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琳苑
摘 要:我國醫藥行業的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相繼出臺和金融創新,醫藥行業與金融機構在供應鏈領域的聯系日趨緊密,供應鏈金融也為金融機構、醫藥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然而傳統的供應鏈金融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本文將從傳統醫藥供應鏈金融面臨的問題出發,構建基于兩種區塊鏈技術的醫藥供應鏈平臺,分析其是如何解決傳統醫藥供應鏈金融難題的。
關鍵詞:醫藥供應鏈 區塊鏈 供應鏈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007-02
2017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推出《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文件,已經出現多年的供應鏈金融再次被拉回人們的視線,隨同而來的還有2008年被中本聰首次提出的“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無法篡改等特點,似乎正好能解決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信息不對 稱、信貸危機等問題。
如今區塊鏈技術已在金融、醫療、制造業等方面展開了應用,本文選取“區塊鏈+醫藥供應鏈金融”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分析區塊鏈技術如何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中的難題。
1 傳統醫藥供應鏈金融的問題
產業鏈與供應鏈存在類似之處且彼此關聯,二者最大的區別是產業鏈核心企業的地位不明顯,而供應鏈則是圍繞核心企業開展業務[1]。在醫藥行業的供應鏈中,核心企業是醫藥產品的生產商,也就是醫藥產品加工企業,如圖1所示。
1.1 上下游企業跨度問題
在醫藥產品加工企業的產業供應鏈管理中,其上下游企業類型眾多且跨度大、同時需要一條供應鏈上的企業內各部門的綜合協調,信息流通不順暢、不及時,導致管理成本大幅上升。隨著生產的全球化和分工的深化,產業鏈上的上游企業如草藥種植加工企業、化工原料生產加工企業和電子金屬元件生產加工企業地理位置分散,而下游企業如醫藥經銷商、社會福利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更是遍布全國甚至全球,對于產業供應鏈上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核心企業很難做到實時掌握。
1.2 藥品的安全性問題
在傳統的醫藥產業供應鏈中,企業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缺少透明度,缺少有關醫藥產品的價值信息和相關的生產信息、數據,所以導致藥品安全性問題出現,商業銀行貸款缺少這些信息而給這些企業貸款,最終導致不安全、假冒藥品流通于市場,而又無法追本溯源查找出是供應鏈中的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1.3 倉儲監管問題
醫藥產品種類繁多,不同的藥劑又有不用的倉儲和物流要求,例如像液體藥劑有的要求保存在一定的溫度下、有的又要求避光或者有的有明確進入臨床使用的時期,具體需要這些藥劑的多少都沒有具體的數據或分析顯示,這些都給倉儲和物流帶來了問題,因此傳統的供應鏈金融下存在存貨周轉和質押物風險問題。
1.4 信用體系與融資問題
由于缺少反應上下游企業信用的數據支撐,上下游企業尤其是遠離核心企業的三四級中小型供應商和經銷商的融資成本往往很高,銀行處于風控角度的考慮,一般只愿意貸款給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一級供應商和一級經銷商,而上下游末端的企業由于得不到充分的融資,往往會縮減醫藥產品的供應量和進貨量,進而導致整個醫藥供應鏈的服務和質量下降,損害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利益。
1.5 融資工具轉讓問題
現階段的醫藥供應鏈金融的主要融資工具是商業匯票和銀行匯票,而商業匯票又受制于其企業的信譽,銀行匯票的到賬時間又難以把握,因此將這些融資工具在企業間進行轉讓的難度較大[2]。
2 “區塊鏈+醫藥供應鏈金融”模式
目前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的結合形式有兩種:聯盟鏈和私有鏈。
2.1 聯盟鏈
直接與核心企業或平臺合作為其提供底層解決方案,累積到一定的數據量之后,再搭建聯盟鏈,資金方提供金融服務。聯盟鏈可認為是“部分的去中心化”。
