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平
摘 要:燃氣發電是當下最為先進的發電技術,它對環境的污染小,并且經濟效益也比較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用電需求不斷提高,積極研究更多更高效的發電方式,以提高燃氣發電技術的技術水平,提高燃氣發電在我國發電行業中所占的比例,是當下供電部門必須重視的問題。在當下的燃氣發電技術中,常用的技術有兩種,即天然氣與煤層氣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和微型燃氣發電技術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卻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燃氣發電市場的現狀,積極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
關鍵詞:燃氣發電;技術;市場;策略
中圖分類號:D922 文獻標識碼:A
1 發展燃氣發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燃氣發電不僅是當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同時也是以后電力發展的主要方向。首先,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各行各業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以及要求在不斷增加。工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建設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資源,這就給供電部門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挑戰。研究多樣化的發電方式,促進發電效率和發電量的提高,這是當下經濟發展中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燃煤發電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比如當下霧霾的問題就是由于環境污染問題造成的。但是燃氣發電所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小的,這就可以有效降低發電問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在國外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廣泛采用了燃氣發電技術,將其作為主要的電力來源,這種發電方式的性價比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我國也需要重視對燃氣發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這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求,更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天然氣發電的制約因素
2.1燃機發電規模有限,缺乏應有的影響力。
由于國內在天然氣發電裝備制造技術沒有突破,燃機本體大部分熱通道核心部件依靠進口,直接導致我國燃機發電工業發展較為緩慢。天然氣發電在各省統調機組中占比較小,在各集團發電企業中份額有限,也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至今并沒有像燃煤機組那樣建立對標體系,也沒有全國范圍內評先創金牌創一流機制,技術創新投入較少,發展動力受限。
2.2燃機單機容量偏小。
目前國際 J 級燃機最大容量已達到了 600MW 以上,但國內燃機最大單機容量為 47.5 萬千瓦,最小單機容量只有 9萬千瓦或更小。燃機容量和數量相比火電100萬、60 萬機組來說不具有優勢,在各省網調度運行中,燃機都不是主力機組,定位只是輔助的電量調峰機組。
2.3盈利能力不足。
受制于天然氣價格相對于煤價偏高的影響,氣電價格遠高于煤電,政府為燃機提供的環保補貼有限,導致燃機企業多處于盈虧邊緣。燃料成本居高不下,導致燃機利用小時數不能達到可研或核準預期。同容量的煤機和燃機,在前期基建投入具有一定優勢,但在后期盈利上出于較大劣勢。
2.4燃機發展前景尚不明朗。
國際油氣市場天然氣價格波動頻繁,國內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部分燃機自投產就面臨連續虧損,部分燃機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尚未從根本上形成解決方案。國內各電力集團發展燃機還處于試探階段,未真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布局。
2.5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燃機設備的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空氣熱動力學發展的相對落后,燃機高溫熱通道核心技術未能國產化,導致維護依賴于制造廠的燃機長協機制,燃機投產后維護成本高。另外燃機長協費用每年多達3000 萬左右,燃機的運行維護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3天然氣機組的發電策略
3.1抓住政策,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我國天然氣發電歷史較短,燃機熱通道部件長期沒有突破,是造成燃機電廠建設成本、維護成本過高的直接原因,這也是燃機不能成為我國發電行業支柱的關鍵所在。就目前而言,燃機維持生存并保證健康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1爭取氣電浮動機制。
雖然國家出臺了天然氣價格調控政策,但各省對天然氣發電策略不同,造成了天然氣仍有較大的價格差異。目前各省采取的天然氣發電補貼和電價疏導兩種方式,對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高出燃煤標桿電價部分,采用政府補貼和上調電價全網平攤,來消化天燃氣發電電價補貼。取得環保補貼。在上世紀末期《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組織出臺了 CDM 清潔發展機制,國際發達國家為引進的綠色環保的工業產業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償,同時國內也出臺了相應的扶持綠色環保產業的相關政策。因此積極研究相關政策,落實天然氣電廠向政府環保部門獲得應有的補貼費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天然氣電廠經營壓力。
3.1.2爭取輔助補償
天然氣發電機組對提高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能夠發揮更大的優勢,可以更大程度的彌補其他綠色發電如水電、風電的不足,減少棄水、棄風的發生。
3.2強化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發展機制。
3.2.1建立有效的電量管理制度
對自身的發電成本、運行成本進行正確的評估。建立有效的經營成本和電量管理制度,對企業的發電盈利能力進行正確的分析,在經營成本允許的情況下要多發效益電,向電網爭取合理的發電高峰電價補償;不能盲目的爭取電量,搶的越多,虧空越大,增加企業的經營負擔。
3.2.2采取合理的經營管理方式
為了降低企業發電成本,必須要進行運行技術研究和經營方面的改進,對設備進行改進,對運行方式進行優化,以及采取合理經營管理方式。
3.2.2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
由于大部分天然氣發電價格過高,目前被定位于調峰機組,這一現狀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但國家從節能環保角度出發,也為天然氣發電提空了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這些政策在最近幾年不斷出臺,對天然氣電廠的政策正確進行分析有利于天然氣公司在發電市場的爭取到一定的主動地位。不同的地域環境、線路條件差異,在不同時間階段,天然氣發電可能具有一定優勢,能夠爭取得到更多的發電份額。如紹興熱電公司在 2015 年下半年至 2016 年上半年,由于該區域電網線路的增容改造,公司因供電線路上的優勢得到了更多的電量,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效益。
結束語
燃氣發電是我國未來發電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滿足環保需求和經濟發展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應在燃煤發電和風力發電等發電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實現燃氣發電市場份額占比的提升。在當下的電力行業中,燃氣發電所占據的比例相對比較低,而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非常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具體問題和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鄭策方案市場變化情況,以保證燃氣發電在市場中所占據比例的有效提高。同時,還需用保燃氣資源供應量的足夠,確保燃氣發電行業的穩定發展。除此以外,還需要不斷提高燃氣發電技術的技術性,做好燃氣發電基礎工程的建設。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確保國內燃氣發電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電力市場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可.燃氣發電新技術的市場前景分析 [J].機電信息,2013(06).
[2]姜書,石峰.燃氣發電在節能減排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10(01).
[3]劉偉,葛斌,冷偉.江蘇省燃氣發電發展現狀及相關問題研究[J].燃氣輪機技術,2014(01)
(作者單位:惠州深能源豐達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