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2018年5月14-17日,在蘇州市舉行了“江蘇省教研重大項目課題結題暨初中優秀足球課評比活動”。筆者參加了此次活動并擔任評委,現就榮獲一等獎的無錫市廣勤中學教師林宇的《足球守門員技術——側倒地撲地滾球》一課進行評析。
一堂好的足球課,教師應創設激發學生足球興趣的情境,使學生一接觸到球就產生興趣并建立感情;精心設計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通過反復練習從而掌握技術,人、球逐漸融為一體;研究透徹技戰術,創設比賽情境,讓學生在比賽情境中反復運用動作技術,通過實戰演練提高動作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最終使學生強烈感受到學習掌握運動技術和運用運動技術的無窮樂趣。足球教學既要滲透足球文化和精神,又要對學生的意志品德進行培養;既要使學生運動技能不斷提升,又要讓學生掌握組合技術及局部戰術配合,并在對抗情境中予以運用。
一、準備活動的特征化
每一節課的準備活動內容都要結合本節課的主教材內容來精心構思,它是為主教材教學內容服務的,是與主教材內容相接近的、誘導性、模仿性的、最簡易的身體活動體驗。好的準備活動能使學生的肌肉、韌帶、關節充分活動,增加學生對運動技術學習的肌肉本體感覺,學生能更快地熟悉球性,建立初步的動作概念,了解基礎的動作知識。同時,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更快地融入到足球教學活動中去。
如,林宇這節課,準備活動具有以下兩個特征:一是快速熱身;二是溫故鋪墊,承上啟下。
熱身準備活動在輕快的音樂中進行,學生慢跑,聽哨聲搶墊子,運用鉆、跨、跳穿越自制的小球門,用學過的守門員接球技術和腳內側踢球技術完成任務,學生迅速、開心地動了起來。同時,融入了先前學習過的守門員技術,承前啟后,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接下來,林宇指導學生進行球性練習,2人一組,練習傳球快準和接球穩準,分三個層次:腳內側自由傳接→腳內側直線傳接(“穿拱門”20次比快)→腳內側傳地滾球—跪式接球。難度一點點加大,學生充分活動了起來,興趣高漲,點燃了學習的欲望。
教師在此階段的巧妙設計,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了本課學習的相關技術動作,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靈敏、應變、機智等綜合能力,為能輕松學習后續主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步驟的層次化
1.由易到難,層層推進
所有的學練方法都是為了解決本課的教學目標與解決教學重點而服務的,林宇這節課的重點是順序緩沖著地和撲球手型正確。
熱身之后,進入側倒地撲地滾球技術學習。教師講解示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實踐,進行坐姿側撲球→跪姿側撲球→蹲姿側撲球練習。在坐姿側撲球中,學生徒手練習單側撲→兩側撲→連續撲;跪姿側撲球中,2人合作,一人手拋地滾球,一人跪姿單側撲球;蹲姿側撲地滾球中,學生分成兩組練習,通過調節球門大小、定位墊距離,單方向側撲、近距離、遠距離的不定方向側撲,一點點增加撲球難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推進,逐步強化學生技術動作;從坐姿、跪姿過渡到蹲姿側撲球,整個技術教學過程,組織嚴密,教學步驟清晰,循序漸進,學生學得扎實有效。
2.重視差異,分層教學
接下來是完整動作的實踐應用,采取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不同難度的練習。林宇和學生一起設置球門的位置,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分別選擇“近距離固定方向”“近距離雙向”“遠距離雙向”三種練習形式,不同能力的學生選擇了適宜自己的練習。在師生、生生的相互切磋交流中,逐漸體會出動作的要領,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們興趣高漲,主動實踐,自我評價,積極展示,感受到了運用運動技術的無窮樂趣。
3.情境實戰,升華展示
最后設計點球大戰比賽,學生們興奮激昂,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靈活運用多種守門技術,并互相鼓勵切磋,沉浸在運動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中,課堂氣氛高漲。
實戰演練是基礎練習部分的總結升華,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公平競爭意識,讓學生體驗到競技運動的樂趣,開拓了課堂的深度與廣度。
三、教學語言的幽默化
教師語言的魅力是師生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的橋梁。幽默的語言更是教師睿智的思想的體現,它的恰當使用,可以創設出風趣動人的情境,驅除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疲勞,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讓學生專心致志地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如,林宇在本節課中言語幽默。當部分學生未能安靜聽教師講解時,教師話鋒一轉一句高語調“keep quite”,學生先是一愣,2s后所有的學生大笑,有學生大聲說道:“體育教師也會‘玩英語啊。”教師說:“yes!”學生在笑的過程中,快速集中了注意力,練習效果也明顯提高。
當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倒地側撲地滾球前,林宇的一句“Are you ready?”溫暖而有力量,再次引起了全體學生的注意,面對酷熱學生依舊面帶笑容、從容練習,毫無退縮之意。
青春發育期的初中學生在體育課上多數羞于表現自我,總是扭扭捏捏,不能落落大方。林宇微笑著說:“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學生在笑聲中消解了壓力。正能量、詼諧而富有時代氣息的語言的穿插使用,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教師素養的綜合化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對課堂教學有直接的影響。林宇這節足球課精彩而扎實,這不僅得益于精心的教學設計、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還有其過硬的業務能力,即較高的綜合素養、教師的激情、專業水平以及駕馭課堂的能力等。
1.充滿激情
教師的情緒決定著課堂的氣氛和效果。林宇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振奮學生的精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拓學生的思路。
2.較高的專業水平
足球是專業性很強的運動,教師須具備較好的足球專業知識、足球運動技能,才能講解到位、示范到位。
3.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
林宇在組織這節足球課時收放自如,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注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運動能力、教育能力、教學和課程改革能力、組織競賽和指導群體活動能力,以及當前特別強調的創新能力和人文素質,這些綜合素養的提升是體育教師上好課的基礎。
五、存在問題的反思
在整節課中看到學生對足球極大喜愛和感興趣,但在教學中仍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一是在準備部分,林宇為學生設計的站位圖形應更多考慮到為主教材練習做鋪墊,熱身活動操化模仿性要充分為主教材內容做好輔助。二是在探究問題方面做得不足。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師在教授,學生在學,學生在課中的主體地位未能充分體現。林宇在主教材講解過后未能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究討論的時間過少。在學生的展示環節中,沒有及時要求學生對示范學生的優點和還需要改正的地方進行討論,缺少了學生的評價。三是器材問題。林宇發現足球門不夠時采用了氣球拱門替代,雖有新意,但氣球拱門和真實的球門不同,對初中生而言,氣球拱門顯然無法滿足學生射門進球的感覺,更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和身體上的需求。
縱觀林宇這節課,就足球技術的教學而言,扎實有效,多樣化的練習循序漸進,逐步克服技術難點。但教師更多拘泥于側撲技術這一“點”,缺少更大氣、更宏闊的“面”的滲透與帶入。從宏觀層面上而言,校園足球的教學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是對學生進行足球魅力、足球精神的滲透熏陶,讓學生感受到足球的文化、足球的魅力、足球的精神。從微觀層面上來說,教師設計與實施教學中需要根據不同水平段的學生,選擇科學、合理、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中既能動起來,又能讓思維活躍起來,未來的體育課堂將是“學、練、用”的整合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