聯盟鏈上的每個參與者都有相應的職責,例如供應鏈金融平臺提供供應鏈相關信息,客戶信息等;核心企業負責了解整個醫藥行業的動向,掌控供應鏈上的上下游企業;金融中介機構則負責整合分析平臺信息,提供個性化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如區塊鏈電子票據;資金方則對接相應的風險偏好客戶。
2.2 私有鏈
直接服務于供應鏈管理,如追源溯蹤、可視化、透明化等,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整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進行金融服務。
私有鏈的去中心化程度低于聯盟鏈,其不由供應鏈金融上的參與者共同寫入,一般只有一個組織或者一個公司具有寫入權限,因而運行著私有區塊鏈的公司或組織能夠改變區塊鏈的交易規則,還原交易等,因此信息和數據在一個組織內部能夠得到較充分的公開,又由于私有鏈具有保護隱私的特性,這些信息又不至于被同行業的其他競爭對手獲取,因此私有鏈結合醫藥供應鏈金融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無論是哪一種區塊鏈切入醫藥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其都可以由圖2的簡易模型表示。
3 區塊鏈技術針對于傳統醫藥供應鏈金融問題的解決
3.1 解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跨度問題
融入了區塊鏈技術的醫藥供應鏈,解決了由于地理上位置分散而導致信息傳遞不及時、不流暢等問題,所有有關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都被記錄在區塊鏈里,醫藥產品加工企業能夠做到實時掌握,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
3.2 解決了藥品的安全性問題
醫藥用品使用的安全性是醫藥用品生產最需要關注的一個因素,而區塊鏈中的每一個區塊都記錄了醫藥用品生產各個環節的價值信息和生產信息,且這些信息不可篡改,銀行在貸款前就可根據這些信息判斷出該醫藥供應鏈是否是一條不良供應鏈,不僅降低假冒藥品流通于市場的可能性,也降低了不良貸款發生的可能性。
3.3 解決了倉儲物流問題
區塊鏈記錄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以及不同藥品倉儲、數量要求的有關信息,便于相同倉儲要求、相互無化學反應的藥劑存放在同一倉庫和使用同一物流,降低倉儲和物流的邊際單位成本,提高了供應鏈企業上的存貨周轉率。
3.4 解決了信用體系與融資問題
由于區塊鏈不可篡改、透明化等性質,數據被記錄在區塊鏈中往往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供應鏈上的中小型企業由于缺乏一些信用評估體系導致其融資困難的問題,也因為區塊鏈對其交易信息的記錄而得到緩解,一條供應鏈上的中小型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整條供應鏈上的融資數目上升,從而提升醫藥供應鏈的服務與質量。
3.5 解決了融資工具轉讓問題
運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一種數字票據,在公開透明和多方見證的情況下可進行拆分和轉移,從而將整個供應鏈的信用體系變得可追溯、可傳導,從而為大部分原本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的企業提供了融資機會,降低其融資成本,也降低了銀行的貸款風險。
4 結語
供應鏈金融已不是一個新概念,雖然傳統的醫藥供應鏈金融里能夠使醫藥企業與銀行獲得雙贏,企業能快速籌得短期借款以加強企業資金的流動性,縮短辦理貸款手續所花費的時間,增加整個供應鏈上的業務量,提高企業開展業務的效率,尤其對于醫藥行業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但這個“快速籌得資金”仍然只能針對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小范圍企業。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的“雙鏈合璧”,有效的解決了銀行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性,讓醫藥供應鏈兩端的企業也享受供應鏈金融帶來的好處。未來區塊鏈技術也許會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的供應鏈金融體系,構建各個行業更健康、更科學的生態圈。
參考文獻
[1] 邵嫻.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以馬王堆蔬菜批發大市場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3(8).
[2] 董鵬,周志帥,湯林云.區塊鏈進軍醫藥供應鏈金融[J].新理財,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