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蘭艷
夏天,永遠繞不開防曬這個話題。愛美的你肯定知道,做好防曬可以避免或減少肌膚因紫外線受到的傷害。但是,有一種曬傷卻是令人猝不及防的,那就是由于服用藥物而導致的光敏反應。
光敏反應是在陽光中紫外線的作用下,滲入人體皮膚中的某些藥物,會發生化學反應,促使人體產生藥物過敏反應。能引起光敏反應的藥物稱為光敏性(光毒性)藥物。
人們對日光的敏感性會根據人種、膚色有所不同,但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易感性。所以,在此提醒部分敏感性較高的患者,夏天生病吃藥時要注意防曬,有些藥吃了以后不能曬太陽。
常見的可引起光敏反應的藥物有:
非甾體類抗炎藥 如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布洛芬、氯諾昔康、萘普生、吡羅昔康等。
利尿劑 如呋塞米、螺內酯、氨苯蝶啶等。
抗菌藥物 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金霉素、土霉素、多西環素、復方磺胺甲噁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外用)、特比萘芬(外用)、氯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
心血管藥物 如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吲達帕胺、心得安、氯沙坦、纈沙坦等。
口服降糖藥 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等。
消化系統藥物 如雷尼替丁、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抗抑郁藥和抗精神病藥 如氯丙嗪、奮乃靜等。
抗組胺藥 如氯苯那敏、賽庚啶、色甘酸鈉、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異丙嗪等。
抗結核藥 如吡嗪酰胺、對氨基水楊酸鈉等。
抗腫瘤藥 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
避孕藥 含雌激素、黃體酮的口服避孕藥。
除以上常用西藥外,中藥里的某些成分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藥疹,如獨活、沙參、仙鶴草、白芷、補骨脂、白鮮皮、防風、前胡、荊芥等。服藥時,患者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藥物成分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如果說明書中不良反應一項中提到“光敏反應”,就要注意防曬。
光敏反應所致的皮膚傷 主要表現在光照皮膚處會出現紅腫、發熱、瘙癢、皰疹等癥狀,也可為丘疹、水腫性斑塊、結節水皰或濕疹樣等多形態性損害。同時,皮膚可出現青灰色或紫癜色素沉著。嚴重者有時會出現全身癥狀,如發熱、頭昏、嗜睡、精神萎靡,甚至過敏性休克等。除曝光部位外,非曝光部位也可出現癥狀,常為瘙癢。使用的藥物量越大,在陽光下曝曬的時間越長,過敏性反應則越嚴重。
曬傷 主要表現為日曬后數小時至10余小時,受曬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水腫紅斑,嚴重者可有水皰,患處有明顯的燒灼感或刺痛感。癥狀常在24小時內達到高峰,紅斑水腫消退后有糠狀或大片脫屑,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伴有頭痛、心悸、惡心、發熱等全身不適癥狀。
防曬是有效的預防措施。由于紫外線在光敏反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夏季,人們衣著相對較少,紫外線強,更易發生光敏反應。
夏天,患者應盡量避免過度暴露于陽光中。上午9點到下午2點是日光最強烈的時段,出門時可采取一些屏蔽陽光的措施,如穿長衣、長褲,戴遮陽帽或打傘,暴露部位在出門前可以涂抹針對長波紫外線UVA的防曬霜,以減少光敏反應的發生。
一旦出現暴露部位的皮疹,且近期在服藥及受到日光曝曬,應高度懷疑藥物光敏反應。
若是藥物光敏反應,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避免接觸光敏性物質及日光照射;避免局部搔抓,及時到皮膚科就診。一般來說,光敏反應的病情較輕,預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