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松 樊澤民
2015年以來,各?。▍^、市)校園足球工作堅持“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校園足球發展思路,以“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教會足球運動技能,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打牢中國足球騰飛的人才基礎”為發展目標,扎實工作,開拓創新,校園足球工作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發展的“加速度”,開創了適合各地實際的校園足球發展道路。
一、校園足球制度建設
各?。▍^、市)高度重視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推廣,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加強頂層設計,理順體制機制,穩步推進政策落實,取得了良好效果。各省(區、市)均成立了由教育、發改、財政、新聞廣電、體育、共青團、足協等部門共同參與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制訂了加快校園足球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校園足球制度體系日臻完善。
北京市、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江西省等地成立校園足球協會,充分利用社會專業力量推動校園足球發展。天津市健全激勵機制,將足球工作和教師績效工資獎勵掛鉤,實行班主任負責制。江蘇省大力實施青少年足球“百千萬”普及工作,建立100個適合足球聯賽標準的校外足球場地,創建1000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1萬名以上注冊運動員。江西省、山東省、陜西省等地將校園足球納入全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選考項目,鼓勵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安徽省將校園足球開展情況納入政府目標績效管理考核內容。四川省確定“10個有”“5個一票否決”標準和“特色示范學校”等3個層次。河南省要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要做到“六個一”,即必須修建一片足球場,配備一名受過足球專業訓練的體育教師,為每個學生配備一本足球教科書,為每個學生配備一個足球,每年要辦一次校園足球文化節,要建立一支學校代表隊。
二、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競賽體系建設
1.校園足球教學體系建設
教學是基礎。各省(區、市)深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加強校園足球課堂教學管理,開設多層次、多門類的校園足球課程,建設校園足球教學研究基地,校園足球教學體系逐步健全。
北京市研究制訂《北京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指南》,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以足球為特色的“一校一品”體育教學改革,舉辦北京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課堂教學現場會,加強優質教學資源引領輻射。上海市開發《蒙蒙講足球》系列普及讀物,與耐克公司合作引進了國外先進足球課程資源,積極推進足球進課程,要求校園足球聯盟學校每周至少開設一節足球課和一節足球活動課。遼寧省引導學校開發足球校本課,將足球項目融入“體育藝術2+1”活動內容。貴州省將足球技能教學列入全省中小學體育優質課評選指定教學內容。江蘇省依托南京體育學院和淮陰師范學院成立2所足球學院。安徽省依托安徽師范大學、淮北師范大學和合肥師范學院成立3所足球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依托廣西師范大學成立廣西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與技能研究培訓基地。
2.校園足球訓練體系建設
訓練是重點。各?。▍^、市)積極探索建立各類校園足球訓練營,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大力開展校園足球課余訓練,不斷完善校園足球多層次、立體化的課余訓練體系。
浙江省在全省設立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聘請專業足球教練員對參訓球員進行全面輔導,其中男子訓練營設在杭州綠城足球俱樂部,女子訓練營設在桐廬女子足球基地。湖北省設立7個省級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19個社區(校外)青少年足球活動中心和10個青少年足球最佳社團,不斷完善課余訓練體系。重慶市引進意大利AC米蘭足球青訓資源參與校園足球發展,重慶八中宏帆學校、重慶市人民小學等12所學校成為意大利AC米蘭青訓營重慶基地學校。
3.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建設
競賽是關鍵。各地基本建立了“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校園足球四級聯賽比賽場次、參賽人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部分地區校園足球品牌賽事影響力逐年增大。
