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斌
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課程標準》把“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這體現了觀念上的改變,體現了時代的要求,“口語交際”是聽話、說話的發展,它的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通過再現教材的情景,帶學生觀察生活的真實情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各種辦法,有效地訓練學生口語和文字的表達能力,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快發展區”。創設情境是設法把學生帶入某種假設的情境練習口語交際能力,這種方式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易激發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只要學生有了興趣,樂于說,今后的發展是不可言喻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角度說: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推動學習的各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因;是學習的強化劑。創設情境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一、利用課文插圖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即圖畫描繪情境
圖畫是線條或色彩構成的具體形象,它是兒童最傾心的天地,是因為它是最展開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畫描繪情景,可以把課文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同時教師在運用圖畫描繪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啟發,便于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教材中有許多插圖,這些插圖直觀形象,內涵豐富,容易激發學生觀察、想象和說話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把握時機,靈活創設語境,進行口語交際。
如在教學《游子吟》一文時,我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創設情境: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母親給孩子縫補衣服時的動作、神態,體會圖中母新的內心想法。然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有中心、有條理、有禮貌地向媽媽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做到“說真情”,能過“說”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生活寫真,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
口語交際離不開生活,生活是一切活動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事物。應讓學生走進生活的世界,去擁抱世界,認識世界,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豐富情感的表露。因此,教師在口語交際中,應把學生的視野引向生活。如《找春天》這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表達愿望,我們教師可以組織一次找春天的活動,讓學生更近地貼近生活,體驗大自然生活的真諦。首先布置讓他們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在家的附近找春天,然后由教師帶他們去公園找,學生會對這次活動非常感興趣,用心觀察,這些奇異的自然現象,美麗的自然景色,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幅美畫,使他們獲得了感性認識:細雨蒙蒙,漸漸瀝瀝,嫩柳吐綠,魚游鳥飛,無不給以學生美感,美的生活世界,激發學生想說的興趣欲望,為口語交際創造了條件。在口語交際中,教師要抓住學生想說的動機,予以及時的鼓勵,正確的引導,會使學生裝的“話匣子”徹底打開,欲罷不能。以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組建,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知識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詠、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
三、實物演示,構建情境,調動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給兒童以勞動的歡樂,取得學習成績的歡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就是教育工作者一條金科玉律”。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勞動的歡樂,成功的喜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口語交際訓練《認識動物》時,課前預先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動物,再叫學生搜集一些,課堂上,借助實物投影儀,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同學們交流,如此一來,大家興致很高,誰也不愿讓自己的勞動成果(自己搜集的動物資料)“默默無聞”,都愿意說出自己搜集的東西,并能說出這些動物有什么特點等等。從中,同學們不僅進行了口語交際,而且體會了勞動給自己帶來的歡樂和喜悅,讓每個同學教師有表現和展現自己的平臺、體會,他們的積極性怎能不被調動起來呢?因為以實物演示構建的情境教學,能以鮮明的形象展示在同學們面前。小學生的思想,以形象思維為主導地位,實物演示可將觀察和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同時它能夠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可以一邊體驗感受也促使內部語言的積極活動,激發口語交際的興趣和欲望。
四、音樂渲染情境,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情感共鳴
音樂是一種抒情功能極強的藝術形式,讓學生聆聽音樂對渲染情景是一種重要手段,它能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如果能把音樂語言和語言溝通起來,教學就有真正實現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想的通感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志不強者知不達”,志即感,沒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強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識是很難實現的,而人的情感體驗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如果教師善于創設情境,去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健康的情感體驗,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
上《二泉映月》這一課時,首先讓同學們聽一段優美的二胡曲,聽完后讓同學們說:“從音樂里聽出了什么?”用一句話簡單說說感受(提示:仿佛聽到什么或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在這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的音樂氛圍中,同學們肯定能暢所欲言,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他們能感受到音樂曲傳達的豐富內涵,這就是通過播放音樂渲染情景。當學生聽這音樂時,能調動學生的情感,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因此,通過音樂,容易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在這特定的情景中,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充分調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創設情境本身的豐富美感,鮮明的形象,伴以教師充滿情感的抒發,渲染,激起兒童的情境,使兒童發純真的情感參與學習活動。我曾讀過一首詩,題目叫《我愿做一片綠葉》。詩中把教師比作一片綠葉,正是這片綠葉,才使學生茁壯成長,因此作為培養未來社會人才基礎的小學語文教師,理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適應社會人才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浙江省青田縣巨浦鄉小學)