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玲 肖楊 牟嵐 蔡莉
摘 要:服務外包作為全球產業升級過程的一個“陽光產業”,自金融危機過后開始洗牌,為諸多發展中國家迎來了機遇。遼寧省大力扶持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成為了許多企業和小公司的原動力,其中軟件服務外包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沈陽和大連兩個區域,雖然近幾年穩步發展,但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仍需有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遼寧省 服務外包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138-04
服務外包作為全球產業升級過程的一個“陽光產業”,自金融危機過后開始洗牌,為諸多發展中國家迎來了機遇。遼寧省大力扶持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成為了許多企業和小公司的原動力,其中軟件服務外包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沈陽和大連兩個區域,雖然近幾年穩步發展,但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仍需有改進的地方。
1 遼寧服務外包現狀
遼寧省作為中國最早開展國際外包業務的省份之一,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標明確,產業規模已見雛形。2011年以前遼寧服務外包產業仍處于雛形階段,2011—2013年服務外包產業有了急劇的上升。2013年至今,企業對外簽訂外包合同金額均在20億美元以上。遼寧省服務外包產業在幾家大企業的帶領下有了逐步穩定的發展情況,如表1所示。
據統計顯示,遼寧省服務外包在2008年因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其規模有所下降,但未影響以后幾年的發展。在2009年時,服務外包執行額較上年有了大幅增長,高達96%,這也是遼寧服務外包快速發展的階段,全年統計已注冊服務外包企業數891家,從業人員近9萬人。2010年遼寧服務外包穩步增長,全年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突破10億美元,執行額9億美元,同比增長33%,服務外包企業數941家,從業人員10.1萬人。2011—2013年遼寧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分別達13.16億美元、17.92億美元和20.31億美元,執行金額分別為10.84億美元、15.29億美元和16.5億美元,執行額較上年增長率為22%、41%和7.9%。服務外包企業從964家增長到1035家,從業人數約12.8萬人。從數據可以看出,2013年遼寧服務外包增長緩慢,同樣2014年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4年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2.62億美元,執行額18.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9%,服務外包企業數1066家,從業人員13.8萬人。2015年是最低迷的時期,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6.23億美元,有所下滑,執行額15.23億美元,下滑16%,服務外包企業數1071家,從業人員13.7萬人。《2016年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官方仍未公布,但較2015年服務外包情況會有所改善,如表2所示。
目前來看,遼寧服務外包企業順應中國服務外包發展模式,經歷了1.0、2.0和3.0時代。服務外包1.0較為基礎,主要依靠勞動量的大小來計算,客戶的成本技術中心是服務外包企業的核心價值,其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服務外包2.0相比之前企業有了較為主動的一面,開始為客戶尋找新的商業機會,搭建新流程,尋求利潤來源從而使雙方獲利更多,其核心價值發生轉變以客戶利潤中心,幫助客戶增加盈利,通過新盈利再分配獲得自身收益;服務外包3.0利用高端云計算服務細分市場,在經過大數據等深度分析,會得到與之更加匹配的項目成本。依據中國“一帶一路”開拓離岸新市場的倡議,遼寧服務外包應定為在中東歐、中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遼寧服務外包產業先后經歷了1.0、2.0、3.0,應調整發展戰略,改變市場拓展方式,這樣才有更大的進步空間。2016年示范城市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657.88億美元,增長8.58%,占全國總額的93.4%。全國調整為3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其中,新晉示范城市完成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102.1億美元,占執行額總量的5.1%。遼寧省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占據主導地位,大連市服務外包業務主要集中在軟件的開發、測試,以及業務流程的呼叫中心和財務管理等領域。作為外包交付能力全球第五的大連市,已具備三大產業類型,分別是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研發中心。沈陽市雖已成為新晉示范城市,但仍未有較完善的外包流程,在參考大連市服務外包流程的同時,認清產業格局發展方向,把低技術含量等外包項目發放到遼東和遼南地區,這樣會加快自身服務外包的發展速度,如圖1所示。
2016年遼寧省全年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執行額14.75億美元,同比增長11.4%;業務流程外包執行額5.34億美元,同比增長35.9%;知識流程外包執行額11.30億美元,同比增長15.8%。遼寧省服務外包ITO、BPO、KPO分別占比47%、17%和36%,如圖2所示。
2016年遼寧省服務外包企業主要承接來自日本、美國和歐洲,但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目前日本占比45%,美國占比18%,歐洲占比23%,值得一說的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包國占有較高比重。東南亞地區諸多發包國例如新加坡、印度、菲律賓、泰國和土耳其等國家,承包額同比增幅均超過100%,此外,澳大利亞是今年服務外包一大亮點,面向澳大利亞的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達330.4萬美元,同比增長639.15%,執行額117萬美元,同比增長258.78%,如圖3所示。
2016年遼寧省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大連市,離岸外包合同金額30.81億美元,占遼寧省服務外包的98.12%,同比增長147.35%;執行額8.9億美元,占94.27%,同比下降了5.24%。大連市有近1100家服務外包企業,主要從事軟件和業務流程外包,從業人數達14.3萬人,新增從業人數1萬人。沈陽市作為新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離岸外包合同金額達0.51億美元,占遼寧省服務外包金額1.62%,同比下降17.67%;執行額0.47億美元,占其4.9%,同比下降5.24%,相較于2015年同期有了小幅上升;全年專業從事軟件和服務外包的企業91家,從業人員8.7萬人。鐵嶺市位于沈陽市的東北方位,全年離岸服務外包金額749萬美元,執行金額668萬美元,同比增長604.41%。雖說所占比重不大,但從執行額的增幅得知近些年鐵嶺市有了較大突破,相信這個增長仍會繼續。遼寧省專業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約1200家,從業人數達20余萬人,服務范圍大多是電信、金融、電子政務等。作為大連市服務外包的龍頭企業,東軟集團、大連華信、大連海輝等企業已在國內站穩腳跟,全國服務外包企業排名均在50名以內,如表3所示。
