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玲 湯寶祺 張尹莉 崔子英
摘 要:近年社工機構相關文獻的發表不斷增加,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444篇期刊論文分析,繪制出關鍵詞共現、突現詞、研究熱點知識圖譜。結果表明,社工機構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工機構”“社會工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的確立,社工機構參與社區治理應成為今后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社工機構 知識圖譜 政府購買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a)-146-02
社工機構在中國內地是新生事物, 是在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中出現的一種新型的非盈利服務機構。國內學者對與社工機構相關的研究也逐漸增加。2013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社工機構作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對象之一,學術界又掀起了關于社工機構研究的浪潮。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社工機構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繪制成知識圖譜。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本文是運用CiteSpace可視化分析工具,通過繪制各類知識圖譜,通過節點大小、網絡連接度、關鍵詞共現等要素,展示研究領域的研究趨勢和熱點動向。本文使用的可視化工具為CiteSpace V軟件,版本為5.1.R8 SE(32-bit)。為了保證原始數據全面準確并有較高可信度、解釋度,本文以文獻數量最多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為樣本數據源,本文檢索詞為“社工機構”,年限為2008—2018年,類別為期刊,刪除了報告等非學術論文,共獲取論文444篇。所有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到可視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處理,繪制2008—2018年社工機構研究知識圖譜。
2 知識圖譜繪制分析
通過CiteSpace繪制的知識圖譜的解讀,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工機構相關研究的演化路徑和關鍵拐點以及發展前沿的預測。本文將詳細介紹2008—2018年社工機構相關文獻的發文量分析、關鍵詞分析、突現詞分析以及研究前沿熱點分析。
2.1 發文量分析
圖1給出的是各個年份有關工機構的發文數量分布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來社工機構的發文數量經歷了緩慢波動增長——迅猛增長——逐漸下降3個階段。社工機構一直受到學者們的關注。自2003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一支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以來,我國社會工作機構在規模、速度以及從業人數上較以前有所發展。2010年,有關社工機構的發文量出現了低谷期,這一時期學者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集中于社會工作發展模式以及社會工作者的相關研究[1],只有少量學者關注社工機構,主要研究社工機構的發展現狀與困境[2]。因為2014年4月民政部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的意見》,社工機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此外,2015—2017年,“專業社會工作”一詞連續三年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用詞分別從“發展”“支持”到“促進”演變,意義重大,指導國家的社會工作發展。2010—2016年,有關社工機構的發文數量迅猛增長,有關社工機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工機構發展的困境、可持續化發展以及社工機構品牌化戰略[3]。
2.2 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分析
關鍵詞是對論文主題的高度概括,對某一領域相關文獻的關鍵詞分析,可反映出該領域的研究核心和熱點。將文獻導入citespace軟件,時間跨度為2008—2018年;單個時區分長度為1a;聚類詞為標題,摘要,作者關鍵詞和增補關鍵詞;節點類型為關鍵詞,并提取每個時區中被引頻次最高的50個關鍵詞,生成如圖2所示的關鍵詞圖譜。圖2中共有96個節點,143個連接,網絡密度為0.0314,出現次數較多的在圖中顯示為較大的節點,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節點與節點之間的聯系,線條粗細與聯系的緊密程度成正相關。
結合圖2和表1可以看出社工機構研究的熱點,圖2中重要的節點有“社工機構”“社會工作”“社工服務”“社會工作機構”“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通過閱讀相關文獻發現,社工機構一直是學者研究的重點,以不同城市的社工機構為研究重點,探索社工機構發展現狀、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4],以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也是近幾年研究的重點[5]。
2.3 突現詞分析
圖3是社工機構研究方面位居前三的突現詞。2009—2013年社工服務一詞突現,2013—2015年社工和政府購買一詞突現。這些詞的突現時間與國家的相關政策方針高度相關。例如,2009年《民政部關于促進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的通知》出臺,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充分認識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重要性、扎實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同時,為了貫徹該《指導意見》,同年又出臺了《關于做好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這些相關文件的出臺,引導了學者的研究方向,開始關注政府向社工機構購買公服務領域。
2.4 社工機構研究前沿時序圖譜
從圖4中看出,有關社工機構相關層面的研究一直向前推進,近兩年頻率較高的關鍵詞是“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專業性”“志愿服務組織”“社區服務”等。近兩年,各省市相繼出臺政策加快推進社工人才專業化進程,培養專業的社工人才,如安徽、廣州、成都等。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專業社會工作”,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引導著相關學者的研究方向,目前學者的研究方向更多的集中于社工專業人才方面。
3 結論與展望
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對2008—2018年社工機構相關研究的知識圖譜結構進行分析,識別社工機構研究的關鍵詞、突現詞和研究的熱點等發現,自2013年以來,社工機構相關研究有愈熱的趨勢。“社工機構”“社會工作”“社會服務”等是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近兩年,由于國家倡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社工機構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力量之一,加上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缺乏,于是政府向社工機構購買公共服務以及研究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成為近兩年的研究熱點。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城市社區中社工機構可以通過提供有效服務參與社區治理,社工機構參與社區治理的研究較少。今后社工機構的研究可以注重研究社工機構在社區治理中發揮的功能與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曉玲.深圳社會工作發展模式分析[J].特區實踐與理論, 2010(6).
[2] 彭善民.上海社會工作機構的生成軌跡與發展困境[J].社會科學,2010(2).
[3] 方英.論社工機構差異化、品牌化發展——以廣州市為例[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6,16(4).
[4] 陳蓓麗.上海社工機構發展之制度困境及發展路徑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4).
[5] 劉玥,趙懷娟.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研究綜述——基于CNKI數據的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