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江蘇省地處江淮沂沭泗下游,河湖水生態保護壓力巨大。2016年10月,中央作出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河長制的重大決策部署,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河長制工作進展順利。今后,江蘇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應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精準定位、精準發力、精準推動。
關鍵詞:江蘇省;河長制;發展
中圖法分類號:TV8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8.0215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脈、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搖籃,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江蘇省濱江臨海,境內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水域面積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6.90%,有大小河流100多萬條,其中鄉級以上河道2萬多條,長江、淮河等流域性河道32條。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蘇省地處江淮沂沭泗下游,既要承受上游200萬KM2的洪水下泄,又要承接來自上游排放造成的污染,加之境內地勢低平,河湖水網密布,水動力不足,河湖水生態保護壓力巨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江河湖泊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李克強總理指出,江河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綠色財富,必須倍加珍惜。2016年10月,中央作出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河長制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彰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充分體現全面推行河長制在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作出專門批示,并多次深入河湖一線調研指導河長制工作。江蘇省政府召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會議進行全面部署。截至2017年底,全省河長制工作進展順利,省、市、縣、鄉、村五級落實河長60467名,實現江蘇省全覆蓋。各級河長通過認河、巡河、護河、治河“走馬上任”,河長制督察、考核、信息共享等制度已經形成,“一河一策”編制、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加快推進,省級河長集中開展巡河行動并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全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實現良好開局。當前,如何迅速掀起江蘇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新高潮,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必須精準定位、精準發力、精準推動。
1 精準定位,科學把握河長制的重大意義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河湖治理體系的重大創新。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江蘇省新老水問題交織,嚴重影響生態環境。河湖管理是水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行河長制這一重大舉措,通過建立黨政主導、高位推動、部門聯動、責任追究的工作機制,抓住了“九龍治水”的關鍵,變多部門治水為黨委政府統籌治水,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扭轉河湖治理中地區分割、部門分治的局面,把治水管水責任落到實處,推進河湖系統保護和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近年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等先進理念,倒逼水利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以管護和治理并重的河長制內涵,倒逼水利發展必須扭轉重建輕管為建管并重、以管為主。對于水利管理領域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如河湖劃界確權、堤防占用與水域侵占、河湖污染等重大水問題,都可以通過河長制這一責任體系和平臺,有效助推解決,還群眾一灣碧水清流。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擔負的重大責任。全面推行河長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江蘇省級層面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指導、協調監督,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確保河長制的順利推進、全面推行。各地均成立領導機構,省、市、縣、鄉河長制辦公室也已全面組建。在河長制組織體系中,水行政主管部門擔當著重大責任,必須切實扛起責任,不僅要當好總河長的總策劃,還要做好具體的協調督辦工作;不僅要服務好本級河長履職,還要督促檢查下一級河長開展工作;不僅要自身履好職,還要協調其他部門盡好責,真正做到忠誠履職、盡心盡責。
2 精準發力,準確聚焦河長制重點任務
江蘇省河長制架構體系基本建立,制度體系基本構建,河長工作全面展開。下一步要聚焦工作重點,摸清問題、理清思路、找準對策,真正實現精準發力。
