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NBC網站9月7日文章,原題:埃隆·馬斯克表示中國擁有一種優勢,因為其官員更懂科學在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看來,如果官員更懂科學,那么科技企業就可能更好地開展創新。本周四晚些時候,他出現在喜劇演員喬·羅根主持的節目中,就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話題侃侃而談。“你知道,我希望官員更懂科學,那將幫上大忙。”馬斯克在回答有關其公司遇到的瓶頸以及阻礙創新的因素等問題時如是說。
他同意羅根的看法,即美國政要不存在使其自身熟諳科學的動機。“我不得不說,在中國,他們(中國官員)相當懂科學。”馬斯克說道。“北京市市長擁有環境工程學位,副市長擁有物理學學位,我同他們有很好的交流。”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擁有工學博士學位,他曾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環境系統分析專業獲得博士學位。“上海市市長思維非常敏捷。”馬斯克在談到擁有法學碩士學位的上海市市長應勇時說道。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擁有工學博士學位的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就強調科技創新對該省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如今全世界各地經常就政府在科技行業中的作用展開爭論。許多人士聲稱,如果政府對科技企業采取嚴厲監管措施或推行不適宜政策,就有可能抑制企業創新。近來,美國國會議員已就科技巨頭在打擊社交平臺亂象和網上干涉選舉行為分別“拷問”臉書和推特的高管,而美國其他知名科技企業正擔心美國可能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征新一輪關稅的沖擊。
在中國,當地科技企業也按照法律要求與有關部門合作。雖然政府對科技企業開展監管,但相比美國,中國的管理更科學。中國正發展包括人工智能和半導體在內的關鍵技術。今年早些時候,北京表示,將斥資20億美元打造一個人工智能研究園,以推進該市科技進步。▲
(作者薩赫里·羅伊,崔曉東譯)
環球時報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