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古代小說形成的歷史過程分為起源、發展和巔峰等幾個階段,在對每個階段的狀況進行簡單梳理的同時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狀況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得出影響小說發展歷程的諸方面原因。
關鍵詞: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歷程;影響因素
“小說”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篇中“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亦遠矣”的說法,但是這里的“小說”所代表的含義是繁屑的說辭,這句話的意思是修飾言辭以追求美好的名聲,這距離那些通曉大道的境界已經很遠了。很顯然這時候的小說還不具備后來指代文體這一概念。后來《漢書·藝文志》中提出了小說以及小說家的概念,但是總的來說,小說家是排在諸子百家的末尾,因此可以看出,他們依然不具有什么社會地位。直至宋元時期隨著說話藝術的盛行,小說又被用來廣泛的指說話的各家的白話小說。一直到晚清直至近代小說的概念才被真正的理解并確立為一種正式文體。下文我們將分階段進行具體分析小說在每個階段的發展。
一、小說的起源
上古時期,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大自然中的許多現象人類無法解釋,于是人們就就將其歸結為神靈的昭示,這也就有了我們后來看到的各種神話故事,這些神話一方面為后世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其千變萬化的神怪形象也為后世小說繼承和發揚。當然不是所有的神話故事都能夠朝著小說惡方向發展,我們都知道小說最主要的表現方式即敘事,但是神話既有敘事的部分,同時還包括一些抒情性的篇目。因為神話主要是用來記敘一些自然現象或者事件的,所以更多的是使用散文的形式而非韻文,因此相較于《詩經》為代表的古代詩歌來說,我們認為神話對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最為重大,因此可以將其看作是中國古代小說的起源。緊隨神話之后產生的寓言故事同樣也為古代小說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寓言故事所表現出的矛盾沖突大膽的虛構和豐富的想象也為后世的小說創作者所吸收。除此之外就是諸子散文以及一些歷史著作,諸子散文中有一些記敘文的寫作為后世的小說創作積累了基礎,特別是以《史記》為代表的一批紀傳體史書在人物描寫方面的優勢為后世小說的發展所借鑒。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階段除了“小說”的名稱被提出來以外,其他的方面都是一些別的類型的文學創作對小說后來的發生產生的營生,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出現這一個文學體裁,因此我們只能把這個階段看做是中國古代小說的起源階段。
二、小說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的出現標志著小說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時期的社會進入動蕩期:八王之亂,這是統治集團內部的一次紛爭,此外這個時候還發生了五胡亂華,這是少數民族對中原漢族的一次大的沖擊。正是因為這些戰亂使得朝代更迭頻繁,許多統治集團內部成員惶惶不可終日。恰在此時,佛教傳入,在佛學思想的基礎上創立出來的玄學開始興盛,這也就為一些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向,他們開始重新從佛教中來思考人生,并將這些思考記錄下來,成為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也就是志怪小說,志怪小說中最為有名的是干寶的《搜神記》。這個階段除了志怪小說之外還有一類志人小說,這一類小說主要專門記敘人物語言以及歷史人物言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之所以志人小說能夠成為這一時期小說發展的種類之一,主要源于東晉時期的門閥制度,國家采取九品中正制來選拔官員。不問才德,只問出身的社會風氣使得許多才德兼備的士大夫群體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施展抱負。只好通過這樣一些文學作品來抒發這種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因此刻畫出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這兩類小說的發展為后來坦傳奇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后代小說中的許多題材都來源于這兩類小說中的某些故事,這也算是為后代小說提供許多可供采納的素材。
隨著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的進一步發展產生的一種新的小說樣式是唐傳奇。唐傳奇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上一次質的飛躍,雖然它是在六朝以來的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是不論是從人物刻畫還是情節設置,唐傳奇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而這個時期的唐傳奇之所以能夠盛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唐代開創了相當長的盛世,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階層較為活躍,也就使得一些士大夫階層開始尋求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其次是唐代傳奇之外的其他文學體裁的興盛尤其是詩歌發展的高峰,也給傳奇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第三是唐代以來科舉考試的進一步發展,許多人為了能夠博得功名,常常選擇在考試之前向當時的一些達官顯貴送上自己的作品,以求得賞識,這個也是刺激傳奇進一步發展的原因之一。郭箴一(2010:88)將唐傳奇小說分為三類:神怪、戀愛、豪俠,分別以《古鏡記》、《游仙窟》和《謝小娥傳》為代表。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話本開始作為新的形式出現在社會上。
宋元時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宋代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工商業市鎮興盛,市民階級興起。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全國各地勾欄瓦肆蓬勃發展,說書藝人代代相傳。因而產生了許多專門用來說書的底稿——話本。這些說書的底稿絕大多數成為了后代小說的基礎。同時,宋代中央重文輕武的社會政策使得讀書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因此文人群體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文學創作中來,加上宋詞的興盛使得文學體裁逐漸散化。這些都為小說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條件。元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許多漢族讀書人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因此他們選擇了寫作這一職業。這在無形中也促進了元代的文學繁榮。許多宋代流傳下來的話本經過后來的整理加工為成為了明清時期長篇章回小說的素材。宋元話本雖然是在唐傳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成功運用白話語言刻畫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第一次使小說擺脫而來貴族習氣,成為大眾藝術的一種。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作《清平山堂話本》、《全相三國志評話本》等都成為了后代章回體小說發展的基礎。
三、小說的巔峰
明清時期是小說發展的巔峰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市民階層繼續壯大,精神需求膨脹,文化界思想松動,使得白話小說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另外前期各種說書以及民間傳說為小說創作留下了題材。因此也為這一時期大量長篇章回小說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使得白話長篇章回小說的發展達到了頂峰,許多后世稱為名著的作品基本上都產生于這個時代。明清時期長篇、短篇小說都得到了長足發展,這是其他時期所不具備的。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世情小說成為這一時期長篇小說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這個階段的小說創作主要表現出這樣幾個特點:文人加工占據了主要陣地;題材豐富多樣;創作風格各樣,最終形成帶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小說創作。
四、結論
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到明清時代長篇章回體小說的興盛,這是一個逐漸走向完善的過程。每個階段都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總的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和文人創作群體的壯大以及小說之外的其他文學體裁的發展成為推動小說發展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郭證帆.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歷程簡述[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
[2]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秦鵬(1993年6月——),男,陜西旬邑人,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