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文化品牌建設能有效擴大城市影響力,增加城市對外認知度有積極作用,通過城市品牌建設能有效集約化推進區域經濟多種類型產業的對外發展如對外旅游業,本地對外產品運營也會由品牌形象提高而推進。本文研究以衢州為例,探究了以城市文化品牌帶動對外經濟發展的模式,并提出了相關策略,包括突出文化特質、強化文化對外宣傳、發展文化旅游和豐富產品的文化品牌內涵。
關鍵詞:城市品牌 區域發展 外向型經濟 衢州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a)-156-02
在全球化經濟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對外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引擎,不可忽視。尤其“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倡議綱領的提出,中國對外經濟正處于蓬勃發展,邁向新紀元的階段。中國的外貿經濟發展格局正發生巨大的變化,而能否跟上中國對外經濟大發展的節奏也決定了一個區域的未來經濟發展走向和形勢。因此開發自身有利的經濟要素,探索自身的對外經濟發展路徑已然成為各個省市開拓自身經濟發展前景的重要議題。以浙江衢州為例,探索以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作為策略,全方位推動對外產業宣傳、產業品牌建設、對外產業轉型等方面的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應對外貿經濟發展競爭上的挑戰
衢州位處浙江西部,屬于浙江經濟欠發達地區。雖然近幾年來,尤其是在衢州開立海關、高速公路貫通以后,衢州的對外經濟有了顯著的增長,但是相比較于浙江的其他區域,衢州的對外經濟增長相對滯后。而且這種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態勢正面對著進一步擴大的危機。浙江的東部城市,利用地理優勢,明確定位,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經濟。浙江中部城市,資本要素豐厚,蓄力規劃產業集群化。衢州面對巨大的區域經濟競爭挑戰,不進則退;另一方面,衢州也面臨著對外經濟產業轉型的壓力。衢州外貿經濟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粗放式發展模式,缺乏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品牌,無法獨立開拓市場,處于利潤鏈的末端。因此,衢州必須挖掘自己的優勢資源,走出自己的道路,制定戰略建設自己的品牌,開拓有特色的對外經濟發展創新之路,加快發展的步伐。
2 城市文化潛力和優勢分析
衢州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上有突出優勢,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文化戰略可以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助力引擎。目前“一帶一路”的“重走絲綢之路”建設構想,本身就是一個范例且營造了一種經濟發展氛圍—即借歷史文化背景的認識,搭建溝通的紐帶,形成融合協作的關系,促進往來溝通。通過開發歷史文化資源建設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特色,以此能形成對外經濟往來名片,發展對外經濟契機“引進來,走出去”,并進一步以此為基礎制定產業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的對外品牌建設。“引進來”,衢州打造魅力文化之城,引進投資引進旅游。“走出去”,走出融合現代特色的古韻之風,以城市品牌推動產業品牌開拓市場。
衢州文化底蘊豐厚,歷史悠久。最有特色是“兩子”文化,溫煦的儒風熏陶出雅致古樸的民俗,秀麗的景致承載著奇異仙人的弈棋傳說。猶如歷史化石般的古城墻凝固了歷史的瞬間,將古戰場的嘶喊聲化入周邊的輕風中、溪水中。徐霞客幾番游歷衢州,詩意的文字,刻畫了如畫的風景。如同此類,文化的印記映照在衢州的山山水水上,展現在人文風情上。所以衢州有很大的城市文化品牌發展的空間,能打造出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出對外經濟發展特色。
3 城市文化品牌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策略
在建立城市品牌推動對外向型經濟時,需以城市文化與內涵為吸引點,從而實現“引進來,走出去”,具體策略如下。
3.1 把握文化亮點,勾畫城市文化名片
衢州的歷史悠久,在歷史漫長的軌道里留下了許多文化生成的痕跡。在這紛繁多樣的文化形態中,進行整理和分析調查,找到和篩選出具有特色的、具有代表性進行著重推廣。并且源于古代和歷史的文化,結合當代的形勢,展示現在文化在現在的傳承。文化的勾勒,不能脫離現實,不能海市蜃樓、空幻虛無。歷史文化有傳承,在現實有寫照,才能真正展現魅力,成為城市名牌的亮點。如衢州儒家文化,在實體形態上要靈活多樣的表現它,除了沿襲古代祭祀等活動,也要研究策略讓它表現在現代形態中,如設置和組織讀書會,發展教育和禮儀,倡導重“誠信之德”的儒家企業文化,為城市文明的進步發揮實質的作用,這樣才能讓文化名牌真正的閃耀光芒,展現魅力。
另外對儒學的尊崇注重留下文本形式的記錄,并翻譯成外文,推進城市對外交流的成果實現、保留和弘揚。如在邀請國外嘉賓來衢州參加祭孔典禮時,展開關于現代“儒學”的學術座談會,整理思想交流的精粹,形成文稿、文章存檔和發表。讓各國學者體會到不僅是儀式上的莊重,也讓他們感受到與這個城市更深層次的溝通。當這個城市在留下他們思想的痕跡,實際上也留下這些學者對衢州城市儒文化的深厚感受和對這個城市的情感。學術思想上的融通,增進了相互的理解和強化了彼此認知的意識,為后續經濟的交流構架了橋梁,為可長遠持久的對外經濟發展道路打下基石。
3.2 加強媒體運作,擴大對外宣傳