2 遼寧在服務外包競爭力上存在的問題
遼寧服務外包發展存在諸多受阻因素。從宏觀角度看,近些年遼寧經濟不增反減,2016年GDP總量在全國排名14,增速排名倒數第一,不增反減,必然會對遼寧各行業造成沖擊,影響發展速度。從接包能力講,與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仍有明顯差距,與國際發包商接軌力度不夠。從企業規模來看,遼寧服務外包企業平均員工在100~499人,對于50~99人的服務外包企業仍占據遼寧服務外包企業數的絕大部分。從行業角度觀察,企業目前具備完善的信息技術服務和流程業務能力不足,無法執行高技術含量的外包項目。
遼寧服務外包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成本的急劇上升,以及國家之間的政治因素導致的承接服務外包過程受阻。遼寧承接日韓外包服務居多,近幾年,日本、韓國與中國關系相當緊張,這必然會影響遼寧服務外包的發展。且當地政府及行業協會對服務外包企業操作流程的過多限制和監管,會無形地對企業施加壓力,導致企業無創新,無作為的表現。同時,企業與企業間無直接交流,造成小企業一直是小企業,無法真正具備高端外包服務能力。同時,人才方面必不可少,外包經驗和市場分析能力是基礎,而語言和技術才是高級人才支撐起整體項目頂梁柱。
再有就是外包企業品牌知名度不夠。縱觀全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品牌知名度沒有打響,缺乏有力的品牌會對歐美等國造成不信賴其接包的能力,也會對接包效率造成一定的影響。市場不會造就品牌,反而一個足夠強勁的品牌會影響市場,為什么發包國在選擇承包國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中國而是印度,很多重要因素是因為印度品牌知名度夠響亮。因此,為了有更多發包商可以主動找到有能力的接包商,遼寧企業乃至中國企業需在品牌上下足功夫,建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3 遼寧發展服務外包的競爭優勢分析
(1)區位優勢。遼寧緊鄰環渤海灣經濟圈和東北老工業區,其資源和市場都極為豐富。而且大連是東北亞經濟區的核心區域,與日本、韓國、俄羅斯三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相鄰,這就使得大連輕而易舉地成為三大基地的“強力后援”。事實上,日本和韓國一直以來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發包國,從2015年起日本和韓國對遼寧省的直接投資開始大幅縮水,但基于日本和韓國對服務外包的高要求,促使遼寧省接包質量提高,并形成高標準核心企業群。同時,大連軟件業招賢納士,并因其極具優勢的創業環境和良好的投資資源,促使大連成為國內外矚目的接包地。
(2)產業集群優勢。遼寧產業集群占據主導優勢。以大連軟件園為代表的的產業群現已成為全國服務外包聚集地的模范產業鏈,其中包括軟件開發、IT教育、信息服務、軟件技術研發等專業化的服務外包產業,并集結了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跨國公司、國內大公司和眾多本地企業構成的企業集群,如IBM、HP、埃森哲、SAP、松下、諾基亞和索尼等一批大型跨國企業。大連軟件園占據產業集群的優勢也為其迎來了遼寧省服務外包快速發展的腳步。
(3)人力資源優勢。人力資源在軟件開發成本過程中占有7成比例,如果配備高端技術人才進行項目跟進,則會大大降低軟件開發成本。而大連市和沈陽市擁有37所高等院校,在大連高校積極推動外語專業教育,現已成為培養日語、韓語人才最為集中城市的同時,沈陽高校著重培養現代產業體系,旨在擴大服務業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因此,遼寧所具備的多元化人才結構,定會為遼寧服務外包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4)政府的支持。在商務部的大力支持下,遼寧服務外包業快速發展。大連市先后被國家授予“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和“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等稱號。2016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開設自貿試驗區。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印發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主要涉及地區是大連、沈陽和營口,旨在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市場體制機制,努力建設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型自貿試驗區,提高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并在未來3~5年通過造就高端產業、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監管制度等方式,促使貿易便捷,打造國際化自由貿易園區,開拓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2017年4月1日,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沈陽揭牌,這一機會將有望成為推動東北經濟改革發展的重要契機。
4 提升遼寧省服務外包競爭力的建議
2016年5月11日,據商務部發布的《關于新增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通知》,就服務外包產業地域的格局方面,將原本的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增加到了31個,其中就包括沈陽市。
2016年8月,國家決定新設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遼寧自由貿易區根據國務院2017年3月31日印發的《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行揭牌。旨在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市場體制機制,努力建設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型自貿試驗區,提高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發展目標是打造高水平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提高東北地區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因此,對于遼寧服務外包來講,又是一個加速發展服務外包極大的機會。
