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 林寶虎 田苗
一、引言
教育是人類崇高的事業,師德是教育事業的靈魂。教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開發人力資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教師作為高校教學主體,是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教師個人的教學、科研、管理能力無不影響著一所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品質。正因如此,對高校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師的職業素質的培養顯得特別重要。教師作為特殊的群體,開展其職業素質的培養,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尤為關鍵。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及價值
1.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所必需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綜合[1]。根據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基本思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職業道德可表述為:以為學生服務為核心,以愛崗敬業為原則,以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為基本要求,通過教育管理和建設,努力創造良好的師德風尚,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在工作實踐中,按照師德的基本內容,努力強化師德意識,實踐師德規范,自覺履行教師義務,促進師德水平的提高。
2.教師職業道德的價值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其對教師的師德產生了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的表現,是教師根據一定的師德規范和原則以及在道德實踐中形成的師德理論、信念、意志、情感等,在教學實踐中,為滿足社會、學校、教育對象以及科研學術創新需要的一種積極功效[2]。這種積極效果就是教師職業道德價值的具體體現。
三、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高校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數教師愛崗敬業、樂于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由于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學校管理出現盲區以及教師自身忽視了學習、反思,部分教師職業道德存在問題,無法確保對學生起到良性引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心理失衡
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良的社會效應。部分教師抵制不住不良因素的誘惑,怨天尤人。看見自己身邊人飛黃騰達,心理上出現了扭曲和失衡,甚至上班期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2.不注重小節
部分教師計劃只停留在紙面,片面地強調困難,而不注重自省,不注重生活小節。殊不知,這些必然導致教師形象受損,這與為人師表的要求相差甚遠。久而久之,這些都會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職業興趣低
職業興趣是教師工作熱情和動力的主要來源,能使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從而散發出道德光輝。但是在實際的高校教學工作中,由于多年來高校的教育模式一直未有實質性改變,教學內容也沒有從根本上進行調整,外加上高校學生較為散漫,課堂出勤率比較低,這些都對教師的職業興趣造成了影響,大大降低了教師的職業興趣,導致教師無法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3]。
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提高
1.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師德的基石。對于教師來說,最基本的準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教師被稱作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教師的責任是培養熱愛祖國、理想遠大、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質,而愛崗敬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價值取向、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場機制及其利益機制的驅動和社會各種思潮的沖擊。因此,樹立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已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一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2.關愛學生
學生是教師的核心工作之一。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以己之愛,啟他心靈”,教師要真誠地熱愛學生,以滿腔熱情教育學生。教師要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要嚴格要求學生,堅持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常注意了解學生動態,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思想,以增進感情。在學生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們,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地接近教師,教師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
3.廉潔從教
教學是高校教師的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刻苦鉆研,注重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調整。通過自主學習,優化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并通過實踐,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4.廉潔從研,防止學術腐敗
科研是高校教師必備的素質,同時也與高校教師的職稱晉升密切相關。部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滑坡,特別是部分高校存在的學術腐敗,究其原因是現行的學術科研評價體制中仍存在部分問題。因此,要想從根本上防止學術腐敗,就必須要對現行的學術體制進行改革,完善高校學術評價機制。
5.加強高校教師自身修養
自身修養是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師必須重視自身修養。樹立獻身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把教書育人作為畢生的追求。以科學理論為指導,自覺、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以科學的理論掌握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既教書又育人。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老師的影響。作為高校教師,其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校教師應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才能無愧于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也才能正確履行高校教師的職責,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結語
教育是百年大計,人才是強國之基,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既是現實的,也是歷史的。現實的責任是讓學生成才,歷史的責任是讓中華民族長治久安。所以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教書給學生以知識,育人給學生以良知,教書育人的最佳成果是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要在發展中創新,創新中發展,把傳統與現實結合起來,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著力塑造教師的新形象,以適應新時代和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安 潔.淺談高校教師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J].現代交際,2013(11).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韓迎光,韓文廷.與時俱進 培育英才——新時期高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與師德[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3(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