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對話網9月7日文章,原題:聰明、成功是否降低了結婚的機會? 在美國,高學歷男女比起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同齡人更有可能結婚。相比之下,在中國,高學歷女性擇偶可能面臨更大困難,而高學歷男性則不然。
中國女性在大學入學方面勝過男性。筆者對當代中國城市的研究發現,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她們找到結婚對象的可能性反而越低,而男性則與此相反。中國媒體和公眾用一個帶有貶義意味的詞“剩女”來描述這些高學歷城市單身女性。
通常認為,年過40歲、擁有較高學歷的女性具有較低的結婚率。果真如此嗎?多年求學的女性會因為良好的教育而犧牲結婚的機會嗎?實際并非如此。研究發現,至少擁有本科學歷的美國女性相比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女性,更有可能結婚和處于婚姻狀態。
在中國,高學歷女性結婚的希望較低,這與傳統觀念認為丈夫和妻子在家庭扮演什么角色密切相關。丈夫掙錢養家、妻子當家庭主婦的觀念在中國家庭仍然根深蒂固。在此背景下,事業型女性常被批評為“自私”及“對家庭需要不負責任”,而丈夫如不能掙錢養家,也常常成為婚姻矛盾的一大根源。在美國,男性往往會娶學歷比自己高的女性。而在中國,男性往往與學歷低于自己的女性結婚。盡管中國和美國都經歷了高等教育的性別差距逆轉,但美中兩國在婚姻模式方面的差異顯示了結構性因素,比如社會中的性別規范對個人婚姻前景發揮重要作用。
男性應該與學歷不如自己的女性結婚,這似乎是一個廣泛的社會規范。過去,大學教育還不常見,男人通常受教育程度高于女性,這套規范行之有效。在美國,擇偶取向的文化演變與男女教育程度的變化相一致。而中國向男女角色平等的轉變與快速的社會變遷并沒有齊頭并進。中國的高學歷女性從婚姻當中所得甚微,于是,她們很可能推遲甚至放棄婚姻。▲
(作者YueQian,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