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汶澤(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本文選取了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田徑比賽男子標槍決賽前八名運動員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最后用力階段的技術進行解析與研究,解析運動員在整個技術動作中各環節,尤其是最后用力階段的運動學技術參數,通過八名運動員之間各個運動學參數的比較,以及分析其獲得較好運動成績時所采用的個人獨特投擲方式的各環節運動參數,獲得運動員較為合理和有效的技術風格,分析研究各種技術風格的好壞。同時,與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進行比較分析,試圖找出其最后用力技術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使得我國男子標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加2009年10月26日在濟南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田徑比賽男子標槍決賽前八名運動員,平均成績76.83m,最好成績79.57m,最差成績73.12m。運動水平均為運動健將,基本可以代表我國現階段男子標槍的最高水平,也就是我國的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代表。
通過計算機網絡搜索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手工查閱文獻,收集近20多年有關標槍最后用力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理論知識,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對本文的研究目的、任務、方法和手段有關的信息作了較為詳盡的歸納和綜述。
使用兩臺JVC9800同步攝像機,在投擲區域的的右側和靠右前方各放置一臺攝像機,拍攝前,機身固定,其中一臺架設在投擲區域的右側方17.20米處,另一臺攝像機設在投擲區域靠右側前23.85米處,攝像機主光軸距地面1.25米,兩臺攝像機成120度夾角之間,同時同速拍攝,拍攝頻率為50幀/秒,曝光時間為1/500秒;從第一輪第一名運動員投擲到比賽結束進行了連續的攝像;賽后用輻射框架進行了標定拍攝。
對解析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 SPSS數據處理軟件和Excel對相關數據做出分析并得出結論。
能夠準確的反映出我國男子標槍運動員的上肢技術動作 (表1)。通過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髖關節、肩關節和肘關節達到最大速度到標槍出手這一階段的時間平均值分別為0.12、0.15和0.10。我國優秀標槍運動員的肩關節達到最大速度到出手這一時段變異系數最大(0.15),說明這個時段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肩關節速度變化明顯。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髖關節與肘關節的變異系數分別為0.12與0.10,說明在這兩個時段髖關節與肘關節的速度變化不是很明顯。

表1 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髖、肩、肘關節達到最大速度到出手瞬間的時間比較
出手速度是指在標槍出手瞬間其質心的速度。相關資料研究表明,標槍出手速度每增加lm/s,標槍的飛行遠度會隨之增加5rn,兩者之間為基本線性關系。
標槍運動員標槍出手瞬間的運動學參數指標主要包括出手速度、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初始攻角及初始偏航角。研究表明,當出手高度增加10cm時,標槍飛行遠度也會相應的增加同樣的數量。從表2可知,趙鵬舉和陳奇的出手高度比較高,趙鵬舉的最高2.05m。陳奇的出手高度1.99m;這與兩人的身高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秦強的身高(1.79m)不及王青波(1.82m),而秦強(1.94m)的出手高度比王青波(1.91m)高。說明標槍運動員的身高對標槍的出手高度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主要的因素。出手角度是指在出手瞬間標槍初速度方向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相關研究表明,標槍運動員的最佳出手角度為32°左右。雖然趙鵬舉的出手角度最小(31.47),但其出手的初速度(25.9m/s)比較小,以致使運動成績不太理想。

表2 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標槍出手瞬間的運動學參數比較
標槍運動員為了在助跑中使標槍獲得最大程度的加速,使得在出手瞬間產生較大的動量,加大工作距離,投擲臂的肘關節在助跑引槍動作之后,一直到形成雙支撐階段(T2)之前,整個投擲臂都是盡可能的伸直,以便在保持標槍的合理角度和出手后的飛行姿勢,使得標槍飛行距離更遠。

表3 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在Tl、T2和T3時段投擲臂肘關節的角度
從表3中可以看到,在T1時段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肘關節伸展角度都普遍偏大,平均值達到了163.38°。其中最大的是陳奇,肘關節伸展角度為171°,最小的是劉彥紅,肘關節伸展角度為154°。在T2時段,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肘關節角度的變化各有不同,姜興宇的肘關節由T1時段的163°變化為這一時段的最大值138°,變化值為25°,而趙鵬舉的肘關節角度最小為127°變化值為38°。在T1-T2時段,趙慶剛的肘關節角度變化最大為49°,劉彥紅的肘關節變化最小為15°。說明趙慶剛能最大限度地延長標槍最后出手前的加速度距離,為最后獲得較大的出手速度創造條件。
(1)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在標槍出手瞬間身體各環節變化基本相同,無太大差異;
(2)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在最后用力階段標槍出手瞬間,標槍所獲得的水平速度與垂速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3)我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在最后出手階段中制動腿膝關節均表現出了逐漸伸展的趨勢,出手瞬間的制動腿膝關節伸展角度大于最后用力階段中的膝關節最大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