2017年3月,商務部等13個部門頒發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將服務貿易劃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的必要途徑,旨在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也是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著重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加快服務外包企業和服務外包產業的建設和增長,提高服務外包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占比類型,改善區域布局,完善服務外包產業政策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并要求在2020年時,均衡發展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服務外包產業,并在國際競爭力中體現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和結構調整的巨大變化。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發表《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演講,提出了解決全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的中國方案。中國服務外包的特征更加貼近“一帶一路”的市場需求,其可挖掘空間依舊很大。為此,遼寧在同時具有兩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前提下,需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之間,這也必是遼寧服務外包快速發展的未來方向。
(1)采取服務外包大企業戰略。遼寧服務外包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偏小的問題,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拓展業務范圍,提高國際競爭力是目前服務外包要打好的基礎。小企業為實現跨越式發展需效仿已成型的大企業的發展模式,成為遼寧服務外包快速發展的原動力。結合遼寧省接包水平,瞄準國際服務外包巨頭,形成企業聯盟。可通過強化政策方針,定向招商和全力引進人才,實現服務外包大企業戰略。順應服務外包發展趨勢,不拘于獨立企業,實現信息共享,技術共享,促進整體服務外包聯盟接包能力的提升。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專項展會,大力宣傳和推進服務外包發展。同時,政府應積極扶持和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成為本土服務外包企業的強力后盾。
(2)培養和引進服務外包人才。相較于遼寧省已批準設立了的5家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企業仍不能滿足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因此進一步完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和人才引進方式是發展高端服務外包產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可著重市場對人才類型的需求,政府和企業需引導各大高校和技術學院對人才技能的培訓和培養,可采用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結合的模式,多途徑培養滿足各層次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對于海外留學具有服務外包經驗和熟悉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高級人才,企業應積極引進并完善內部人才結構。此外,亦可建立服務外包人才獎勵機制,鼓勵和培養人員定向發展,為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搭建穩固基礎。
(3)以點帶面促進服務外包均衡發展。雖然遼寧省在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大連和沈陽的帶動下,把握住了信息服務業轉移的機會,使得遼寧服務外包整體接包能力有了大大提升。但是其內部的服務外包發展并不平衡,遼寧服務外包的發展主要得力于大連,而省會沈陽只占據一小部分市場,其他地區幾乎沒有服務外包企業,因此,為加強服務外包在遼寧省的全面發展,需充分發揮沈陽和大連基地的帶頭作用。在基地城市成本逐漸上升的情況下,附近低成本的中小城市的成本優勢逐漸突出。利用基地城市的發展經驗和技術支持,發展自身特色服務外包,使中小城市在服務外包行業的經驗從零到有,促進服務外包在遼寧省的均衡發展。可以大連和沈陽為中心輻射中小城市,帶動服務外包均衡發展。
(4)整合資源打造知名品牌。中國是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潛力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有諸多大型服務外包企業,但相較于印度這個全球最大服務外包的承接國而言,還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遼寧省發展服務外包應借鑒印度國家品牌的經驗,打造遼寧服務外包企業的優勢品牌,形成遼寧品牌效應。在具備資金流轉和經濟實力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海外收購、合并等方式,最終形成具有現地交付能力的企業,與此同時也會獲得同行業經驗較為豐富的人力資源,為其品牌奠定基礎。在迅速擴大服務外包企業規模,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時,獲得企業品牌的認知度,是服務外包企業打造品牌效應的先決條件。政府和行業協會應當積極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通過組織國際服務外包峰會等模式,集中力量推廣品牌,樹立國際知名品牌企業,發揮品牌效應形成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大連市統計局.2009—2016年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10-2016.
[2] 2016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持續逆勢增長[R].大連服務外包簡報,2017,2(37).
[3] 2016年離岸服務外包情況[R].遼寧商務之窗.2016-11-04.
[4] Pin YANG.Comparative Study on Development Models of Jiangsu Service Outsourcing Demonstration Cities and Analysis on Prospect of Industry[C].Contemporary Logistics.2014(14).
[5] Guido Nassimbeni,Marco Sartor,Daiana Dus.Security risks in service offshoring and outsourcing[J].I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ms.2012,3(4).
[6] 王玲,姜沈利.遼寧省服務外包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7).
[7] 曲玲年.服務外包企業應強化市場研究[N].國際商報,2015-02-27.
①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L17BJY36);中央高校科研基金(201803067、20180375)。
作者簡介:劉秀玲(1962-),女,吉林松原人,教授,學校優秀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國際直接投資和區域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