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坤 張國順
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實施的重要載體和主陣地,學校應將價值引領視作靈魂與核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榇?,教學中應做到:目標設計關照價值觀,增“價值引領”之識;知識呈現(xiàn)突出價值觀,奠“價值引領”之基;素材選用重視價值觀,把“價值引領”之舵;教學方法契合價值觀,奏“價值引領”之效。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
(1)中國的教育正走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路上。教育方式的轉變,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學也要有相應的變革,但在現(xiàn)實中,教師卻又面臨著成績考核、升學指標等諸多方面的壓力,這就導致教師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徘徊,甚至個別教師用素質教育的“新瓶”重新裝回了應試教育的“舊酒”。探索新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無疑成為思想政治課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2)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人在接受了高中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一定的抵抗性,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無用的虛文化,這種不重視的態(tài)度導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思想的游離以及對思想政治教育類的課程的不重視,政治思想觀念淡化。
二、原因分析
(1)缺乏靈動性?!八枷胝握n靈動教學”的教育思想是為了化解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育教學面臨的基本問題而提出的,其基本內涵可以從學科教學的角度、學科教育的角度、核心概念的角度來加以理解。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出于對學生的學、尊重學科的個性特征、基于彈性思維及其特點、遵循學習的本質特征和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等幾個方面的考量。
(2)缺乏深度。大多數(shù)教師還處于教授書本知識的層面,很少能充分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導致了思想政治課枯燥乏味,毫無吸引力。
(3)缺乏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作為一個教育新模式,它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而且有助于構建動態(tài)的課堂氛圍,進而推動新課程的不斷發(fā)展。而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課堂沒有使用這種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對知識的更深層次的了解,會讓學生只停留在書本知識上,學生只是用來考試,并未學到任何有用的知識。
三、加強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1)堅持正面引導,培養(yǎng)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應該從培養(yǎng)其自我教育的途徑入手,而大學是培養(yǎng)和造就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場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諧的社會需要和諧的人,用“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教育模式,將身邊的事物融合到書本知識中去。
(2)深化對大學生的未來教育。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很多大學生迷失在了物質世界中,和高中生活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人在大學生活中逐漸被環(huán)境改變,很快就失去了學習的方向,對于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跟著感覺走”逐漸被許多人當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谶@種情況,高校要針對大學生可塑性較大的實際情況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將實現(xiàn)個人價值融入為社會、為人類作貢獻中去,引導他們樹立競爭意識,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從而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欣賞別人。
(3)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教育的功利化會使得學生的思想更偏重于對物質文明的追求,享樂主義、金錢至上主義、個人主義的泛濫都是由于缺乏正確的人文教育。當代大學生需要了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關心他人、關心社會,不斷向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
[2]徐孟軍.思想政治課的靈動教學[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