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逢玉 鄭玉彬 楊 帆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奎屯 8332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薄氨仨殬淞⒑哇`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正是為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而培養應用技能性人才。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先對園林企事業單位進行調研,與行業資深技術人員就園林行業崗位技能要求進行一一分解,然后將行業對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體現在園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方案中,最終制定出符合國家、社會、行業要求的具有吃苦耐勞、專業技能過硬的能下得去、留得住的一線技能人才。而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的關鍵就是培養園林技術專業教師過硬的實踐教學能力。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和各具特色,高職院校為國家的各個行業培養了許多技術型人才,在摸索職業教育的道路上,許多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對培養專業人才至關重要。而由于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師資隊伍來源復雜,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程度有差異,高職院校各有各的培養教師實踐能力的政策,截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具有代表性和普遍通用的培養教師實踐能力的體系。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理論研究的深入,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方面達成了共識,一致認為高職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崗位技能能力是培養高質量技能性人才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建立迫在眉睫[1]。
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師資隊伍專業知識結構復雜,導致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程度有高低。劉擁春和黎偉在2010年發表的文章中指出: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的專任教師來源有4類,第1類,新進專業教師人員,這類教師一般屬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所以園林專業理論知識全面,在研究生學習階段也只是在園林專業的某一個方向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園林專業綜合實踐教學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且這種教師將所會的職業技能傳授給學生還是有一段距離,此種專業教師來源方式占到50%[2];第2類,轉型成為專業教師,這類專業教師有較少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3-5];第3類,由企業調入或轉入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具有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但園林應用新變化需要更新;第4類,農學類或生物類師資轉型成為園林技術專業專任教師,這類教師所擁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只能教授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一個方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不能教授設計方向和施工方向的知識與技能。針對園林技術專業這4類師資的特點,筆者根據調研和實踐,制定出了相應的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體系,見表1。

表1 高職院校教師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構建

類型 特點 培養體系 備注第2類:行政人員轉型成為專業教師第3類:由企業調入或轉入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第4類:農學類或生物類師資轉型成為園林技術專業專任教師這類專業教師有較少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有一定的課堂授課經驗。 培養體系與模式同第一類具有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但園林行業應用技術新變化需要更新,鍛煉教學能力。具有非常強的園林植物方向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能力,但是在園林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系統性方面具有片面性。1.學會常規的教學模式;2.定期與不定期結合,去企業學習新技術。經??偨Y,形成具有風格的授課特點。1.選擇與所教課程關聯度大的專業技能課程全程聽課;2.定期與不定期結合,去企業學習新技術。
3.1 系部層面 針對不同的師資情況,系部可以制定不同的培養體系:首先,對于新進人員和轉型成為專業教師的,可以制定送出去的方式,系部在確保正常教學運轉的情況下,必須保證每學期派1名專業教師到相關園林企事業單位進行全方位的專業方面的技能崗位學習。系部對鍛煉企業提出要求,在管理方面,要求企業必須按照與管理企業員工一樣的模式管理鍛煉教師。在技能崗位方面,要企業派出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當師傅,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工作在一起。通過這樣的培養形式,可以快速使專業教師成長起來,不但可以在專業知識方面快速向專業實踐能力轉化,也可以與企業建立聯系。既可以直接參與到企業一線生產建設中,為當地園林綠化事業獻計獻策,展現自身專業實踐能力,也可以獲得行業的一線訊息,不斷根據行業的變化,調整培養方案。其次,對于從企業引進的師資,他們的實踐經驗已經很豐富,系部可以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假期時間,或者授課空余時間去企業現場進行實地觀摩,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蛘呃媒處熢谄髽I任職過的經歷,聘請原來工作過的企業有經驗的或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來校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識和實踐技能,也可以使學生接觸到真正工作崗位,明白學習的技能在崗位中的應用,這樣不但使學生收益,也使教師跟著學生一起學習,達到雙贏的效果。
3.2 學院層面 要想系部培養教師實踐能力體系的順利實施,需要學院以制度的形式保障教師的權益,使得系部專業教師愿意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首先,學院要制定嚴格的企業鍛煉結束后的考核制度和指標,讓教師帶著明確的任務進行行業崗位實踐能力的鍛煉,了解在企業鍛煉期間的監管制度;其次,在工資待遇上有所保障,即使不在校任教,在企業鍛煉,通過考核后給予一定工作量的認定,并付相應的課時費,從而來激發教師自覺自愿去企業鍛煉的積極性;再次,可以將企業鍛煉納入到專業教師職稱評審[6-7]、評優評先進的標準之中,促進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愿意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