拓展對外交際往來機會,就必須重視宣傳。走文化之路,城市宣傳就會有更多的特色和內容,這個城市也更容易得到認可。宣傳采用多平臺、多媒介,利用城市中多元的文化元素尋求多元的途徑進行宣傳。首先是主動走出去宣傳,但宣傳欲達到期望的成效,在宣傳的時機、內容和形態上都預先有規劃,有的放矢,才不會盲目、避免錯誤。對外宣傳可以是單獨從文化項目展開,也可以從產業目標展開,但需因勢利導,視情況而定。并且,對外宣傳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如以圍棋協會形式,在國外推廣圍棋、建立、并結合國外對圍棋已有的認知,進行策略宣傳,并伺機穿插介紹自己城市品牌。對外宣傳采用多種途徑,現代是個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時代,針對對應的文化族群和應用多樣宣傳平臺。例如,當前建立特色小鎮,可以在對應國外小鎮民宿題材的新媒體宣傳平臺進行展示宣傳。
3.3 用文化吸引人脈,發展對外旅游,引外資
值得稱道的是衢州位于四省交匯之地,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所以要通過文化城市的打造,將對外經濟相關人邀請進來,而不僅僅路過衢州。在城市文化品牌旗幟打造和宣傳的亮點下,大力發展對外旅游,將國外的旅游者和旅游團吸引到衢州來。以旅游創建出來的人脈來促進引進外資和推進產業營銷。雖然宣傳能留下印象,但把國外的人真正吸引到實地,才能讓他們有更多的認識和得到認可,從而通過對外旅游項目,推動對外經濟人脈的形成。同時,對外旅游本身也是一項經濟產業。要吸引國內外游客,衢州雖然有景致,但單靠景致,與其他旅游城市競爭時不夠突出,所以必須融合文化,形成特色。要研發和開展生態文化主題的旅游項目,并配套建設相關文化旅游點和創設主題文化旅游項目。
明代徐霞客至少五次游歷衢州,留下了描繪衢州景致的珍貴詩句,為衢州的文化旅游奠定了深厚的基礎。衢州自古栽橘“橘奴千樹,筐篚滿家,市橘之舟鱗”,衢州丹霞地貌風景綺麗“山漸合,東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懸望東支盡處,其南一峰特聳,摩云插天,勢欲飛動。問之,即江郎山也”。文化主題旅游“隨徐霞客游衢州”,看風景觀民俗,用古韻詩畫的印象觀眼前美景,別有一番盎然生趣。當然相應地也要積極開發對應的主題文化旅游的外文宣傳資料和宣傳要件。
3.4 城市品牌推動產業品牌,創品牌,強管理
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有助于推動產業品牌的發展。衢州的產業轉型勢在必行,衢州的大多產品品牌在外貿營銷上缺乏認可度。品牌沒有打出市場,相應地也沒獲得太多的利潤空間。而反向地,因為缺乏市場認可,也打擊了企業在產品研發、品牌系列創建和品質提高的積極性。這使外貿產業的發展停滯不前。因此,要找突破口。單個產業品牌難以創建,那就以區域化規模化的城市品牌創建,打開出路,作為本地產品品牌標桿。將城市文化推廣與有文化標符的產品營銷相結合,推動產業品牌創建。如城市文化品牌的“儒家”紙墨書香的文化意境打造時,就可以把開化的“貢紙”產品或衢州其他優質紙類產品推出。以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出來的厚重的文化底蘊,為產品品牌樹立做鋪墊,提高本地產業在產品利潤鏈的層級和額度,促進產業經濟,推動產業轉型。
4 結語
城市長效持續的發展在于特色創新,激活自身的經濟潛勢,依靠已有的人文基礎和經濟模塊因子,因勢利導拓展經濟格局、發展經濟發展動能。在經濟建設思路無論面向對內經濟還是外向經濟,發展上不能拘泥特定模式,一味地模仿其他城市發展格局,抹除自有的風情特色。衢州需要創建自己的城市品牌,讓自己的風格特色在綠意汀州中、在水墨儒風中氤氳開來,順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推進自己的區域產業經濟走向世界經濟的舞臺。
參考文獻
[1] 劉亞軍,倪樹高.“基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浙江省經濟增長質量分析”[J].浙江社會科學,2006(6).
[2] 藍曉寧.“衢州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研究——基于索羅模型的實證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3(9).
[3] 張偉勝.“兩子文化”與衢州創業創新精神的內涵[J].觀察與思考,2012(12).
[4] 劉澤陽,陳則謙,趙俊玲.“城市文化資源與城市品牌建設”[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8).
[5] 凱文.萊恩.凱勒.戰略品牌管理[M].李乃和,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
[6] 王松林.徐霞客在浙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
[7] 陳則謙.“論城市文化品牌構建”[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1(18).
[8] 張偉勝.“兩子文化”與衢州創業創新精神的內涵[J].觀察與思考,2012(12).
[9] 張日波.區域品牌及其建設對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8.
[10] 朱越.衢州“當代人祭孔”的儒家文化創新性傳承及其反思[J].青春歲月,2011(10).
①基金項目:本文為衢州市社科規劃課題項目“城市品牌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研究——以衢州為例”(15GSKG10ZD)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秀琴,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區域對外貿易發展,外宣資料翻譯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