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湘
作為全省汽車產業集中發展區,成都市龍泉驛區致力將黨建打造為非公企業的“紅色引擎”,通過構建“4s”模式,即機制(system)、思想(soul)、組織(setup)、服務(service),形成了黨建工作水平提升、企業發展效益提速、社會服務品質提高的良性循環局面。
一是健全工作機構。構建了區委“兩新”工委牽頭抓總,區委“兩新”聯席會成員單位分工協作的區域組織架構。按照“條塊結合,以條為主”和分類指導的原則繪制“網格”圖,經開區黨群工作部主抓園區內企業,行業主管部門主抓園區外專業性、行業性較強的企業,各街道、鄉鎮立抓轄區內一般企業。
二是完善運行機制。推行“四會一沙龍”(成員單位聯席會、企業業主懇談會、黨務書記走訪談心會、黨員主體座談會和黨建沙龍)制度,定期收集建議、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制發《黨建工作管理考核辦法(試行)》 《星級評定辦法(試行)》 《黨員積分管理星級評定辦法(試行)》等文件,表揚先進,督促后進。
三是全面落實保障。對單獨建立的“兩新”黨組織,按照黨委不低于15000元/年、黨總支不低于8000元/年、黨支部不低于5000元/年的標準進行補助。對聯合建立的“兩新”黨組織,按照每個不低于10000元/年的標準給予補助。黨組織書記按照每月300元/人、黨務工作者按照每月200元/人給予補貼。每名黨員按照不低于100元/年的標準,劃撥黨員教育培訓專項經費。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堅持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第一時間組織“黨的十九大精神進非公企業”系列活動。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通過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等,抓好省、市黨代會精神及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制定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加大指導檢查力度。
二是強化文化引領。將黨的先進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企業文化建設。非公企業黨組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豐富業余生活,融洽同事關系,團結凝聚力量,培養員工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奮發有為的工作激情。同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和開設法律大講堂等,緩解職工心理壓力。
三是強化發展引領。引導非公企業在實踐中做到“四個征求”,即制定經營方針、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出臺工資分配、福利待遇、勞動安全衛生,任免中層管理人員,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的事項等四方面內容要征求黨組織意見建議,確保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堅定了企業發展方向。
一是推進“兩個覆蓋”。堅持應建全建、盡量單建的原則。單建之余,在園區充分發揮5個產業鏈黨委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園區黨組織覆蓋率。在園區外,構建縱向匯聚的“全域型”組團、橫向匯聚的“行業型”組團、交叉匯聚的“綜合型”組團,確保非公企業黨組織有形有效覆蓋。明確商務樓宇、建筑工地、專業市場由轄區街道、社區孵化建黨組織,實現組織全覆蓋。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通過聯合區工商聯、區工會、團區委等部門,選派黨建指導員,統籌開展黨組織活動,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建指導員隊伍,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其業務能力。抓好黨員黨性教育,利用“蓉城先鋒”“龍泉微視界”“車都E+黨建”等平臺,辦好微課堂,提高黨員素養。抓好對出資人隊伍的教育引導,采取理想信念教育與素質能力提升相結合等方式,引導新生代企業家“一顆紅心跟黨走”。
三是培育先鋒組織。各成員單位按照“活動陣地標準化、黨員發展規范化、支部活動常態化、制度建設系統化”的標準,培育、上報一批黨建強、發展強、影響大的非公企業黨組織。年中,由區“兩新”聯席會成員單位、黨員代表、職工代表、群眾代表、企業代表等組成的評委會,集中審定一批區級先鋒組織培育對象,復核上一年度培育結果。表現優異的黨組織,推薦申報為市級先鋒組織。目前,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黨委已成為“蓉城先鋒”示范黨組織。
一是服務社區發展治理。將影響較大的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納入社區兼職委員,簽訂共建共治共享項目責任書,認領治理項目,服務社區發展。同安街道成立了地產、教育、康養3個“兩新”黨建聯盟,統籌推進社區治理。全面落實非公企業黨組織到社區報到開展志愿服務,推行“互聯網+雙報到”黨員志愿服務。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牽頭成立公益型、服務型組織104個,2017年共組織員工參與社區美化、環境保護、政策宣傳等活動1萬余人次。
二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構建區委“兩新”工委—非公企業黨組織—農村黨組織互聯互通、攜手共建的黨建工作格局。全區76個非公企業對點聯系76個村,共培育了成都龍泉長松水蜜桃專業合作社、四川三聯家禽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新型經營主體,培養農業技術帶頭人隊伍82人。同時,全區非公企業還積極進行跨區域幫扶。2017年,經開區汽車整車黨委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幫扶簡陽市董家埂鄉蝴蝶村150萬元。
三是服務和諧社會建設。非公企業黨組織著眼于新形勢下改革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迫切需要,積極引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熱心公益,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貢獻。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中,組織黨員深入農村開展“三個一”活動,即看一看困難群眾生活現狀,問一問自己生活比他們好多少,想一想自己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同時定期開展送溫暖主題活動。2018年上半年,全區非公企業捐款助資達437.2余萬元。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