的人們都可以隨時的通過手機獲取各種利于自己的信息。
3.個性化
傳統的傳媒具有很強的公眾性,信息時代的新媒體不僅有很強的公眾性并且是一個具有極高的個性化。對于新媒體傳播的個性化來說,可以從信息傳播的多元化和受眾群體的分層化中體現出來的。例如很多企業現在都建立了自己的公眾微信號和手機新聞APP,這些平臺發布的內容一般都是企業信息,社會層面類的基本上是沒有的。
4.多樣化
新媒體的載體有很多,所以新媒體的傳播形式是較多元化的。載體的類型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電腦、ipad和智能手機等,這些載體的出現形成的新媒體有微信、微博、APP和QQ。伴隨著新媒體載體的多樣化,不同類型的新媒體逐漸增加,這樣也會影響新媒體的壽命。例如隨著微博的出現,博客用的也比較少。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存在的問題
1.新聞報道缺乏自己的思想理論和獨到的見解
在現在這個信息發展的比較快的時代,媒體的形式不停的改變和更新。在當下互聯網科技的進步,我們既要在這些大量信息中找到具有價值的信息,同時在這些信息中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作為一位新聞的工作人員應該讓讀者了解事件的發生狀況的同時也了解整個事件詳細的起因。在新媒體行業中,要想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媒體,首先是要具有個性、有思想、有理論的新媒體。報道同一個事件的時候,我們首先得理性的對待這件事件,不能盲目跟風。我們報道形式應該有深度游思想也要有溫度,評論和角度要使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2.新聞采訪形式單一、層次較低、比較守舊
當今是信息化數據時代,青年群體的閱讀量普遍較低,消化信息的能力也比較低,比較難靜下心認真的閱讀,大部分的人只是簡單的閱讀新媒體信息的標題,所以我們在采集編輯的過程中的著重點是創新。在編輯文案的同時使用的圖片要注重色彩的運用,防止文章編輯中出現長篇的文字,可以在文章內適當的添加視頻和音頻都是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三、新媒體時代對現在新聞采編的要求和對新聞帶來的影響
1.對新聞采編的要求
(1)完善信息質量
(2)對信息過多現象進行嚴格把控,信息過多也是新媒體發展留下的后遺癥
(3)了解受眾群體個性化需求,盡量讓受眾群體個性化要求得到滿足
2.給新聞帶來的影響
和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的傳輸效率、信息傳輸方式和傳輸形態都發生了改變,新聞生產必然會受新媒體時代的影響。新媒體一般通過電視和網絡傳播信息,讀者挑選媒體跟著時代的潮流和個人興趣,這樣也使報紙和期刊受到嚴重的打擊,也使新聞媒體面臨新的挑戰。
四、怎樣在新媒體時代培養新聞采編能力
1.新聞采編工作者加強對新聞敏感度的培養
作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時刻都會有對新聞敏銳度,這個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時間積累的。好的新聞創作者從一個新聞事件可以很好的找到新聞線索并且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在平常的工作中逐漸的培養自身對新聞的敏銳度。在很多看似平淡無奇沒有新聞點的事件往往應藏著很多具有價值的新聞,所以我們要在生活工作中從現象看到本質。
2.新媒體時代重點對新聞深度的挖掘
在新媒體信息時代,新聞工作者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了解新聞。但是通過新媒體了解的新聞,只能了解新聞本身,對所發生的事件缺少深度的剖析和挖掘。所以新聞機構應該給新聞工作者提供學習進修機會,增強新聞工作者深度挖掘和剖析的能力,可以讓受眾全方面的了解新聞事件,這樣會讓新聞事件有說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3.對新聞采編有創新能力
現在的傳統媒體采編的形式已經發展相較成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也不會發生較大的問題,所以新聞采編工作者展開相關工作都是運用傳統媒體采編模式,在形式上可以有效的保證新聞事件的真實性,但是一旦在大新聞采集中,傳統采編的形式單一化,比較容易讓群眾產生厭倦,很難吸引大量讀者。在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者在采編過程中應該進行創新,使新聞采編出現多元化的新形勢。
結語: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從各個方向都可以應用新媒體,也使新聞媒體的競爭愈發激烈,這樣也導致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會對新聞媒體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新媒體為了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新聞采編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高采編能力,保證報道新聞內容的品質,使新聞事業迅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佳.新聞采編工作思路的角度與創新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4,(10):343-343.
[2] 張曉偉.淺議新聞采編工作思路的角度與創新[J].民營科技,2011,(6):116.
[3] 高娃.新聞采編工作思路創新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