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庭 杜欣蔚 王興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2018年7月6日12:01開始,中國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正式實施。此次征稅的清單包括了鮮奶、奶粉、煉乳、酸奶、奶油、乳清、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大豆、苜蓿等飼草料,加征額度高達25%,但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在加征關稅清單之列(表1)。加征關稅對我國奶業會有何影響?

表1 加征關稅的乳制品和飼草料清單

圖1 2017年我國乳制品進口來源國

圖2 2017年我國乳清進口來源國

表2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乳制品情況
美國是我國第二大乳制品進口來源國(圖1)。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乳制品33.9 萬噸,占乳制品進口總量的13.7%;進口額4.43 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5.0%。其中進口乳清粉29.05 萬噸,占乳清粉進口總量的54.9%;進口奶酪1.29 萬噸,占奶酪進口總量的11.9%;進口原料奶粉3.38 萬噸,占原料奶粉進口總量的1.4%;其它品類乳制品進口量均較小,酸奶、嬰幼兒配方乳粉、煉乳、奶油、鮮奶分別進口0.06、0.10、0.004、0.006、0.01 萬噸,分別占進口總量的1.75%、0.34%、0.16%、0.07%、0.01%(表2)。
乳清是生產奶酪的附屬產品,我國居民尚未形成奶酪消費習慣,因此國產奶酪和乳清產量都很低,特別是乳清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我國從美國進口量最大的乳制品是乳清。2017年我國共進口乳清52.96 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29.05 萬噸,占54.9%;從法國進口6.16 萬噸,占11.6%;從荷蘭進口4.08 萬噸,占7.7%;從波蘭進口3.07 萬噸,占5.8%;從愛爾蘭、德國等其它國家進口10.60 萬噸,占20.0%(圖2)。
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物質,是飼養奶牛的優質粗飼料。2008~2017年,我國苜蓿進口量從2.0萬噸增至139.8 萬噸,增長了68.5 倍。美國是我國苜蓿主要進口來源國,2017年從美國進口苜蓿130.7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93.5%(表3)。

表3 2017年我國苜蓿進口來源情況
對美乳制品加征關稅后,美國乳制品在中國市場將喪失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乳清的進口。我國進口乳清主要有兩項用途,一是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乳清含量約占50%;二是飼料用途。我國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進口乳清主要來自歐洲,而80%的美國進口乳清是飼料用途,少部分用于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增加關稅可能會增加使用美國乳清的嬰幼兒乳粉企業成本,但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影響總體有限。乳清本來就是國際乳制品貿易的大宗產品,進口來源地可替代性強,預計東歐和南美可部分替代美國低端乳清,法國、荷蘭、德國等西歐國家可部分替代美國高端乳清。
長期以來,美國乳清出口目的地較為穩定,美國海關統計,2017年美國出口乳清54.1 萬噸,出口額7.2億美元。其中,出口我國的乳清占出口總量的45.5%,出口墨西哥、加拿大、菲律賓和日本的乳清數量占比分別為10.6%、7.0%、6.0%和4.3%。如果我國對美國乳制品加征關稅,勢必會導致美國乳清出口受阻。全球奶業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低谷期,2017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復蘇周期,在奶業大國中,美國奶業復蘇相對較快,但依舊艱難,美國乳制品出口如果受阻,將一定程度上延緩美國奶業復蘇。
美國苜蓿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可靠、供給穩定,且運輸成本低(美國西海岸到我國港口,苜蓿運費約20 美元/噸),深受國內牧場青睞。美國苜蓿95%用于國內使用,僅有5%用于出口,因此對美國苜蓿加征關稅,對美國苜蓿產業影響總體有限,但對我國奶業和苜蓿產業影響較大。
據調研,我國奶牛養殖成本構成中,苜蓿成本約占飼料總成本的13%,占公斤奶總成本的8%~9%;豆粕成本約占飼料總成本的20%,約占公斤奶總成本的12%。對美國苜蓿和大豆加征25%關稅后,將推動苜蓿價格上漲30%,豆粕價格上漲20%,導致全國公斤奶成本增加6%左右。
2017年,國內優質苜蓿產量250 萬噸,進口苜蓿139.8 萬噸,國內優質苜蓿自給率達64%左右。2018年6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2020年國內優質苜蓿自給率目標為80%。過去十年,我國苜蓿產業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優質苜蓿產量從2008年的15 萬噸左右增至2017年的250 萬噸,這也是我國敢對美國苜蓿加征關稅的底氣所在。
過去十年是國內苜蓿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這是因為兩個機遇疊加:一是奶牛養殖快速規模化,二是2012年原農業部出臺“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國家對3 000 畝以上連片苜蓿每畝補貼600 元。如果從美國進口苜蓿受阻,有可能成為國內苜蓿產業的第三個機遇。但是,我國苜蓿產業發展還有一大癥結——運輸成本太高,如果趁此將苜蓿納入“綠色通道”,取消過路費,降低苜蓿流通成本,那么這將成為苜蓿草產業第四個機遇。四個機遇疊加,就有可能造就苜蓿產業發展下一個“黃金十年”。
短期而言,對美國苜蓿加征關稅將抬高國內市場苜蓿價格,但是長期看,只有國內優質苜蓿獲得長足發展,才能從根本上降低奶牛養殖的飼草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