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天夢
翠玉白菜是清代晚期的工藝品,由一整塊半白半綠的翠玉雕琢而成。其實這塊翠玉帶有裂痕和雜質,但工匠用巧雕的方式,順應翠玉的天然色澤,把白以的部分雕刻成飽含水分的白菜莖部,把深綠的部分雕刻成葉脈分明的菜葉。濃綠的菜葉之間還停留了螽(zhong)斯和蝗蟲兩只蟲子,寓意多子多孫,更為作品平添了一絲雅趣。
第一步:觀察材料
觀察材料即觀察材料的形狀、顏色、料質以及雜裂等情況,然后根據(jù)材料的大小、顏色、質地和紋理來構思和設計。因此,觀察是雕刻創(chuàng)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對于木料來說,凡是帶有白皮的木料都有巧雕的可能。白皮是對紅木外包裹的一層淡黃色木材的代稱,白皮和紅木的關系就像脂肪和肌肉的關系,兩者之間明顯的色差會讓作品更生動。
第二步:設計造型
根據(jù)原料的尺寸、顏色配比等因素,將設計出來的圖案用畫筆繪在材料上或用圖紙展現(xiàn)出來,即為設計。這是一個由虛轉實的重要過程,是雕刻創(chuàng)作的關鍵所在。
第三步:雕刻大形
從這一步開始,便要開始對材料進行雕刻了。這一步主要是粗雕,即利用各種工具和技術手段使材料逐步變成一件立體雕刻品。不過,這只是半成品,還需要進行下一步的加工。
第四步:精修細節(jié)
對粗雕的作品進行精細修飾,會使其更添神采。這可不是簡單的打磨,而是雕刻師通過再次觀察,根據(jù)自己的藝術判斷,將自己的想法和材料本身的意與境相結合,從而雕刻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第五步:拋光打磨
除了用“精刀”手法處理的作品,其他的雕刻都需要用各種打磨材料在雕刻好的作品表面進行反復摩擦使其光滑精致,才能將作品的神韻完美展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