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延慶區地處北京市西北部,距離市區74公里,地域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4萬。延慶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的A級以上景區就達到了16家,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同時,延慶區還是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承辦地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目前,延慶區教育系統共有53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在校學生和幼兒3萬人。
多年來,延慶區始終把發展校園足球作為立德樹人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積極創設發展環境與氛圍,大力支持學校創新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特別是2014年5月,延慶區在全國率先以區政府主導的方式啟動了校園足球普及工程,并將其作為區域教育特色列入了“十三五”發展規劃,重點打造、持續推進,得到了教育部、市教委和相關媒體的持續關注。幾年來,延慶區青少年校園足球普及率達到100%,經常踢足球并參加比賽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70%以上。各中小學校自發地組建了129支校級足球隊和566支班級足球隊,每年由區教委統一組織的各類足球比賽活動達到500場以上,各學校參加市級以上比賽超過100場。
2015年,延慶區開始啟動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評選認定工作,截至目前,共認定了28所區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幼兒園,占學校和幼兒園總數的50%以上。在區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評選認定的基礎上,先后有16所中小學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認定為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1所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15年,延慶區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
二、主要做法及成績
延慶區自2015年被認定為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以來,全力構建完善以“九大體系”為核心的、具有區域特色的校園足球模式,加快形成政府主導、學校實施、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發展合力,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加強組織領導,構建校園足球管理體系
一是將全面普及校園足球作為區委、區政府重點改革項目,區委書記和主管區長親自擔任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每年確定校園足球發展目標任務納入區政府折子工程。
二是區教委和區體育局共同成立校園足球管理辦公室,各中小學校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校園足球普及推廣工作小組,整體上形成上下聯動的管理格局。
三是強化校園足球頂層設計和統籌推進。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主任、延慶區校園足球總顧問金志揚的指導下,依據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關于新時期校園足球發展的整體部署,研究制訂了《延慶區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5年)》并全面實施。
2.推動全面普及,構建校園足球教學體系
一是牢牢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全面開設足球課程。其中,小學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初中特色學校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非特色學校隔周開設1節足球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結合實際開設足球課程;幼兒園主要開展“KT足球”活動。體育教研部門負責對全區各學校和幼兒園開設足球課情況進行指導督查。同時,啟動了中小學足球課堂教學評優活動并建立了長效機制。
二是鼓勵支持中小學校積極創編足球校本教材,目前延慶區已有10所學校將自己創編的足球校本教材用于了課堂教學,其他學校主要使用北京市統一編寫的校園足球教材。
三是指導各學校積極成立學校足球隊、年級足球隊和班級足球隊,每天堅持開展課余足球訓練。目前,延慶區有50%以上的學校和幼兒園從專業俱樂部引進了足球教練員。
3.強化體育競技,構建校園足球競賽體系
一是積極構建“校內有班級聯賽、區級有校際聯賽、校際之間經常比賽交流、積極參加或承辦京津冀交流比賽”的新常態。其中,區級聯賽主要采取主客場賽制,聘請專業俱樂部教練員擔任裁判員和工作人員,規范賽制和賽風賽紀,全力營造健康向上的足球氛圍。
二是積極參加北京市教委組織的校園足球聯賽和足球特色校比賽。僅以2017-2018學年全市中小學生足球聯賽為例,延慶區共選派8支不同學段的學校冠軍隊參加比賽,其中1支隊伍進入決賽4支隊伍進入八強。
三是在小學、幼兒園廣泛開展“歡樂足球”和“KT足球”嘉年華活動,全面激發少年兒童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與熱情。
4.重視師資培養,構建校園足球培訓體系
一是采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聘請中體公司連續四年對延慶區80名體育教師開展了初級、中級、高級和提高班培訓,保證了全區每一所中小學校至少擁有1名足球“專業”師資。
二是依托中國耐克足球項目組,開展了小學足球教材推廣培訓活動;依托首都關工委開展歡樂足球在校園培訓與比賽活動;依托教育部、市教委開展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提高培訓。2018年暑期,延慶區有67名足球教師參加教育部和市教委組織的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等級培訓。