浙江省校園足球四級聯賽直接參與、惠及學生達50余萬人,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黑龍江省建立了分區賽賽事監督體制,加大對各地市四級聯賽督查和指導力度,舉辦“顛球王”“神射手”“運球王”等足球專項小型競賽。吉林省支持各地開展足球特色競賽活動,長春市、遼源市等地連續兩年舉辦雪地足球聯賽。山西省組織近2000名女生參加了2017年國際足聯Live Your Goals(追夢)女孩足球節第二片區趣味游戲和比賽。北京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國(上海)國際青少年校園足球邀請賽、江蘇“一帶一路”和“珂締緣”杯校園足球國際邀請賽、福建省廈門市“友城杯”國際青少年校園足球邀請賽等足球品牌賽事影響力不斷增強,推動了校園足球地區間、國家間的交流。
三、校園足球支持保障體系建設
1.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是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的基礎保障。2015年以來,各?。▍^、市)通過加大體育教師招錄力度、加強足球師資培訓等多種方式,初步建立起了發展校園足球的專業教師隊伍。
重慶市通過多種形式新招聘足球專職教師近500人,為全市加快推進校園足球發展補充了有生力量。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包頭師范學院等高校開展在校大學生足球教練員、英語翻譯、幼兒足球教師培訓工作,破解師資隊伍建設難題。浙江省加強足球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已有3所省級高校高水平足球隊。吉林省新增5所高校高水平足球隊。上海市通過校園足球公益項目在全球招募優秀師資,為10個區的35所中小學引入外籍教練員,打好“基座”培養中國足球的“塔尖”。云南省從2015年起每年單獨安排100個本科招生名額,專門培養校園足球專業人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2015年開始,在新疆師范大學、喀什大學、伊犁師范學院3所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共招收足球方向學生200余人。
2.校園足球資金投入、場地建設
2015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校園足球工作6.48億元,帶動各省(區、市)投入超過196億元,各?。▍^、市)基本配套了相應的校園足球專項資金。各?。▍^、市)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則,積極落實《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加強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滿足校園足球場地需求。
廣東省2016年、2017年每年投入校園足球專項資金1.5億元,部分地市專門配套安排了校園足球專項經費,為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天津市將校園足球場地建設納入學校建設總體規劃,3年共新建校園足球場89片。重慶市3年來新建校園足球場60片(十一人制18片、七人制20片、五人制22片),改擴建校園足球場40片,維護修繕校園足球場50片。四川省2015年新建、改擴建足球場548片,總面積103萬平方米;2016年新建、改擴建校園足球場地572片,總面積112萬平方米,總投入達3.96億元。海南省3年來新增足球場地共1400多畝。寧夏回族自治區推進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其中492所學校在非教學時間段向社會開放學校體育設施,提升了學校周末、寒暑假等時段的場地利用率。
3.校園足球運動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各省(區、市)在加強校園足球運動風險管理、健全校園足球安全防范制度、完善校園足球保險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上海市在全國首創“校園運動傷害專項基金”,為學校和家長解除了后顧之憂。山東省鼓勵各地政府試點推行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辦法。浙江省、吉林省等地制訂安全防范制度和應急預案,加強對場地設施的安全檢查和管理。河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等地在全面實施校方責任險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保險機制,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提升校園足球安全保障水平。
四、校園足球典型經驗與特色做法
各?。▍^、市)在校園足球工作實踐中積累了大量較為成熟的典型經驗與特色做法,進一步提升了校園足球的影響力,在廣大青少年中掀起了愛足球、看足球、踢足球的熱潮,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校園足球發展的良好氛圍。
內蒙古自治區創建293所校園足球特色幼兒園;江蘇省創建135所校園足球特色幼兒園;吉林省研發“中國娃娃足球”項目,指導省內80多家幼兒園開展娃娃足球。各地通過將足球的育人功能與幼兒的天性有機結合,讓幼兒真正感受到足球運動的快樂,逐步培養幼兒的足球興趣。上海市與足球發達國家、國際知名足球組織開展合作與交流,授予著名足球運動員麥克·歐文“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公益大使”稱號,借助其影響力吸引青少年學生走向綠茵場。江西省創造性地開展了“助力留守兒童圓夢綠茵”活動和校園足球農村(留守兒童)教學示范點建設工作。湖北省加大對女子、留守(流動)兒童和殘疾兒童及老少邊遠地區學生足球活動的扶持,布局20所女子足球后備人才試點學校、26所留守(流動)兒童足球示范學校、特殊教育足球示范學校以及老少邊遠地區足球示范學校。河南省籌劃拍攝6集校園足球科教片,策劃拍攝首部校園足球微電影《福樂青春》?!吧酵拮闱颉表椖恳炎哌M近百所農村偏遠學校。北京市每年培養1000名校園足球小記者,以學生的視角生動傳遞校園足球正能量。甘肅省通過成立教師足球隊、家長足球隊開展師生足球對抗賽、親子足球對抗賽等一系列家校足球活動,進一步宣傳校園足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