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 席海龍 岳志鐵 李陽 張芬
西安體育學院是西北地區唯一一所專業體育院校,辦學64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足球人才。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陜西省加快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為指導,圍繞“以黨的十八大對學校體育工作的總體部署為統領,堅持教體結合,完善體制機制,銳意改革創新,推進足球運動普及,逐步形成全面普及、重點推進、學校為主、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發展格局,促進青少年體魄強健、全面發展,為人力資源強省建設和我國足球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總體思路,改革創新,加強自身體制改革和內涵建設,全力推動陜西省校園足球發展。
一、西安體育學院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的舉措
(一)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掛牌成立足球學院
2015年8月,學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為學校專業結構改革探索新的突破點,在全國高校率先成立了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主要領導擔任小組組長,學校主要職能部門領導擔任組員,小組下設“足球改革發展辦公室(正處級建制)”,按照學校“建設足球學院,培養足球專門師資,服務西北足球”的重要戰略部署,充分挖掘和發揮學校的綜合優勢,圍繞足球學院未來的發展,認真思考,積極開拓資源,加快推進相關籌建工作。
經陜西省委、省政府批準,2017年2月,“西安體育學院足球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實現了初步完成校區征地、足球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足球招生培養的“三步走”計劃,成為全國最早成立足球學院的體育院校之一,為深入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奠定了體制和機制基礎。
(二)發揮引領輻射作用,夯實校園足球普及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看望了志丹縣少年足球隊隊員,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為了落實講話精神及陜西省委、陜西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學校以服務陜西志丹校園足球為契機,積極實施“振興校園足球專項工程”。學校與陜西省體育局、陜西省足管中心、延安市體育局共同攜手,在延安革命老區志丹縣部分中小學建立了西安體育學院校園足球訓練基地和西安體育學院大學生教育實習實踐基地。每月選派多名師生志愿者到志丹縣對青少年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訓練和指導,同時,面向志丹縣體育教師開展體育基本技術技能培訓和基本理論提升專題講座,還多次邀請志丹縣校園足球隊來學校進行集中訓練和培訓。2015年4月,學校與渭南市體育局、渭南市教育局正式簽訂《推進渭南足球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按照“3612”布點、“5加4”的足球支教模式合作。三年來,足球學院開展的以師資培訓、師生進校輔導、指導足球夏令營、指導各級足球賽事、參與足協青訓工作等活動為內容的支教活動遍布陜西省各市區縣,此種模式和效果得到了陜西省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學校、社會、家長、學生的認可,反響良好。
學校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教師國家級專項培訓點,陸續承擔了四期國家級專項培訓和三期陜西省鄉村校園足球教師培訓,培訓西北五省(區)校園足球骨干教師和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骨干教師1000余人。2015年至今,足球學院扎實開展各項校園足球工作近40批次,領域涉及陜西省大多數地市,做到了校園足球培訓和支教活動全覆蓋。
在足球學院的不懈努力下,西安體育學院逐步提高和鞏固了在陜西省引領和指導校園足球內涵提升的地位,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成立陜西省校園足球青少年訓練中心,負責陜西省校園足球指導、調研和檢查。2017年,完成了教育部委托的內蒙古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檢查和調研任務;2017年,完成了陜西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調研檢查任務;2018年,承擔西安市15個校園足球重點基地的建設指導和考核任務;2018年,圓滿完成了“誰是球王”——新時代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大賽的組織和參賽任務,并取得佳績。足球學院在陜西校園足球政策制訂、標準評定、訓練和競賽體系完善、活動指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發揮。
(三)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緊密結合校園需求
以《足球學院教學改革創新行動計劃》《足球學院事業發展規劃(2017-2020年)》為頂層指導,全面推進教學、訓練、競賽、實踐改革,加快培養緊缺的校園足球師資和開展各項校園足球活動。
1.圍繞“專業基礎扎實,足球技能精湛”的培養要求,實施“教學、訓練、比賽、實踐、管理”五位一體培養模式,夯實教練員等級培訓、裁判員等級培訓、比賽檢驗、實踐實訓四個根本抓手,使學生“學、訓、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2.與中國足球協會、陜西省和西安市足球協會全面合作,2017年,足球學院舉辦了6期D級教練員培訓班,足球學院150名大一學生獲批D級教練員證;2017年,成立了國內首家高校裁判委員會,大量培養裁判員。逐步健全了教練員和裁判員培養體系,保障和充實了校園足球技術指導資源。
3.積極介入和服務區域校園足球發展,積極聯建足球俱樂部、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作為實踐基地。利用周末、小實習、寒暑假持續派遣學生前往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進行足球支教和實踐實訓。2017年至今,足球學院所有學生持續在簽約基地進行了專業小實習鍛煉。
4.積極培養足球專業的學生校園足球綜合指導能力,利用校內聯賽、陜西省各地市校園足球聯賽等比賽,讓足球專業的學生擔任陜西省各級校園足球代表隊助理教練員,鍛煉學生在教練員、裁判員、競賽組織、評論解說、產業運營等多方面的能力。
