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投資者:
大家好!
我是農銀物聯網混合基金經理韓林。今年是我國公募基金行業誕生的第20個年頭,作為一名基金經理,我有幸身在其中,伴隨基金業的共同成長,見證行業的蓬勃發展。
我在2010年進入證券行業,最初從事的是TMT行業賣方研究工作。
當時的A股市場熱衷于中小市值股票,所以即便是專業機構投資者,很多人的投資思路還是去挖掘市場中具備比較大的預期差的品種,希望找到市場中具有“戴維斯雙擊”的彈性的“黑馬”。(編者注:“戴維斯雙擊”指公司每股收益和估值同時提高,股價顯著上漲。)
在平時與同業交流時,大家喜歡談論的也是“出奇”的觀點,希望找到市場錯判的行業與個股,來個“出奇制勝”。但隨著市場的成熟度日益提高,我本人也成為一名專業基金經理后,在實際操盤管理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守正”的重要性。所謂“守正”,就是抱住價值型股票,尋找成長股中的“白馬”。
尤其是近兩年以來,價值型股票比之前的意義更為顯著,行業龍頭的相對優勢不斷被加強,越來越多地吸引到投資者的關注。所以,現在我的投資思路會更多地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出發,以基本面作為主導選股,希望研究篩選出業績明確、有兌現能力的股票。
以農銀物聯網混合為例,2017年消費電子、5G和芯片迎來估值和業績的雙升,是對基金超額收益貢獻最大的部分,全年收益率達到28%(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截至2017.12.31)。物聯網產業將迎來“先連接,后應用爆發”的中長期機會。
出于“守正”的投資思路指引,是在2017年度我們農銀匯理旗下基金整體取得較好收益的原因。(編者注:2017年度農銀匯理旗下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4%,在122家可比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來源: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
今年以來,市場經歷風格轉變加快,年初是金融地產上漲然后回調,之后以計算機為代表的成長股也出現上漲和回調。為什么會有如此劇烈的波動?一方面是宏觀預期擾動較大;另一方面,部分主題投資為主的行業板塊業績扎實程度不足,一旦事件性驅動因素消退,投資情緒快速降溫。
自去年以來,市場各行業板塊之間的分化顯著,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白馬股和以TMT為代表的成長股走勢相差較大。未來這樣板塊分化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在降低。我的預判是這些差異或將在下半年收斂。
目前中小創中的很多指標性成長股的估值已達到歷史偏低水平,潛在收益率水平正不斷上行,部分成長性較好、預期比較穩定的目標個股正在進入投資視野中。

對于A股下半年的行情,我保持偏樂觀的觀點。因為目前市場已經處于相對底部的區域。
從宏觀上講,現在A股整體的估值水平已經和2638點時期相對是比較接近的,同時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的權重板塊比如金融、地產的估值也處于歷史較低位,所以權重板塊大幅度下行的風險是有限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鎖定了指數下行的空間。也就是說,市場向下的底部是能夠看到的,“股災”那樣的下跌的可能性較小。
從微觀上講,目前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個股,其估值已經充滿吸引力,這些個股也會吸引投資者進行前瞻性布局,基于歷史的成長性,會有投資者愿意買入并持有。
物聯網是目前產業經濟和A股市場都比較熱門的主題。原因是目前物聯網已經過了概念性的階段,初步具備了行業爆發的基礎,大的行業龍頭,比如阿里巴巴、小米都聲稱全面進軍物聯網,未來3-5年,物聯網將快速爆發。
子行業方面,看好偏基礎設施類的云計算、芯片、5G這些細分行業;其次是具有通用性的人工智能技術;再次看好和物聯網相關的下游應用行業,如智能安防、新能源車等領域。我們的團隊會自下而上甄選個股,尋找那些業績確定性強、子行業景氣度高且估值合理的優質股票,力爭實現基金資產長期穩健的增值,不辜負廣大持有人對我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