摸清河湖家底是前提。只有找準問題才能措施聚焦,才能更好地履行管河、護河、治河責任。首先,必須掌握全面情況。堅持問題導向和源頭控制,從河湖資源、環境、生態、岸線等方面找全、找準問題。在環境保護方面,要摸清沿河湖所有取水口、排污口、水源地分布及沿岸產業布局、污染源分布情況,摸清有多少工礦企業污染源、有多少農畜禽養殖業面源污染、有多少污水處理廠的排水口,不僅要量化到干河,還要量化到支河小流域。在岸線方面,要摸清楚岸線開發利用情況,有多少非法碼頭、違法建設、違章建筑。在河湖管護方面,要摸清違法采砂、違法取土、違法填湖、堤防占用等情況。其次,必須梳理問題清單。要將河湖存在的所有問題整理成表式,標注在圖上,注重統籌河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上與岸邊的關系,分門別類形成詳細問題清單,實行掛圖作戰。再次,必須形成責任清單。對梳理出的問題清單,要明確責任部門、重點項目、治理要求、完成時限,逐項交辦出去,真正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走”。通過問題交辦督辦,層層傳導壓力,促進問題解決。
明確工作思路是關鍵。立足江蘇省河湖水網密布的特色和優勢,著眼找準河長制工作的主抓手,省政府在全省組織實施“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各地要創新思路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系統推進江蘇省水治理。首先,確保目標可行。目標的確定要注重遠近結合,既要有中長期目標,也要有分年度目標;要注重定量與定性結合,既要有描述性目標,也要有指標性目標;要注重個體與整體結合,既要明確本河湖、本河段的目標,也要明確上下游、干支流的銜接關系。其次,確保任務全面。“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全面涵蓋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建設、水工程管護、水制度創新,體現系統治理思想,呼應當前江蘇省河湖管護和治理中的突出問題,深化江蘇省河長制實施意見明確的重點任務。在確定河湖管護和治理任務時,要進行全面系統梳理,做到任務與問題、任務與目標兩個相對應。再次,確保計劃落地。圍繞行動計劃總體工作部署,加緊制定重點任務具體措施方案和分年度實施計劃,明確任務時間節點,強化項目支撐,落實投資渠道,保證按期實施到位。
聚焦治理措施是重點。推行河長制是一場治水攻堅戰,必須采取得力措施,全面發力。首先,突出水環境治理。把水功能區達標整治作為水環境治理的重要抓手,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時完成整治任務。同時,著手推動水功能區劃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總量修訂工作,形成水功能區納污總量與陸域排污單位相對應的總量控制制度。其次,突出“三亂”整治。全面清理亂占亂建、打擊亂墾亂種、嚴懲亂倒亂排,不遺余力地對飲用水水源地及其輸水通道、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水域進行排污口整治,嚴厲懲處偷排污水、亂倒垃圾等違法違規行為。再次,突出長效監管。盡快完成確權劃界工作,量化河湖空間管理和事務管理,明確管護主體,不斷恢復河湖管理良好秩序。全面推廣網格化管理,實現巡查、監控、網格化日常管理全覆蓋。全面推廣“五位一體”管護模式,確保廣大鄉村河塘早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3 精準推動,合力攻堅河長制關鍵工作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第一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意義重大,必須匯聚各方力量,形成推進河長制工作的強大合力。
保障河長巡河到位。河長巡河是河長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組織河長巡河,能夠有效推動河長制工作任務得到落實。河長制辦公室要謀劃好河長巡河,制定好巡河方案,轉變工作思路,變等河長來巡河為主動約請河長巡河,創新工作方式,定期向河長匯報情況,推動河長持續履職。服務好河長巡河,為河長巡河做好周密安排,力求在更高層次上研判河湖治理形勢,在更準精度上剖析存在的問題,在更大力度上提升河長工作要求。落實好河長要求,及時交辦、督辦、查辦,確保河長要求落實到位。
保障部門聯動到位。部門聯動機制是河長制推行中的重要工作機制。河長制辦公室要充分發揮好這一平臺作用,主動承擔好組織協調職責,努力形成河長制辦公室牽頭抓總,部門各司其責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建立問題交辦處置和協調聯動機制,通過領導小組會議、河長制辦公室例會報告、重點項目協調推進、上下游聯動等方式,加強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協作聯動,強化各部門在項目推進、執法監管、督察考核中的工作責任,努力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保障督察考核到位。進一步強化督察組織,定期開展巡查,聯合開展督察,定期督查通報,確保成效。強化考核評價,健全完善河長制考核辦法,建立一套簡便易行、持之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研究制定考核標準,根據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強化結果運用,發揮督察考核的杠桿作用,通過督察督辦、考核評價進一步調動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性。
保障宣傳引導到位。推進河長制工作,需要群策、群防、群治,形成良好氛圍。必須充分發動主流媒體,集中對各級河長巡河進行宣傳報道,充分發揮媒體監督作用,推動問題更好地解決。必須充分用好新興媒體,定期推出報道,提升宣傳效果。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舉報熱線,暢通與公眾聯系的重要渠道。必須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大力開展河湖宣傳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加大河湖科普宣傳力度;主動吸引社會公眾參與,凝聚河湖保護管理的強大合力,為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