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文科
平涼市處于六盤山特困片區,轄內莊浪、靜寧、涇川、靈臺、崆峒4縣1區是國家片區貧困縣,崇信、華亭2縣是省列“插花型”貧困縣。截至2017年7月,全市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43.04億元,幫助8.35萬貧困戶實現脫貧,目前的脫貧工程已經進入了“攻堅拔寨期”,剩余的脫貧任務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為此,平涼市積極探索,充分利用好精準扶貧貸款政策,通過進一步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率先在華亭縣創建“林麝產業+幫扶脫貧”的扶貧造血機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全市金融精準扶貧工程的推進提供的樣板。
整體推進,形成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
一是招商組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平涼市華亭縣慧源麝業林麝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并支持其創建為甘肅省首家林麝馴養繁殖特種養殖基地省級林麝養殖試驗地基,通過“一園兩區”基地建設,提高龍頭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林麝馴養殖專業技術。
二是以林麝養殖基地為依托,成立華亭縣聚利養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制定和執行幫扶對策,與養殖農戶簽訂林麝養殖種源提供、產品收購合同,為養殖農戶開展技術培訓、林麝防疫等服務,確保林麝產品收購價格和農民收入增效。
三是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多條農戶增收鏈條,首先,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基地雇用土地流轉出的農戶務工,形成土地流轉增收鏈條和務工增收鏈條;其次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林麝養殖和產品收購合同,形成養殖增收鏈條。
基于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形成四種精準幫扶模式
模式一是貧困戶自愿入股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且有意愿有條件養殖的,由公司投放1公2母麝種,所產麝仔、麝香按市場價格回收,貧困戶貸款到期后由合作社負責償還,投放麝種所有權歸合作社,養殖期間林麝產品收益歸精準扶貧戶。
模式二是貧困戶無條件入股,且有意愿有條件養殖的,由合作社投放1公1母麝種,所產麝仔、麝香按市場價格回收,投放麝種所有權歸合作社,養殖期間林麝產品收益歸精準扶貧戶。
模式三是貧困戶自愿入股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缺無能力飼養的,年終戶均分紅5000元,貧困戶貸款到期后由合作社負責償還。
模式四是貧困戶無條件入股,有意愿但無能力飼養的,只要參與合作社林麝養殖技術培訓的,年終均可分紅3000元。
嚴格執行合同和風險分擔機制,以保障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通過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明確了土地流轉的價格和期限,保障了農民土地資本的收入;通過吸納流轉出土地的農民進入基地務工,保障了農民勞動力的就業收入;通過制定《林麝產業財政扶貧資產(金)收益分配管理辦法》和簽訂《林麝產業扶貧收益分配協議》,保障了貧困戶精準扶貧貸款的安全和勞動收入。簽訂一系列合同是實現基地、合作社和貧困戶利益聯結的關鍵,一方面增加了農戶對企業的信任,提高了農戶參與林麝養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降低了龍頭企業經營面臨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
促使龍頭企業和養殖基地不斷壯大、發展。
截止目前,平涼市華亭縣慧源麝業林麝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共修建圈舍207間、麝存欄147只,建成了100畝林麝散養區和200畝飼草料種植示范區,被先后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基地、省級林麝實驗基地、陜甘寧三省林麝種源繁育、技術培訓基地及省級示范合作社和市級龍頭企業。在原有養殖基地的基礎上,新增建了麻池孫家洼和雷家溝兩處林麝養殖基地,新增加的養殖基地無論是規模或是設備投入都比原有的基地有很大的提高。
四種精準幫扶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截止目前,共流入土地300畝,幫助貧困戶土地流轉創收6萬元,共吸納10戶貧困戶進入基地務工,幫助貧困戶務工創收5萬元,共吸納20戶貧困戶簽訂林麝產業合作發展協議,投放林麝20只,吸納10戶貧困戶的精準扶貧貸款50萬元,幫助農戶養殖創收37萬元,所吸納的精準扶貧貸款運于擴大養殖規模。通過這四種模式,預計2021年5年扶貧周期期滿后,有100戶農戶參與林麝養殖,麝存欄將達到2000只,戶均年增收5萬元。

表1 林麝產業幫扶脫貧效果
為全市產業發展和精準扶貧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一是要招商并培育科技含量高的特色農業企業作為龍頭企業,這是因為科技含量高的農業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強,這正是華亭縣慧源麝業林麝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做大做強的主要原因。二是產業幫扶要以貧困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好貧困戶的“前懼后憂”,正是華亭縣慧源麝業林麝養殖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土地流轉戶返聘務工、林麝產品穩價回收、精準扶貧資金按期還本、分類別精準對接幫扶等措施,才使得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