5.積極搭建足球學院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平臺,聘請陜西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知名教練員、教師以及知名俱樂部外教擔任足球學院特聘專家,定期來校傳授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經驗,負責足球學院學生在實踐點的指導,既加強了足球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又充分保證了足球學院的培養體系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6.充分發揮專業院校科研優勢,組建足球發展研究中心,由校內足球科研骨干聯合運動人體科學、康復與健康、體育經營與管理、體育傳媒等專業領域專家開展校園足球研究,獲得陜西省社科基金、西安市社科基金、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陜西省體育局科研項目多項。編撰的《校園足球教學訓練指導》《校園足球體能訓練與監測》《足球文化概論》等教材即將出版,已完成《陜西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等。研究成果為加強陜西校園足球內涵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撐。
二、服務陜西省校園足球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陜西省校園足球工作在陜西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下,近年來蓬勃發展,但是足球學院在服務校園足球工作中感受到還有諸多體制、機制、理念、舉措等方面的不足。以陜西省現有建設的700多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為例。
(一)陜西省各地對校園足球重視程度還有待加強
1.各地市對校園足球工作基本上均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不均衡態勢。具體體現在校園足球競賽工作抓得硬,校園足球教育教學抓得軟,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普遍高度重視校足球代表隊的競賽訓練和成績,校園足球校本教材、足球教學質量普遍被關注不夠和抓手較少,致使各校校園足球教材教法這一核心要素弱化。
2.部分學校校長思想認識不足,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的理念不清,沒有把校園足球放在學校工作的應有地位,體制機制不健全,導致學校校園足球工作僅限于應付;部分學校雖然制訂了規劃方案等制度文件,但在執行上打折扣;多數學校達不到教育部關于校園足球的要求,足球教學課次和聯賽等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僅滿足于達到基本條件,創新發展動力不足;部分學校解決發展難題的真抓實干勁頭不足。
3.校園足球聯賽仍需要規范化。校園足球比賽的組織管理水平有待加強。校園足球管理工作不夠精細化,校園足球發展指標體系材料不注重積累和整理,缺乏系統性。
4.普遍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質量監控和指導工作不到位,沒有建立有效的質量監督管理體制和機制,2015年至今,獲批的特色學校普遍沒有接受過所在市(區)的檢查考核。
(二)校園足球區域發展不平衡較為明顯
1.各地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不平衡狀況明顯。突出表現在對現有校園足球資源布局的有機聯動和引領輻射機制上尚未形成科學合理且有效的舉措。
2.部分地區足球師資、教育教學、競賽訓練、后備人才培養在優質資源共享與支援發展方面尚未有效銜接。
3.部分偏遠地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交流渠道少,信息通道不暢,外出培訓機會少。
(三)校園足球條件保障仍需加大力度
1.校園足球經費投入仍待制度保障。經費投入機制不明確,多渠道籌資能力不強,導致校園足球工作發展后勁不足,校園足球活動的規模、影響力、擴散度不夠。
2.足球專業師資力量普遍嚴重缺乏。校園足球專項師資數量距離要求差距明顯,目前,足球教師年齡偏大,整體水平有待提升,不同區域學校之間足球師資課余訓練待遇差異化明顯。各市(區)專業足球教師、足球教練員、裁判員普遍性緊缺,雖然采取了辦培訓班、聯賽實訓、借助足球俱樂部等社會力量等措施,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利于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持續發展。
3.校園足球場地設施還需加緊完善。整體上,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場地數量不足,部分學校,特別是各市(區)的城區老學校受校園面積限制,條件很難達標,制約了校園足球發展。
三、系統提升陜西省校園足球發展水平的建議
(一)在校園足球條件保障方面應進一步科學做好頂層設計,理順體制機制,統籌資源,盡快解決各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
(二)盡快打通師資引進校園的體制障礙,積極協調好人社、編辦等部門,為基層學校招錄和補充大量科班出身的專業足球教師,為校園足球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性保障。
(三)加緊從政策層面加強協調,兌現校園足球專項經費,加大體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校園足球力度,努力解決好經費瓶頸。
(四)進一步加強校園足球內涵建設,落實教育部的相關要求,匯聚力量加強校園足球校本教材建設,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足球資源,凝練特色,形成各市(區)、縣獨有的創新發展模式。
(五)校園足球競賽體系設計與各地發展的實際水平的平衡和激勵機制還需要更加科學合理。
(六)落實陜西省校園足球定期聯席機制,發揮陜西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作用,專題研究校園足球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統一思想認識,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夯實工作任務,明確質量保障機制,健全校園足球評估體系,加強績效考核,強化質量意識,嚴格質量評價,使校園足球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評價制度化和常態化,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更快更好地發展。
四、西安體育學院推進陜西校園足球發展的思路
積極服務陜西校園足球發展是足球學院辦學的使命和擔當,以校園足球為平臺加強與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的深度結合,是符合多方需求的共贏之舉。下一步,西安體育學院足球學院根據陜西省校園足球布局現狀,重點實施“校園足球‘一梁三軸八柱工程”。
“一梁”是以“緊密依托行業系統資源,引領區域校園足球發展”為工作目標;“三軸”是貫徹落實“以西安為主,輻射周邊,兼扶其他”的校園足球工作思路;“八柱”是積極實施“引領發展思路、培訓足球教師、指導足球教學、支持足球青訓、開展質量評測、學生教學實踐、傳播足球文化、校園足球交流”八個方面的工作內容。持續深入落實與漢中市、西安市、安康市、咸陽市、寶雞市、楊凌區、西咸新區、延安市、榆林市、銅川市等地市的教育體育部門或足球協會的合作協議或合作意向。在已經建立的陜西省包括全國各地的部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俱樂部、足球實踐基地和人才輸送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深化合作和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