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海港區現有中小學校87所,其中初中21所,小學6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生共8萬多人。海港區原有體育傳統項目校15所,體育訓練網點校3所,體育教育基礎較為扎實。2015年8月,海港區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截止到目前,海港區共有36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這給海港區校園足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保投入,強硬件,筑牢足球發展之基
近三年來,在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圍繞發展校園足球這一重要任務,海港區校園足球工作堅持在普及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作為條件保障,2015-2017年,投入資金1750多萬元用于新建4塊人工草坪足球場,更換、修繕場地12塊;投資近70萬元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購買了足球訓練圍擋等足球訓練器材和教學器材。海港區教育局每年還投入30萬元作為校園足球活動專項經費。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按照總經費的10%列支,非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不低于4%列支,用于校園足球專項工作。
二、轉觀念,聚合力,打造足球優質之師
為提高體育教師足球項目業務水平,推動海港區校園足球工作的普及與發展,使海港區小學體育教師基本達到足球師資培訓全覆蓋,近兩年,海港區積極組織校長、主管領導、體育教師參加國家、省、市、區級校園足球培訓。僅在2017年上半年,在教育局、體育局、知合公益基金會三方共同努力下,在海港區舉辦了4期“知合公益校園行”校園足球教師培訓班,為海港區培養了近200名小學足球師資,以確保足球課規范、科學授課,為小學升初中足球技能教學做好銜接。
目前,海港區已完成1149人次的校園足球專兼職教師培訓任務,在宣傳足球育人理念的同時,兼顧教學應用和實戰技能,進一步提升了海港區體育教師足球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有力推動了校園足球工作的普及與發展。
三、抓三進,創兩新,走穩足球普及之路
1.足球進課堂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設置要求,海港區中小學體育課嚴格執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把足球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每周至少安排1節足球課。根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提出的足球教學基本要求為基準進行設計,做到六有:即有教師、有教案、有進度、有場地、有器材、有時間,達到全員參與,科學施教。探索建立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因材施教的足球教學新模式,使課程設置、教學標準、教材教法和教學資源等教學要素更加銜接配套,校園足球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2.足球進大課間
海港區各中小學積極響應全國推行陽光體育的號召,在日常大課間活動中融入足球運動元素,各學校自編自創足球操,將顛球、踩球、控球、傳接球、運球射門等基本動作融入節奏鮮明、歡快激揚的音樂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3.足球進社團
海港區大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其中足球社團已達到60余個。通過組織足球系列活動,讓學生有機會看一場足球比賽,參加一次足球訓練和比賽,寫一篇足球賽觀后感,與家長參加一次足球親子活動,做一足球小裁判員等,吸引了一大批熱愛足球運動的學生參與足球訓練,將培養興趣與提高基本功有機結合。
4.創編推廣全區足球教材
為了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揮足球育人功能,推進校園足球廣泛普及,推動足球進課堂,指導體育教師提升足球課教學水平,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足球運動技能,區教育局組織相關人員精心編寫了《海港區校園足球趣味訓練大全》,作為區本教材在全區范圍內推廣。該教材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為指導,立足海港區校園足球場地、器材、生源、師資等實際,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包括足球熱身和游戲、足球專項身體素質練習、足球基本技術和方法等方面內容,文字精練清晰,圖例通俗易懂,為體育教師更好地開展足球課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5.創編普及全區足球操
為了讓足球元素更好地融入學校的足球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海港區精心創編了一套足球操。本套足球操共分為三部分:足球專項身體素質練習、足球基本技術練習和合作分組練習。適用于全校性足球操練習、足球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訓練熱身等。足球操的教授、比賽、展示等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四、從班級,到校際,層層建立競賽機制
目前,海港區70%的中小學實現了男、女足球隊校校有、班班建,共有班級隊伍1200余支,年級隊伍380余支,校隊120余支,并且以區級校園足球聯賽為主線,通過合理設置賽制,設置5個組別的區級比賽,讓各學校代表隊有多次參加比賽、鍛煉隊伍的機會,以達到普及推廣的目的。從2015-2016年度區級校園足球聯賽46所中小學、1336名運動員參賽,到2017-2018年度區級校園足球聯賽55所中小學、116支隊伍、近2000名運動員參賽,全年聯賽進行小學五人制、初中八人制分組雙循環比賽,最后根據積分排名入選年度總決賽。足球聯賽選拔、培養出很多足球苗子,近三年海港區向河北華夏幸福青訓梯隊輸送8人,省隊18人,升入秦皇島市第一中學、衡水中學、石家莊二中等重點高中40余人。此外,全區各中小學還創造條件,大力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校園足球比賽活動,如,海港區校園足球創紀錄大賽等足球競技單項賽事,擴大了學生參與面,做到了學校、年級和班級都有足球隊、每周都有比賽、人人都有展示機會。
