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薇薇
摘 要:根據訊息處理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大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力對其學習成效起著關鍵性影響。當學生處于不專注的狀態時,教師的教學訊息無法被其接收、理解和后期進行記憶的儲存加工,學生自然無良好的學習成效表現。如何培養大學生的課堂學習專注力,改善教學實踐,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校領導老師面臨的一道值得探究的課題。本文旨在分析大學生的課堂學習現狀,結合注意力曲線內涵分析大學生課堂專注力不足的的因素,探討提高大學生課堂專注力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課堂專注力;方法
一、引言
專注力也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注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也是人的視覺、聽覺、視覺、觸覺和嗅覺五大信息通道對客觀事物的關注能力。保持課堂專注力是記憶和理解知識的前提,影響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效。在現代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呈現碎片化和不聚焦化,各種各樣的通訊軟件充斥著大學生的生活,其在上課期間刷朋友圈、玩游戲和瀏覽公眾號等行為已是一種普遍現象;更有不少大學生夜晚沉迷于玩手機,造成作息不規律或睡眠不足,于是上課專注力渙散甚至直接在課堂上睡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共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的課堂專注力狀況令人擔憂,被調查的大學生和中學生2000余人,高達42%的學生表示自己上課無法專心。大學生的課堂專注力是保證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大學生課堂專注力不佳的狀況亟待解決。筆者將分析大學生課堂專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從教育者和學生兩個層面探索提高大學生課堂專注力的策略。
二、大學生課堂專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足,缺乏學習積極性
學習動機是指引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使之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筆者通過發放電子問卷對來自不同大學的學生進行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的相關調查,發現近50%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不怎么學習,主要靠考前突擊來應付結業考試,而且高呼“60分萬歲”,學習主動性不夠,對學習成績不重視;甚至有些同學認為經過高中三年的刻苦學習,大學就是用來放松的,于是處于懈怠狀態;還有部分同學學習時間長,但由于學習效率低,成績不見起色,就失去了繼續努力學習的動力。
當學生缺乏強烈的學習動機,沒有目標和一定的大學規劃,不能在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就不會專注于課堂,反而熱衷于吃喝玩樂。
2、大學生的睡眠狀況不佳
早在1997年,國外學者Pilcher與Walters就曾研究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對大學生認知思考的影響,此項研究持續到2015年,結果表明睡眠剝奪會對個體認知思考活動中的注意力功能造成明顯影響,主要表現在注意力的警覺(arousal)和專注(concentration)的持續功能降低和課堂狀態不佳。相對于國外,國內針對睡眠與學生課堂專注力的實證研究較少。2016年,陳奕樺和張獻華以代表睡眠習慣的作息型態變量為視角,針對睡眠對中國大學生課堂專注力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大學生夜間睡眠不足,白日嗜睡會造成課堂專注力不佳,而且趨向于早晨型的作息型態(morning-type)有利于避免白日嗜睡問題。
很多大學生存在以下問題:白天學習效率低,晚上開夜車;課業壓力大,夜間睡眠質量不高;晚上沉迷于刷手機,白天嗜睡等。這些現象會造成學生課堂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久而久之,也會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學生的大學生活乃至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
3、課堂趣味性不夠,學風建設有待提高
調查發現,就外部因素而言,青少年難以集中主要是由于課堂趣味性差和環境干擾等教學因素的影響。(何善亮,2017)目前,一些大學教師仍然采取填鴨式教學,上課照念PPT,令學生感到缺乏趣味性。另外,大學輔導員和班主任多忙于行政事務,投入到學風建設的時間少,使一些求知熱情不高的學生鉆了空子,上課不認真聽課、不交作業甚至逃課。再者,高校的教學管理不夠嚴格,如:課堂考勤記錄不夠真實,考風不嚴紀等,助長了不良學風的滋長,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不專注于學業。
三、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專注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其學習動機
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明確的目標有利于學生克服困難,專注于學習對象。高校可在大一學年就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我,了解社會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的要求,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要想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取得主動權,就要在大學期間刻苦學習,合理規劃,時刻關注專業前沿信息,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再者,教師應即時給予大學生正面的、積極的反饋,適當運用表揚和批評等激勵手段,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感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2、加強學風建設,關心學生生活
優良的學風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外在基礎。高校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質教育,加強考風建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從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上。再者,高校輔導員要關心學生的生活,經常與任課老師溝通,了解學生的上課狀況和到課情況,并向任課老師提供學生的學習水平層次,幫助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置不同難度梯度的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另外,輔導員可利用開年級大會或私下交流的方式講解規律作息的重要性,讓寢室長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并開展“優秀宿舍”評比活動,激勵同學們合理安排學習生活,規律作息,提高效率,專心學習。
3、任課老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任課教師要根據腦科學研究成果,設計適量的課堂認知負荷量,注重教學方式的適時變化,實現課堂教與學活動的和諧共振。有研究曾區分了兩種教學方式,一種是與“腦抵抗的教學”,另一種是“與腦兼容的教學”。傳統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與腦對抗的”,會阻礙有效學習的發生;而“與腦兼容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
任課教師可采用競賽、表演、多媒體、辯論和研究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巧妙運用幽默風趣、生動形象和富有情感的語言,適當控制聲音,給與學生適時的大腦刺激,使學生產生聆聽的不竭動力,保持較為持久的專注力,收到更好的學習成效。
四、結語
專注力對學生成長成才和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顯著的影響。培養學生專注力是一項持久的任務,教育者應基于專注力的內在規律不斷改善教學實踐,加強學風建設,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和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專注力,使學生早日成長為社會所需之才。
參考文獻
[1] 陳奕華,張獻華.基于睡眠影響的中國大學生課堂專注力實證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5).
[2] 孫玲利,盧慧芳,王荷香,張磊.提高大學生學習專注力的方法[J].河南農業,2015,(7).
[3] 何善亮.注意力曲線的內涵及其教學意蘊[J].教育科學研究,2017,(5).
[4] 孫玲利,盧慧芳,王荷香,張磊.提高大學生學習專注力的方法[J].河南農業,2015,(7).
[5] 吳翔.青少年注意力調查報告[N].生命時報,2006,(11).
[6] 于海妮.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專注力與記憶力的提高[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5).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