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沛佳
一、現代學徒制的含義
現代學徒制扎根于傳統學徒制,又緊跟時代發展,汲取職業教育營養,成為當代職業教育發展的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吸引了廣大教育學者的眼球。究其原因,主要是它既繼承了傳統學徒制的優勢,即“邊看、邊干、邊學”的特殊教學方式,又添加了當代職業教育“系統、高效”的特點。它以校企融合為基礎,以培養學徒實踐動手能力為核心,以課程為紐帶,以當前職業教育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與就業脫節的現象為著力點,以校企深度參與和教師(師博)深入指導為支撐。因此,現代學徒制度是將傳統的學徒培訓方式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校企式的職業教育制度。現代學徒制中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不僅是學校的學生,也是企業的準員工。
二、淺析現代學徒制在汽車電工電子課堂中的應用
1.訂單式培養
汽車電子專業學生在入學的第一學期就要根據個人興趣,分配相應崗位,在對應集團認定師博,并簽訂相關協議,從制度上確立學生的雙重身份,既是汽車學院的學生,又是汽車集團的員工,為集團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學院“雙師型”教師及集團選派的技術骨干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改革教學方法,并共同參編符合企業實際的教材,全方位地進行緊密融合,做到校企無縫對接。
2.明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中現代學徒制的專業定位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滿足電子技術專業對人才的需求,在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教育培養的模式時,我們遵循了“一個定位,兩個轉變,三個整合,四個強化”的基本思想,深刻地認識到電子專業知識的精髓所在,在實踐中找到學生自己的學習思考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不斷地增強自身的責任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3.多方面、多層次打造“校內師傅”隊伍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要求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熟悉汽車行業所對應的職業領域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大力培養具有企業師傅能力的“校內師傅”。此外,高職院校應當鼓勵專業教師接觸市場、不斷開展項目研發,保持教師能力與技術前沿同步,教師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更好地應用知識以提高社會服務能力。
4.教學手段
根據電工電子技術應用課程的特點、學院實訓條件等現有的教學資源以及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要合理安排在學院和在企業的授課學時。師傅帶徒弟通過完成企業電氣設備的安裝和檢修等工作,使學生體驗企業文化,促進學生在將來畢業后能很快和企業融為一體,成為合格的技術工人。
5.教學效果
學生從學習過程中能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喜歡上學習。另外,在產品制作過程中又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社交溝通、工作的合理安排和人員分配以及成本核算等綜合能力。學生還通過下企業學習體驗了企業文化,提前學習了企業的各種制度并予以遵守,也為學生將來職場謀職開拓了一片天地。
總之,隨著社會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對于職業院校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提出了嚴峻的壓力和考驗。為此,學校和院系要轉變人才培養理念,加快對現代學徒制汽車電工電子課堂應用的比例和效率,使其全效滲透到教學之中,進而打造優秀的雙導師教學團隊,讓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掌握健全的本領和綜合的技術素養,最終為汽車電子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這對于確保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茍春梅,吳 民.淺析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1):72-75.
[2]高麗潔,鄭 睿.職業院校汽車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