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慧 李春花 閆抗抗 李瓊閣 胡斌 王靜 薛小榮
中圖分類號 R95;R969.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18)04-0441-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4.03
摘 要 目的:為進一步提高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水平及形成相關管理決策和長效機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選取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等8項抗菌藥物管理指標對2012-2016年西安市10家三級綜合醫院的抗菌藥物管理效果進行綜合評價。結果:通過采用TOPSIS法綜合評價可知,抗菌藥物管理效果2012年最差[評價對象與最優值的相對接近程度系數(Ci)=0],2013-2015年逐步提升,到2015年達到最優(Ci=0.918 3),而到2016年有倒退跡象(Ci=0.838 5)。5年間,8項指標中僅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檢率1項指標得到顯著改善(P<0.01),其余7項指標數據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西安市10家三級綜合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在2012-2015年逐步優化,但到2016年略有倒退,可能出現一定的松懈。故當地三級綜合醫院應建立抗菌藥物管理長效機制,鞏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獲得的成果,進一步推進各項抗菌藥物管理措施常態化和動態化運行。采用TOPSIS法對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有助于得出客觀、全面的評價結果,對保障醫院抗菌藥物的監管與使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西安市;三級綜合醫院;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抗菌藥物;管理;效果評價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hospital antibacterial management, the formulation of related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long-acting mechanism. METHODS: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was used to select 8 evaluation indexes as utiliz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in the inpatients to synthetical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ntibacterial management in 10 third grade general hospitals of Xian from 2012 to 2016. RESULTS: Results of synthesis evaluation by TOPSIS method showed that the least effect was in 2012 [coefficient of proximity from the object of evaluation to the optimal value (Ci)=0]; the effect of antibacterials management was improved gradually during 2013-2015, and there was the best effect in 2015(Ci=0.918 3); but declined in 2016 (Ci=0.838 5). Only one evaluation index (the rate of microbial examination in the inpatient receiving special use of antibacterial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5 years(P<0.01),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ata of other 7 indexes (P>0.01).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antibacterials management in 10 third grade general hospitals of Xian was on the rise from 2012 to 2015, but was declined in 2016. It might be slack. A long-act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antibacterial management is needed to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from “special rectification for clinical antibacterial us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normal and dynamic operation of antibacterial management measure. TOPSIS method is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 for synthesi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ntibacterial management, and is of significance to antibacterial supervision and use.
KEYWORDS Xian; Third general hospital;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Antibacterials; Management; Effect evaluation
為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2011年,原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整治活動”)。而該活動的開展究竟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就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評價。以往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的評價方法較為單一,多以相關管理指標的達標率來進行評價,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是系統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分析常用的一種決策方法,具有計算簡便、結果合理、應用靈活的特點[1]。該方法對樣本資料無特殊要求,在醫療質量評價領域中應用廣泛[2-4],但在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的綜合評價方面鮮有應用。同時,目前尚缺乏對西安市三級綜合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全面評價的研究數據。鑒于此,本研究選擇西安市10家三級綜合醫院2012-2016年抗菌藥物管理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并采用TOPSIS法進行綜合評價,以考察其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為進一步提高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水平及形成相關管理決策和長效機制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納入的10家樣本三級綜合醫院包括全部7家西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的三級綜合醫院、2家非公立三級綜合醫院和1家職工三級綜合醫院。選擇“專項整治活動”中明確要求并能反映醫院抗菌藥物管理和應用整體情況的8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A1)、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A2)、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A3)、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A4)、清潔切口手術患者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A5)、介入診斷手術患者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A6)、接受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檢率(A7)和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檢率(A8)[4]。西安市10家三級綜合醫院上述8項指標數據來源于西安市臨床用藥質控中心的《抗菌藥物應用基本信息表》,以年度(2012-2016年)為統計單位的各年度10家三級綜合醫院各指標數據的算術平均值。
1.2 研究方法
1.2.1 TOPSIS法[5] ①指標同趨勢化處理。8項指標中高優指標有A7和A8,希望指標值越高越好;低優指標有A1、A2、A3、A4、A5和A6,希望指標值越低越好。采用TOPSIS法進行綜合評價時,要求所有指標變化方向一致,即同趨勢化。故將低優指標采用倒數法轉化為高優指標: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由2名藥師完成。計數資料以率(平均值)表示,采用多樣本方差分析進行比較。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相關指標數據統計結果
