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Korea
三星盈利創新高 手機電視危機加劇
三星1月31日發布的財報顯示,三星2017財年整體的營業利潤為53.65萬億韓元,同比增長83%,時隔4年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半導體部門的服務器和智能手機存儲銷量堅挺,營業利潤占整體的約三分之二。
不過,也有三星相關人士表示,“依賴半導體的苦惱也進一步加深”。半導體業務盈利增至上年的2.6倍,約合3.5萬億日元,顯著依賴市場行情,因此危機感增強。
問題來自智能手機和家電兩個部門。智能手機方面,三星旗艦機型2017年銷量被認為在4000萬部左右,較市場最初預期減少1000萬部。
另一方面,電視機業務也陷入困境。三星放棄有機EL電視,大力促銷采用色彩呈現度更高的“量子點”技術的液晶電視。據稱,面板上涂裝的特殊材料會使光的波長發生變化,從而更為清晰鮮艷地顯示三原色。但事與愿違,有機EL電視市場擴大。
② Japan
索尼高端電視份額激增
得益于全球消費者對于OLED電視需求增長,2017年日本消費電子巨頭索尼在全球高端電視市場的份額急劇上升。在3000美元以上價格段的高端OLED電視市場,索尼2016年的市場份額還是零,而2017年則已飆升至44%。
2月2日,索尼發布聲明稱,公司CFO吉田憲一郎(Kenichiro Yoshida)將接任CEO職位。吉田憲一郎任職CFO期間,索尼出售VAIO品牌PC業務,重塑電視機業務,并注重移動業務,成功幫助索尼從消費電子產品帶來的連年虧損中恢復盈利,因此受到分析師和投資者的高度評價。
數據顯示,去年,三星電子與LG電子在全球電視市場的份額分別為26.5%和14.6%,對比之下,索尼的市場份額為10.2%,排名第三。業內人士認為,索尼在高端電視市場的快速崛起,將對韓國兩大科技巨頭三星電子與LG電子構成威脅,這兩家韓企正在全力以赴控制大尺寸高端電視市場。
③ America
美國擬提高碳氫制冷劑充注量限值
有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評估《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中HFCs削減計劃的潛在經濟影響,美國工業界普遍呼吁美國參議院批準基加利修正案,包括銷售天然制冷系統的企業和生產HFOs與HFOs混合物的化工企業。
美國環境保護署此前建議把家用冰箱碳氫制冷劑充注量限值從57克提高到150克,眼下正在評估收集到的各方反饋和意見。如果美國環保署發布了關于提高家用冰箱碳氫制冷劑充注量限值的法規,那么美國環保署將“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根據環境調查署的數據,美國消費者每年購買大約1200萬臺新冰箱與冷柜,如果采用碳氫制冷劑取代該領域廣泛采用的HFC制冷劑R134a,每年可以避免高達37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而且碳氫冰箱要比采用HFC制冷劑的冰箱更加高效節能。
④ Korea
LG宣布退出中國手機市場
LG公司近日宣布,由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其相關部門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但其它部門將繼續留在中國,不發生任何改變。
LG公司為中國市場提供的最后一款手機是2016年的G5 SE,這款G5的低端版本手機并未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同時意味著這家韓國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幾乎全部退出了中國。這一消息現在得到了LG公司官方的確認,LG的手機業務正在退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
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駐新加坡分析師基蘭吉特·考爾稱,人們如今再也不用為買一部高端智能手機而精打細算了,中國廠商的產品在功能上已經可以和市場上最高端的產品競爭。在亞洲市場,印度和印尼的消費者紛紛選擇小米、OPPO和vivo等產品。
⑤ Japan
“日本制造”持續復蘇
受日元貶值以及海外業務業績良好等因素推動,日本白色家電制造開始展現復蘇跡象。日本電機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7年國內白色家電銷售額達到2347萬億日元,連續兩年出現增長趨勢,達到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有關制造廠家經過技術改造,摸索并尋找新市場,終于“成功奪回被國外廉價商品占領的市場”。
目前日本的白色家電市場兩極分化。在低端商品仍然具有一定市場的同時,高端商品異軍突起。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后,白色家電的高質量、高性能與高價格化的特點更加凸顯。
由于亞洲的人工費正在上升,導致日本國內外生產成本差不斷縮小。企業欲借助生產自動化等方式,使在日本國內工廠的生產成本降至亞洲水平。在電子領域,包括知名電子表品牌卡西歐,照相機品牌佳能在內,已有多家日本企業將把部分生產工序遷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