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外顯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也是酒店企業對員工的基本要求,本文通過分析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外顯能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舉措。
關鍵詞:外顯能力 酒店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a)-176-02
1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外顯能力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學生外顯能力的培養,而酒店管理專業對學生外顯能力的要求顯得格外重要,在酒店行業對客服務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客人,員工需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應變能力和溝通能力等,而目前本院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依然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外顯能力較弱,往往在對客服務過程中出現漏洞。改革目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外顯能力顯得尤為迫切。
2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外顯能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情況
2.1 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確立“工學結合、兩輪實踐”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適應和推動酒店行業規范、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培養造就一批外顯能力較強的酒店服務高技能人才。各類高職院校應當主動肩負重任,整合各種教育資源,調整和優化專業設置,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外顯能力。本院在2009年開設酒店管理專業,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專業教師進行行業調研。通過分析本行業的人才需求狀況,確定了主要工作崗位;分析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根據任務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確定了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工作任務的情況、完成任務的方式歸納、整合形成行動領域;按行動領域所包含的知識、能力的相互關系構建學習領域;從職業素質、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確定學習領域能力目標。
第一輪實踐(頂崗實習):在第五學期,學生到酒店企業進行第一輪生產實踐。在生產實踐中,企業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學校以導師帶學生的方式,培養學生酒店服務技能的提升和學生外顯能力的提升。第二輪實踐(畢業實習):在第六學期,學生到合作企業進行第二輪頂崗生產實習。在生產實習中學生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前廳服務、客房服務、餐飲服務等實踐訓練。
2.2 構建了與人才培養模式配套的課程體系
(1)以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基于酒店企業生產過程的職業行動領域,結合酒店對客服務的工作程序,根據工作過程的特點,構建“工作過程導向、理論實踐合一”的課程體系。圍繞“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開展課程建設,革新課程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度、兼顧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外顯能力設置專業基礎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就業崗位工作過程的一致性。各專業課程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要突出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外顯能力。
(2)創新教學環境,構建具有鮮明酒店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式,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模式,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依托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基地實行仿真或真實的職業環境下的實踐模式,開展體驗性學習,在教學中普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前廳服務、客房服務、餐飲服務等信息化方式以及“頂崗實習”“畢業實習”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多渠道系統優化教學過程,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外顯能力。
(3)教材建設。以突出學生外顯能力培養為重點,根據職業性、超前性、地方性的原則,鼓勵專業教師自編酒店相關專業課程教材,對暫不成熟、變動較大的教學內容,可先編寫講義,使用成熟后組織編寫教材;有計劃、有重點地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具有本專業特色的教材。
2.3 建設了一支教育理念先進、實踐能力強、教學水平高、專兼職結合的“雙師型”高素質的教學團隊
制定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培養方案,實施了“導師工程”“雙師型”工程。通過專業培訓、企業鍛煉、技能大賽、參加學術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課題等多種措施,實施培養。加強專業帶頭人培養和骨干教師培養,引進企業管理人員等具有酒店旅游服務能力的行業名人,建立完善而專業的教育團隊,確立以培養學生外顯能力為目的的人才培養方案。
2.4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辦學體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合作平臺。由行業和企業專家、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教師共同探討專業建設和發展。以滿足實踐教學、培訓、技術服務為要求,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重點,進一步探索工學交替的新途徑,加強校企合作,形成基于“雙贏”的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網絡,為實訓主導型課程改革和以就業為導向的相關教學改革的推進提供硬件保障。
(2)進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保證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一是在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期間,學校和酒店企業共同對學生進行教學與管理。學校派專職教師對學生的實習進行指導,企業按照員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學生。共同制定實習內容、質量標準與考核方法,學生的實習成績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鑒定。二是從實習企業選拔優秀技術人員作為兼職實習指導教師。
