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歡歡 張爍
摘 要:網絡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要實現其思想政教育功能最大化,可從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法律意識提升、強化網絡文學監管展開。
關鍵詞:網絡文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素養;法律;監管
一、網絡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互聯網發展的日新月異,深刻變革著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習慣,知識傳播載體開始向互聯網平臺傾斜,電子閱讀已經發展成為大學生接收知識與信息的重要渠道,網絡文學應運而生,并隨著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設備的大面積普及,影響范圍不斷延伸,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提供了方向,但是互聯網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致使網絡文學作品魚龍混雜,缺乏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更多的是背離道德標準、價值體系的文章,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帶來消極影響。
(1)網絡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首先,網絡文學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當代大學生崇尚個性發展,已經具備一定的思維認知能力,其思想與價值觀的形成往往會受到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對傳統單一的、程式化的教育方式具有抵觸心理,而網絡文學的出現豐富了文學樣式,是廣泛受到大學生喜愛的一種知識形態,且文學作品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顯著的滲透與導向作用,如果能充分利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網絡文學有利于大學生身心發展,一方面互聯網高度的開放性與互動性,為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觀念的表達與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大學生能接觸到一些具有一定思想高度的創作者,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作為社會人才的主力軍,大學生并非是單純的網絡文學接收者,同時也是網絡文學創作者,其作品中蘊含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而大學生是高素質人才,其作品往往是積極向上的,大學生群體的加入能夠幫助凈化網絡文學環境,助推網絡文學向著健康方向發展。
(2)網絡文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首先,網絡文學作品魚龍混雜,且抄襲之風嚴重,對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形成具有誤導作用,一方面網絡文學中充斥著一些低俗、消極的文章,而大學生尚未踏入社會,是非辨別能力有限,思想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再加之互聯網環境虛擬性、信息量大等特征,很容易使大學生產生迷茫心理,受不良信息誤導,理想信念弱化,尤其是對大學新生而言,剛剛擺脫緊張、枯燥的高中學習,獲得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心理發展尚處于過渡階段,對新生事物好奇心強,更容易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其次,淡化了大學生的道德與法律意識,網絡文學處于一個高度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中,網絡監管難度大,這種過度自由的環境容易催生一些漠視法律、無視道德的文章,完全喪失了道德判斷和法律要求,成為了個人情感發泄的重要載體,大學生長期接觸這些背離道德標準、價值體系的文章,很容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價值觀念被一點點蠶食、同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重大挑戰。再者,網絡文學拉低大學生審美高度,影響其語言習慣,傳統文學是一種飽含情感的藝術形態,具有弘揚社會正能量的積極作用,而網絡文學并未達到這種效果,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很多網絡文學作品均為利益導向下的產物,其藝術水準拙劣,語言表達粗糙,打破了文學作品在大學生心目中的經典形象,對大學生審美產生消極作用。最后,網絡文學沉迷問題,互聯網的出現構建出了一個無形的網絡環境,成為大學生活動的第二空間,部分大學生由于自制力弱、現實生活或學習不順利等,常采取網絡發泄方式,帶來網絡沉迷問題,具體到網絡文學層面,電子閱讀已經成為當下大學生信息接收的主要方式,由于其與生俱來的便捷性,在變革著大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也使很多大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對網絡文學作品閱讀成癮,這就出現了大學生熬夜、上課看網絡小說的現象。
二、網絡文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優化分析
(1)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網絡文學的出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作為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文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使網絡文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大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包括經典文學鑒賞能力、文學作品優劣辨識能力以及自制力。首先是經典文學鑒賞能力,開拓多元化渠道,助力大學生鑒賞能力提升,鑒于大學生傾向于電子閱讀的習慣,結合當下移動互聯網發展形勢,高校一方面可通過傳統的校園網推薦適合大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要重視微信、微博等移動平臺的建設,通過微信公眾號運營,輔助以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經典文學作品或者是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的精準推送,通過設立微博認證用戶,為學生推薦文學作品,在此過程中,高校同樣承擔著文學作品篩選的任務,學生長期受到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其文學鑒賞能力會不斷提升。其次是文學作品優劣辨識能力,一旦學生具備足夠的文學鑒賞能力,便可輕松識別出文學作品的優劣。最后是自制力,針對大學生網絡文學閱讀成癮的問題,應從高校與學生兩個層面入手,作為高校,可通過開設與網絡文學、自制力、心理學相關選修課,或者是日常宣傳等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制力的重要性,實現精神層面鼓勵學生提升自制力,作為學生,大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思維認知力,對事物有個人的主觀判斷,其行為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觀情感,一旦構建起足夠的意志力,對自知力提升會有顯著效果,因此,大學生應加強自律,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自覺抵制低俗、拙劣文學。
(2)強化網絡文學監管,提升學生法律意識
凈化網絡環境是互聯網時代亟需解決的問題,監管部門應充分利用前沿科技,如過濾技術等,實現對網絡文學的審核與分級管理,并加大對虛假、低俗、抄襲文學的處罰力度,凈網行動勢在必行,同時行業監管離不開明文條款的法律支撐,相關法律法規應不斷完善,并重視執行。學生法律意識的提升需要學校采取法制宣傳、講座等形式,循序漸進豐富學生法律知識,嚴守法律與道德底線。
參考文獻
[1]李彩虹.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探討[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10-11.
作者簡介:
周歡歡(1997-01),男,漢,河南駐馬店人。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空軍預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