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歲的張大爺因支氣管炎服用抗菌藥——加替沙星片,可是血糖突然升高了,醫(yī)生問他是否得過糖尿病,可他卻說沒有糖尿病。
65歲李阿姨因吃過不潔食物后出現腹瀉伴發(fā)燒,在附近小診所就醫(yī),注射慶大霉素三天,結果拉肚子治好了,但出現耳鳴及尿量明顯減少,到大醫(yī)院診斷為聽力下降和腎功能不全。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功能日漸衰退,身體的抵抗力明顯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現細菌感染,因而日常使用抗菌藥的概率高于年輕人。老年人多存在臟器功能衰退,對抗菌藥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均降低,相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抗菌藥時要慎重。
根據《中國老年人潛在不適當用藥判斷標準(2017年版)》,不適當用藥涉及13個大類72種/類藥物,其中28種/類為高風險藥物,44種/類為低風險藥物。其中有4種抗菌藥,包括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加替沙星、克林霉素和萬古霉素均被列為低風險藥物,老年人應在密切監(jiān)護藥物潛在風險時謹慎使用。

1.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包括慶大霉素、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鏈霉素)的潛在風險包括腎損傷和耳毒性,腎損傷時可出現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耳毒性表現在聽力明顯下降甚至發(fā)生耳聾。
2.加替沙星的潛在風險包括血糖異常(高血糖和低血糖),神經異常(頭暈、抽搐、暈厥、意識模糊、癲癇等),心臟異常(心悸、心動過緩、QT間期延長等)。
3.克林霉素的潛在風險包括過敏樣反應(過敏性休克、高熱、寒戰(zhàn)、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和泌尿系統的血尿、急性腎損傷等。
4.萬古霉素的潛在風險包括中毒性表皮壞死癥、剝脫性皮炎、肝損傷、腎損傷、休克、過敏癥等。
藥師提示
1.老年人不可擅自使用抗菌藥: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菌藥,不隨意增減藥物劑量,要按療程服藥。
2.老年人應謹慎使用上述4種抗菌藥:若病情需要,用藥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身體不適癥狀,必要時停藥觀察。用藥時注意監(jiān)測肝腎功能,根據肝腎功能調整藥物劑量。
3.老年人宜選用潛在風險小的抗菌藥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
4.糖尿病患者禁止使用加替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