(3)進一步完善了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學校著力營造仿真的職業情境,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真實教學實訓場所,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基本職業技能。在現有實訓條件的基礎上,加大對學生外顯能力培養的實訓場所。
3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外顯能力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情況
3.1 教學模式改革成績顯著
在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的教學模式。針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科的特點,專業教師組建一體化教學場景,創造一體化教學環境,實現知識、技能與素質等職業要求一體化訓練。充分利用學校及合作企業資源,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情境模擬等教學方法,使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外顯能力。
3.2 課程體系改革初見成效
遵循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崗位需求為依據,以模塊課程為載體,產學結合為手段,以過程考核為抓手,技能鑒定為保障的課改理念,構建酒店管理專業以學生外顯能力培養為核心模塊化課程體系,將思想素質、人文素質、能力素質和職業素質培養分別貫穿到各個教學環節。
3.3 師資隊伍結構更加合理
(1)教師職業能力得到提升。根據學校建設要求和學校教師培訓規劃,組織實施了專業教師“雙師型”建設。通過校內外多種形式的教師能力提升培訓,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2)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穩步發展。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參與教學改革,共同參與專業項目建設。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結對子”,為企業兼職教師全程參與教學和課程改革搭建了平臺,促進了校企的深層合作。
4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情況
4.1 開展專業調研活動
2017—2018學年,所有專業教師分別走訪酒店行業、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目的在于了解酒店企業所需要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標準。從調查的基本結論可以看出,酒店行業對人才培養除專業知識、職業崗位能力外,高度重視人才的思想品德和外顯能力的形成。這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客觀依據。
4.2 完成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任務
2017—2018學年,酒店管理專業教研室多次召開了人才培養方案討論會。在前期深入酒店企業開展專業調研工作和研討會的基礎上,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順利完成。新一輪人才培養增加了模塊教學,使學生的選擇性更大,從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學模式、課程整合、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提升,新的方案將進一步提高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外顯能力。
4.3 重新修訂課程標準
在完成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基礎上,對照酒店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各專業課程標準的修訂也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教學大綱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能力梳理相對應,主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外顯能力。
4.4 推進實施“雙證書”制度
酒店管理專業把餐飲證考試培訓和前廳證考試培訓納入教學計劃之中,在考證之前,專業課教師分析重點,把握考試思路,幫學生分析考試要點,強化理論訓練,并在實踐上加強語言技巧、常規服務、應變能力的訓練,學生們的專業素質得到大幅度提升,外顯能力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4.5 專業教師參與社會服務
在本學年,專業教師服務地方酒店事業,專業教師利用寒暑假實際下企業鍛煉、擔任考試培訓及考評工作,專業教師對酒店企業員工進行業務培訓,獲得了一致好評。
5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外顯能力培養校企合作教學
5.1 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探討,在多次調研和論證中,制定了酒店管理專業三年制人才培養方案,目的在于通過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外顯能力。
5.2 合作企業接受學生頂崗實習、就業、選派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兼職教師情況
全省五星級酒店作為學生頂崗實習、就業和選派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的場所,通過在企業實際崗位上的鍛煉,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在對客服務過程中的外顯能力。
5.3 校企合作成效
校企合作初見成效,用人單位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在校企合作中,今后要進一步主動開放辦學,充分發揮企業技術人員的作用,主動尋求與企業合作,尋找合作共同點;創新合作形式,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溝通,拓展合作渠道與空間,加大在工學結合、專業共建、課程開發、師資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6 質量監控保障
教學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要從嚴治教,強化管理,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通過制定完整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使得教學改革各項工作有規章可循,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高效進行。
通過建立健全各種教學管理制度,狠抓規章制度的落實,以制度促進教學管理與教研各項工作的開展。對教學各環節進行監控管理,促進了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在此基礎上,認真執行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考試、教學檔案等各個教學環節,都要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管理、規范管理、科學管理,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進行,從而在制度上保證學生外顯能力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 程光文,龔園.面向行業的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5(11).
[2] 戴玉林.基于企業參與的高職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16).
[3] 韓秀娟.開放大學教學模式創新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2).
①基金項目:高職教育人才外顯能力創新培養體系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GCCKY201705)。
作者簡介:張文蓮(1973-),女,漢族,四川綿竹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