五、牽起手,搭起臺,協同整合育人才
1.社會力量參與,為校園足球提供助力
中國足球學校、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秉承“幸福心靈、健康體魄”的理念,牽手海港區校園足球的普及與宣傳工作,多次來到海港區的中小學普及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知識,傳播“快樂足球”的理念,為海港區帶來了專業的指導。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在2016年先后多次深入耀華小學、迎賓路小學、青云里小學、第七中學等學校,組織了“足球偶像來了”“幸福來敲門”“華夏幸福青訓進校園”“牽手球童”等活動,讓海港區的學生近距離接觸到了球星,也學到了新穎、快樂的訓練方法。2018年,海港區與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進行了前期接洽,邀請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外籍教練組觀摩了海港區校園足球聯賽近30場。教練組對海港區教練員的執教水平、運動員的競技水平給予了點評與指導,并對海港區的優秀運動員進行了初步的選拔。海港區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希望通過與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的深度合作,促進海港區足球運動進一步發展。海港區已起草了初步合作方案,就足球師資培養、活動交流、人才培養及輸送等方面進行了初步謀劃。
2.觀摩交流,促進共同發展
請進來,走出去,明確對標學習對象,查找存在差距,制定可行的趕超措施,2017年,與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建立了校園足球工作對標學習關系,在普及的基礎上,對校園足球人才進行選拔、培養,社會資源參與校園足球工作的規范化等問題進行了對標學習,通過借鑒校園足球工作改革創新的成功經驗,積極推進海港區校園足球工作全面發展。2018年6月,河南省“一校一品”校園足球觀摩團近70人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校長來到海港區進行校園足球工作觀摩交流。通過觀看足球課、足球隊訓練、學校文化建設和交流座談等形式進行了全面了解,并且相互交換了意見與成功經驗,促進共同發展。
3.整合活動,精心組織足球文化節
為進一步推動海港區校園足球運動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足球運動健體、強智、修德、樂群的綜合育人功能,海港區多所學校競相開展足球文化節活動。自2015年起,每兩年舉辦全區性校園足球文化節。具體包括:足球文化節開幕式、足球啦啦操比賽、足球藝術作品展評、校園足球聯賽、閉幕式與頒獎儀式等,并在開展聯賽之外,組織更多的外圍賽、娛樂賽、邀請賽、對抗賽等,足球文化氛圍日漸濃厚。
六、爭先鋒,引關注,百尺竿頭再進步
海港區在積極建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對現有資源的開發利用,完善梯隊建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6年6月,成功承辦了“校園足球新長征”河北站的啟動儀式。同年12月,又成功承辦了河北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課外活動現場會。在校園足球工作中加大宣傳力度、狠抓課堂教學、強化心得分享、汲取先進經驗的做法,受到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廳、秦皇島市委領導的一致好評。
2017年5月,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中國教育電視臺承辦的大型系列專題片《校園足球先鋒》欄目組,來到海港區進行拍攝,對海港區在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經驗進行報道。《校園足球先鋒》欄目組重點走訪了海港區第七中學、建設路小學和耀華小學,通過深入采訪學校的做法,深入挖掘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意義,包括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促進,以及在增強體質、提升學生技能、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2017年7月,海港區足球小將張風宣經過夏令營、冬令營層層選拔,獲得了赴德國集訓的機會。張風宣在德國集訓比賽期間還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與肯定。2017年,海港區校園足球優秀運動員魏洺赫成功入選全國青少年男足U14國家隊。
2016年、2017年,海港區的耀華小學、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實驗學校,兩次代表秦皇島市參加河北省初中、小學校園足球夏令營活動,均獲得小學組冠軍及體育道德風尚獎。2017年,海港區第七中學在全省中學生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初中男子組第三名。2017年11月,海港區獲得秦皇島市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小學女子組、初中男子組、初中女子組4個組別的冠軍。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海港區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校園足球工作的最新批示指示精神作為工作重點,以《海港區建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三年規劃》為框架,充分發揮足球育人功能,突出重點任務,在落實上下功夫,全力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海港區將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整合各方資源,完善政策支持,共同推動全區校園足球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