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玉珍
(甘肅省臨夏州水電局河道管理站,甘肅 臨夏 731100)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倡儀的相繼推進,我國水庫建設工程快速發展,對國民經濟建設和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農業灌溉、水力發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這些水庫大壩在經歷幾十年之后會出現老化等問題,特別是20世紀50~70年代修建的土石壩等。因此研究土石壩的治理對壩體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已經有許多學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張文倬等[1]分析了土石壩滲流等相關激勵原則,并且介紹了相關的治理方法。紀偉[2]分析了土石壩的特點,從壩體內外原因出發,提出了初步的治理措施,為土石壩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黃勝方[3]分析了土石壩產生危害的類型和原因,分析了裂縫、滑坡等破壞特征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綜合智力的方法。陳軍[4]對土石壩進行滲流仿真,研究了滲流產生的原因。李樹楓、孫志明、郭衛華、曹國慶、趙永剛[5- 9]等學者也對土石壩的老化原因,加固措施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馬海兵[10]通過有限元軟件對壩體滲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固方法。
本文基于ANSYS的滲流計算模塊對沖抓回填土石壩進行滲流計算,通過理論、微分方程和解析解三個方面說明ANSYS滲流場計算理論介紹,以說明采用ANSYS進行計算的合理性。
根據達西定律可知,對于多孔介質滲流滿足以下方程:
(1)
式中,v—平均流量;Qs—滲流量;ks—深流系數;J—坡降,A—斷面的面積。
對于不可壓縮各向異性非均質穩定滲流微分方程:
(2)
對于可壓縮各向異性非均質穩定滲流瞬態微分方程:
(3)
式中,h—測壓水頭;ksx—x方向的滲流系數;ksy—y方向的深流系數;ksx—z方向的深流系數;Ss—儲存量。
滲流場的初始條件:
h|t=t0=h(x,y,z)
(4)
第一類邊界條件:
h|Γ1=h(x,y,z,t)
(5)
第二類邊界條件:
(6)
式中,hsn—沿邊界垂直方向的滲透系數;qs(x,y,z,t)—邊界上已知流速;?h/?n—滲流場為沿邊界垂直方向的梯度值。理論分析是數值模擬的基礎,滲流計算理論基礎較為完善,通過ANSYS進行滲流計算模擬也較為成熟。
(1)工程量小,節省資源。與使用諸如傾斜墻、止墻或挖掘挖泥機這些防滲技術相比,上游回填技術僅需要一排或兩排井,回填工作量小,同時大壩建成之后,大壩周圍土體等材料相對匱乏,因此采用更節省資源的抗滲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2)施工周期短,進度快。沖抓機需要配備的施工人員每組11~19人。只要提前組織得當,對于中小型大壩的沖抓回填需要很短的周期即可完成。
(3)施工工序同時進行,施工器械簡單。前期施工打套井時,即可同時進行地質勘查,進而合理的設計深度、厚度。沖抓機設備簡單,上手快,容易維修,對于施工人員具有很大的優勢。
沖抓回填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公藝流程圖
2.2.1 孔位布置,造孔施工
首先對壩體頂高等信息進行勘察,按照設計單位給定的壩體水準點和設計圖紙進行孔位布置,在位于套井左右兩側各10m處設置固定樁。造孔施工時必須按照施工圖紙施工,沖抓裝機必須與中心樁對準,在施工過程中要時常檢查成孔垂直度,誤差應該控制在3‰內,沖抓出來的土方,可以就近在下游坡進行利用。
2.2.2 回填夯實
在庫內灘地挖取黏土料,制作水泥摻入量為5%的水泥土。打井完畢后,應立即連續進行分層回填夯實。回填土前首先檢測施工土料的含水量,工地試驗室測試后以書面通知施工現場質檢員,由監理確定是否回填。夯土時要分層夯實,夯錘擊數20~25次。夯擊在落錘時,要保持幾秒鐘的穩定時間,以免造成夯錘碰撞孔壁,降低夯擊功能。回填土的含水量,虛土層厚度,錘擊次數等。
某土石壩主壩為均質壩,壩頂高160m,最大壩高21m。壩頂寬約5.8m,壩頂軸線長65m。水庫正常蓄水位155m,設計洪水位156m,死水位138m。壩體模型如圖2所示,有限元模型網格采用三角形單元,共劃分66784個單元壩體,采用鄧肯-張本構模型,其他位置選用彈性本構模型,計算采用參數見表1、2。

圖2 壩體計算模型

材料ρφKnGD粘土心墻2.10251500.430.416塑型土2.15201000.40.382反濾料2.25457800.50.77主堆石料3.33608900.70.410
根據SL274- 2001《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確定以下6種工況作為本次計算的典型工況。

表2 計算工況
通過提取ANSYS計算結果,提取各工況下最大滲流速度、單寬滲流量、平均滲流坡降、滲流溢出點高程和滲透比降計算,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滲流計算結果
(1)最大滲流速度
由表3可知,土石壩加固前后,最大滲流速度分別減小了96.77%、96.53%、96.4%。通過分析說明,沖抓回填加固后土石壩的滲流速度具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表明沖抓回填加固對控制滲流速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單寬滲流量
由表3可知,土石壩加固前后單寬滲流量分別減小了72.69%、73.23%、71.74%。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沖抓回填加固后,土石壩的單寬滲流量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表明沖抓回填對于控制土石壩的滲流量有重要的作用。
(3)最大平均滲透坡降
由表3可知,通過加固,最大平均滲透坡降加固后比加固前有了相當大程度的提升,主要是加固后土石壩的防滲能力增強,防滲效果明顯提升,致使防滲墻的浸潤線下降明顯,從而導致最大平均滲透坡降急劇增加。
(4)溢出點高程
由表3可知,加固前和加固后土石壩在三種工況下溢出點高程,分別下降5.8m、9.15m、9.68m,加固前滲流溢出點高于貼坡排水頂部,滲流對大壩下游邊坡穩定性影響較大,加固后溢出點高程降低,對下游邊坡穩定性影響小于對加固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說明沖抓回填加固對下游邊坡穩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5)溢出點滲透比降
由表3可知,加固前后滲透比降分別下降89.70%、93.20%、84.07%。滲透比降作為一種校核下游壩坡穩定性的重要指標,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加固后溢出點滲透比降大幅度降低,說明采用沖抓回填加固對土石壩滲透坡降降低效果降低明顯,能明顯相抵滲透比降。
(6)壩體抗滑穩定性分析
大壩抗滑穩定安全系數與設計值見表4。

表4 各工況下大壩安全系數
根據規范,壩體在正常運轉情況下,安全系數應該不小于1.25,特殊工況下安全系數不應小于1.15。通過計算可知,各種工況下的最小安全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此種施工加固方法是合理的,壩坡不會發生失穩。
(1)利用ANSYS的滲流模塊對沖抓回填加固前后的土石壩進行滲流模擬分析,計算結果表明:采用沖抓回填加固對土石壩滲流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對于土石壩的除險加固具有積極作用。
(2)沖抓回填加固后,土石壩的最大滲流速度、單寬滲流量、溢出點高程、溢出點滲透比降,均有較大程度的下降,表明沖抓回填加固對土石壩滲流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3)沖抓回填加固后,土石壩的最大平均滲透坡降急劇上升,從而表明土石壩的浸潤線急劇下降,對于土石壩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