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 張凱 胡威 王曉峰
一、科學規劃、系統構建課堂教學體系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基于課程與教學論及網絡和移動智能技術發展起來的新興在線課程形式,眾多教學名師為其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規模受限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學模式利用MOOC的技術和資源,將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結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已在國外高校引起廣泛關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實踐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原理的理解,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到實驗現象的內涵。因此,構建一組與課堂教學體系相照應的、梯度化的實驗教學體系,有利于系統能力的內化。教師可遴選能力強、有熱情、敢于挑戰和創新的學生及其作品,使其進一步優化功能。
二、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
1.收集豐富的立體化課程資源
配合課堂和實驗教學體系,將每個章節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知識點,精心制作課程講義和課件,規劃課程視頻。視頻建設采用循序漸進的策略:在教學改革之初,以難度適中的MOOC視頻作為主體,其余相關MOOC視頻作為補充,通過遴選和整理,形成適合本校的視頻體系和實施方案;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教學的需要,在充分考慮該課程與其他課程、實驗教學的配套關系后,制作完善的課程視頻。
2.SPOC教學
將所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機組織,搭建在線課程平臺,實施SPOC教學模式。具體方法可以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所有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均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師提前布置在線學習的視頻、相應的文獻資料、作業、學習要求、完成時間及課堂討論問題等;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提煉出知識框架、重難點、存在的問題等,撰寫學習研究報告,做好充分的匯報準備;在課堂上,每個小組完成指定的課堂匯報次數,其他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沒有機會發言的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繼續參與討論;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點評、串接、拓展和深化,回答學生的問題,與學生一起處理作業或其他任務等,以保證教學效果;定時發布測驗、在線討論等,以獲得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
3.實行基于過程考核的課程評價體系
探索學習效果跟蹤機制,將在線學習、課堂學習、實驗學習的評分機制有機結合,形成貫穿于全課程的綜合考評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一考定成敗”的不科學評價模式,例如,利用過程監控和評測系統,在線成績由學生視頻學習、作業、互評作業、測驗、在線討論等成績綜合構成;課堂成績由小組匯報、參與提問和討論、新技術小課堂(學生講授)、課后大作業等成績綜合構成。針對實驗教學,探索團隊協作評分機制、實驗創新加分機制、綜合課程設計機制等,從多角度考查學生的實踐參與情況。
4.實行與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結合的多元教學方法
計算機數據挖掘課程具有抽象、難度偏大等特點,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啟迪思維,教師應廣泛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保障系統能力培養的效果。講解抽象原理時多采用類比教學,將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或處理事務的方法引入課堂,有利于學生對抽象問題的理解。
5.形成有特色的第二課堂
與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學科前沿結合,在專業范圍內,廣泛開展與數據挖掘相關的第二課堂活動,定制計算機設計競賽,鼓勵學生與計算機學科前沿結合,進行游戲開發、機器人設計、物聯網應用、移動互聯網應用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一步優化完善,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平臺上進行交流、學習,進而達到以學促賽、以賽促學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張 艷.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挖掘課程教學新思考[J].計算機時代,2014(4).
[2]李海林.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挖掘課程教學探索[J].計算機時代,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