三是鼓勵支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積極與英國、德國、阿根廷、意大利等足球發達國家的大學和足球俱樂部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既開闊了學生足球視野,同時也帶動了足球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如,2017年暑假期間,組織30名學生赴韓國、日本開展足球文化交流活動;2018年4月,邀請英國奇切斯特大學專家到延慶區學校開展青訓交流活動;2018年暑假期間,意大利羅伯特·巴喬和霍斯·特維恩足球英雄學校的專家將到延慶對中小學教師進行青訓培訓。
5.實施貫通培養,構建校園足球布局體系
一是以縱向學區為單位,在延慶區建成4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相銜接的校園足球校際聯盟,實現了青少年校園足球貫通式培養。
二是成立全國首個區級青少年校園足球聯盟,充分發揮聯盟校自主管理、集體發展的作用,帶動了一批學校校園足球發展。
三是集中全區各學段優秀男女足球隊員,組建了8支區級青少年校園足球隊,利用雙休日、寒暑假開展集訓和跨區域比賽交流活動。2017年,選派2支隊伍參加“國安金龍杯”京津冀青少年校園足球比賽,獲得團體第二名。
四是積極推動校園足球與職業足球銜接工作,2018年開始,與北京理工足球俱樂部簽約,合作共建該俱樂部青少年足球人才梯隊。目前,已組建U13、U15和U17共計3支足球梯隊,北京理工足球俱樂部選派專業教練員對學生開展青訓。
6.堅持科研引領,構建校園足球研究體系
一是依托體育教研機構,成立了校園足球研究室。重點對校園足球課堂教學、校園足球發展評價以及校園足球普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科學研究,提出解決策略與工作舉措,確保延慶區校園足球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圍繞校園足球主題,每年定期組織開展科研論文征集和論壇研討等活動,激發各學校對推動校園足球發展的智慧。
三是大力開展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每年組織開展校園足球文化作品征集展示活動,激發學生的足球理想與抱負,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7.加大支持力度,構建校園足球保障體系
一是加強場地建設。目前,延慶區各中小學都有符合要求的校園足球場地。延慶區教委在制訂“十三五”時期教育系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時,優先制訂足球場地建設規劃,對于達到使用年限和損壞的足球場地,能夠及時進行更新和修繕。
二是強化資金投入。北京市教委對全國和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年給予不少于2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延慶區教委每年用于校園足球普及工作的專項資金達到300萬元以上,各學校用于校園足球項目的資金不低于該校課外活動專項資金總量的 20%。
三是強化政策支持。幾年來,延慶區教委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干部教師外出參加足球培訓等活動,在政策上均給予傾斜支持。
8.增強風險防控,構建校園足球安全體系
一是定期對全體學生開展足球運動傷害安全教育,提高學生關于運動傷害的應急處置和救護能力。
二是在有效預防的基礎上,每年通過“校方責任險”“校方無過錯責任險”“短期運動安全險”“學生平安保險”等,及時解決了學生運動傷害帶來的相關問題。
三是自2016年起,延慶區政府與相關保險公司合作,為全區參加足球運動的學生購買了青少年足球活動組織責任險。
9.強化督導考核,構建校園足球評價體系
一是將校園足球普及推廣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每年教委聯合政府教育督導室定期到各學校和幼兒園進行專項督導檢查,提出改進意見。
二是將校園足球普及推廣效果納入學校考核評價和校長個人考核評價指標體系,2018年考核分值進一步提高。
三是教委每年對校園足球普及推廣工作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在各級各類校園足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球隊和教練員均給予表彰獎勵。
總之,回顧三年來校園足球工作,延慶區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并逐步構建起了以“九大體系”為核心的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模式,但是在提高校園足球普及質量、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質量和青少年校園足球競技水平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下功夫,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1.認真學習領會新時代校園足球工作要求
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校園足球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認真領會教育部和市教委關于今后一個時期校園足球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制訂好全區校園足球發展計劃,工作的重點是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校園足球更高質量的普及,在高質量普及的基礎上整體提升青少年的足球競技水平。
2.著力解決當前校園足球發展中的現實問題
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加快培養一批校內教師成為高水平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全面實現足球師資的“本土化”。
二是全面提高足球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真正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掌握足球技能。
三是繼續推動一批學校通過全國和北京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認定,同時指導現有的各級校園足球特色校將工作抓實抓細,強化建設過程中考核督導。
四是提高校園足球課余訓練質量和青訓水平,實施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創建計劃,力爭在延慶區建成1所青少年校園足球集訓基地。
五是規范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指導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使學生在比賽中提高足球技能,促進競技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