2012-2016年樣本醫院8項指標數據統計結果見表1。對表1中各項指標數據進行多樣本方差分析,結果顯示5年間僅指標A8數據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余7項指標數據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1)。
2.2 相關指標數據同趨勢化處理結果
2012-2016年樣本醫院8項指標數據同趨勢化處理結果見表2。
2.3 相關指標數據歸一化處理結果
2012-2016年樣本醫院8項指標數據歸一化處理結果見表3。
2.4 相關指標的Z +和Z -
2012-2016年樣本醫院8項指標的Z +=(0.474 4,0.493 2,0.464 1,0.476 7,0.561 9,0.617 7,0.494 1,0.003 8);Z -=(0.371 4,0.338 5,0.411 1,0.403 0,0.338 9,0.046 4,0.381 0,0.000 3)。
2.5 各指標的Di+、Di-和Ci及其排序結果
2012-2016年樣本醫院各指標的Di+、Di-和Ci及其排序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2015年Ci值最大,即抗菌藥物管理效果最優。
3 討論
3.1 抗菌藥物管理相關指標的選取與意義
本研究所選取的8項指標[6]: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清潔切口手術患者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介入診斷手術患者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接受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檢率和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檢率,覆蓋了抗菌藥物在醫院中不同場所(門診、急診、住院)、不同目的(預防、治療)使用時的客觀評價指標。而未選取不良反應相關指標和經濟性指標(患者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的比例、患者抗菌藥物日均費用)進行研究,是考慮前者所涉及的各醫院不良反應監測與上報工作開展狀況存在差異[7],由此造成的漏報情況無法評估,從而影響指標的客觀性;后者與藥品的特殊性有關,抗菌藥物價格和使用費用高低不能簡單等同于使用是否合理[8]。本研究所納入的8項指標能比較客觀、全面地反映醫院抗菌藥物管理和應用整體水平的高低。同時,筆者認為該8項指標在抗菌藥物管理中所處地位同等重要,故在數據分析時所取wj均為1。
3.2 TOPSIS法在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綜合評價中的探索與運用
抗菌藥物管理涉及相關制度建設、分級管理、臨床合理應用等多個方面,其具體操作涉及多部門、多環節,故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的綜合評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現對于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的評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集中于各項管理指標的達標情況與變化趨勢分析[9-13]。但由于各指標的量綱及要求不同,往往難以整合各指標結果進行全面分析。
TOPSIS法基于歸一化處理后的原始數據矩陣,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然后分別計算各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離,獲得各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以此作為評價優劣的依據。該法的優點:(1)對數據分布類型、樣本含量、指標的多少無嚴格限制;(2)排序結果充分利用原始數據信息,能定量反映不同評價單元的優劣程度;(3)能消除不同量綱帶來的影響,同時引入不同量綱的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5]。
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綜合評價涉及較多指標,本研究選擇相關指標時考慮了以下因素:(1)為最優或最劣指標;(2)為客觀性指標;(3)指標具有可獲得性。而抗菌藥物管理及臨床應用中所涉及的評價指標尚有:抗菌藥物品種數和品規數、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使用量占比、Ⅰ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合理情況(含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療程≤24 h的百分率、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時機合理率、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品種選擇合理率)等。這些指標因為不符合上述要求未納入本研究。
3.3 西安市三級綜合醫院應繼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原衛生部自2011年在全國范圍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以來,西安市各三級綜合醫院積極響應,采取加強培訓、落實獎罰等多項措施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等管理指標得到明顯改善[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2012-2014年的3年里,西安市10家三級綜合醫院抗菌藥物管理各項指標逐步優化,管理效果逐漸顯現;到2015年即“專項整治活動”結束后第1年抗菌藥物管理效果達到最優(Ci=0.918 3);但到2016年抗菌藥物管理效果有倒退跡象(Ci=0.838 5),提示該項管理工作可能出現一定的松懈。同時,5年間8項指標中僅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檢率(A8)1項得到顯著改善,其余7項指標數據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今后西安市三級綜合醫院的抗菌藥物管理工作仍應繼續在門診、急診、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比例及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比例等方面持續加強。
4 結語
抗菌藥物管理工作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的綜合評價具有一定復雜性,而本研究采用TOPSIS法是對抗菌藥物管理評價的積極探索,利用有限的指標數據,有效化解不同評價指標的量綱影響,從而實現對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的綜合評價,有助于得出客觀、全面的評價結果,對保障醫院抗菌藥物的監管與使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提示,西安市三級綜合醫院應建立抗菌藥物管理長效機制,鞏固“專項整治活動”獲得的成果,進一步推進各項抗菌藥物管理措施常態化和動態化運行。
參考文獻
[ 1 ] 蔣偉,劉愛萍. 兩種方法在醫院運行管理質量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10):753-759.
[ 2 ] 方鵬騫,張治國,楊梅. TOPSIS法在醫院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05,22(3):169-170.
[ 3 ] 湯少梁,劉浩然.基于熵權-TOPSIS法的31個地區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6):1030-1034.
[ 4 ] 潘慶忠,李望晨,王在翔,等.兩種改進加權TOPSIS綜合評價方法的探討與實證[J].中國衛生統計,2011,28(4):439-441.
[ 5 ] BEHZADIAN M,OTAGHSARA SK, YAZDANI M,et al.A state-of the-art survey of TOPSIS applications[J]. Expert Syst Appl,2012,39(17):13051-13069.
[ 6 ]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部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EB/OL].(2012- 03-06)[2017-01-07]. http://www.moh.gov.cn/mohyzs/s3586/201203/54251.shtml.
[ 7 ] 胡斌,潘京京.西安市36家醫院1 372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26):3669-3671.
[ 8 ] 李靜靜,陳丁丁.抗菌藥物經濟學評價研究進展[J].抗感染藥學,2012,9(1):20-24.
[ 9 ] 劉子昀,劉冬,張晉,等.抗菌藥物相關指標在專項整治中的變化分析[J].中國醫藥,2016,11(11):1695-1699.
[10] 鄭造乾,駱瑾瑜,楊秀麗,等.目標管理法與關鍵績效指標法在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2):5152-5154.
[11] 封小娜,趙先,楚建杰,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干預管理[J].中國藥物評價,2013,30(3):171-173.
[12] 安琪,孟海陽,孫雅,等.河南省二、三級醫院2012年7月-2015年抗菌藥物指標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執業藥師,2016,13(5):3-6、17.
[13] 葉根深,忻志鳴,楊陽,等.安徽省不同級別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藥房,2017,28(12):1599- 1602.
[14] 潘京京,孫萌,王惠川,等.西安市14所醫院Ⅰ類手術切口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6):1397-1399.
[15] 閔慧,李瓊閣,王惠川,等.西安地區36家二級醫院2015年第2季度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6,27(8):1027-1029.
(收稿日期:2017-03-31 修回日期:2018-01-10)
(編輯:周 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