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真新 徐忠祥 李華海
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舉措,是夯實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發展水平和成就中國足球夢想的基礎工程。2015年以來,教育系統堅持“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校園足球發展思路,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教會學生足球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頑強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質,打牢中國足球騰飛的人才基礎”為發展目標,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發展的“加速度”,開啟了一個符合中國國情、教育規律和足球人才成長規律的校園足球發展新篇章。
站在這一新的歷史起點,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廣泛調研和咨詢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我國校園足球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對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階段性進展及未來發展思路進行了全方位梳理和解讀,完成出版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2015—2017)》一書。
全書的研究視角緊跟新時代校園足球發展主題,數據權威翔實。本書分為5編,第一編為發展戰略與調研報告;第二編為各省區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第三編為簡報與媒體追蹤;第四編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大事記;第五編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重要文件。本書共收錄3篇重要講話、37篇報告、43篇簡報與報道。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2015—2017)》對于校園足球的推進和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參考價值,同時它也是一部研究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學術著作,對于校園足球研究具有“標桿性”的作用。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
一是本書為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校園足球發展的報告。全書各章節之間邏輯清晰、內容翔實、結構嚴謹、環環相扣,系統詮釋了近年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與發展水平,勾畫了2018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校園足球發展水平的總體樣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是對校園足球發展的開創性、指導性研究。
二是本書在研究分析過程中注重“頂天”與“立地”的有機結合。所謂“頂天”就是本書注重校園足球改革與發展理論性的創新與理性的思考,如,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的《以創新的辦法推進校園足球各項重點工作》、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的《從“有”到“強”: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方向》為全國校園足球改革指明了方向。在“頂天”的同時,本書也注重具體案例的呈現,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簡報與媒體追蹤、發展大事記等內容,注重“史”與“實”的結合,提高了本書的參考價值。
三是以科學判斷為基礎,凝練問題、提出對策。本書第一編與第二編中,對3年以來校園足球的主要進展、成效與經驗等進行統計判斷,在此基礎上,凝練校園足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據此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之策。其中諸多經驗和做法對各地發展校園足球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有利于讀者更為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不同地方政府的具體實踐,能夠對校園足球的相關問題進行較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
總之,本書基于我國校園足球各個領域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客觀現實,科學地反映了近年來我國校園足球在發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困難,為黨和政府推進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了決策參考和依據,提升了校園足球的研究水平,是一部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