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
吉林長春有一位97歲的老奶奶,在創客公園里,用40多人眾籌的兩萬多塊錢開了一家名為“97超市”的小型便利店。盡管這么大年紀了,她仍然精神矍鑠,不但能準確地說出物品的位置,還能非常迅速地算賬。大家對她都贊嘆不已!然而,這已經是她的第二次創業了,這位老奶奶名叫姜乃君。
姜奶奶66歲那年退休后,在家待了十幾天就覺得寂寞得受不了。那時姜奶奶的兒子正好待業在家,為了解決生計,她便帶著兒子一起開始嘗試創業。那時,她們娘倆嘗試著做了好幾樣小買賣,但因為缺少經驗,被騙了不少錢。于是,老伴就極力地勸阻她:“你都多大歲數了,可別瞎折騰了!”可姜奶奶偏不聽,在經商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地總結摸索經驗。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尋到了商機。20世紀90年代初期,她發現銅字標識正在興起且很少有人會做,她當機立斷讓兒子鉆研制作技術,她則跑貸款、接訂單、外出送貨、買菜做飯等。那時她已經快70歲了。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創業的過程中除了資金短缺、人手不夠,還有工具簡陋、找不到會此技術的人,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迎面而來。但姜奶奶沒有退縮,她始終堅信想想辦法就可以解決困難。
她鼓勵兒子買來舊的銅字拆解后重新組裝,一點點地摸索經驗。她始終秉持“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原則,讓這個當初只有兩個人的小作坊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后來工廠規模日益擴大,產品不斷升級,小作坊逐步發展成五六百人的大企業。
隨著年歲的增長,姜奶奶開始退居二線,把公司交給晚輩打理??僧斔陔娨暲锼吹接泻芏喙聝汉拓毨和喜黄饘W時,又萌發了二次創業想法,準備用經營所得來幫幫那些孩子。這時晚輩們都勸她:“您都90多歲了,該頤養天年了,不要再折騰了!”她卻理直氣壯地說:“誰規定90多歲就不能創業了?我想好了要干的事,就絕不會輸給年輕人!”
姜奶奶做事非常細心,并且她不斷學習新鮮事物,做到與時俱進。所以,她在和周圍的人反復探討后,經過多次對比調查,最后選址在創客公園,眾籌開了超市。從裝修、進貨、選營業員等各個環節,她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超市開始營業后,她還每天騎著電動車準時上班。
剛開始,居民們還是習慣去原來的超市購物,姜奶奶的超市一天沒幾個顧客,她為此愁得茶不思、飯不想。后來,姜奶奶印了很多傳單每天出去發,當大家知道這個90多歲的老人是在為貧困兒童籌款時,都到她的超市來辦了年卡。經過半年多的運營,超市終于走上正軌,并開始有了盈利。
姜奶奶沒有忘記初衷,她拿出經營利潤給那些孤兒和貧困兒童買書、文具、衣服、零食,讓他們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有足夠的必需品。
姜奶奶沒上過學,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但她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在于能給社會創造價值,她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題圖為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